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井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储层参数如孔隙度、密度、泊松比的估算方法、储层宏观形态、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流动特性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应用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油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石油开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促进油气开采工作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地震资料极性判别的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促进我国储层预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火山岩是事件性沉积产物,其内幕结构具有多级次性和复杂多变的特征。DD14井区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复杂多变,准确识别火山机构较困难;火山岩相横向变化快,多种火山岩岩性发育;储层成因机理复杂,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难度大。笔者结合"源控"、"相控"理论,依据钻录井、测井、地震及生产资料,分级控制、逐级对比,开展DD14井区火山通道、火山机构及火山岩岩相的逐级解剖,分析并预测气藏火山岩体有利相带展布。  相似文献   

4.
刘媛 《内江科技》2014,(3):61-62
王家岗地区位于东营凹陷东部,沙四纯下亚段广泛发育滩坝砂岩储层,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对象。滩坝砂储层厚度薄,常规地震资料难以识别。本文通过对实钻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储层发育的厚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求取调谐频率,利用分频技术识别并预测滩坝砂储层的展布范围,明确了该区有利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实钻井的验证,应用分频体进行储层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5.
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资源,地球深部探测及工程勘察等重要的物探方法之一,而地震反演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反推地下介质的波阻抗或速度分布,并估算储层参数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一种技术方法,对储层预测,内陆深部探测及隐伏油气藏等勘探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简述了近年来的几种地震反演技术理论,并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赵忠泉 《内江科技》2012,(8):106+93
井约束地震反演和频谱成像的综合应用能很好地解决复杂地区的储层预测与成像任务,其不但能很好地预测出储层,而且能很好地预测出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从属性剖面图(反演及频谱成像)和平面图(目标构造图及目标储层反演厚度图)上可以分析砂体在纵向和空间的分布与发育情况以及与构造的关系,综合平面和剖面的分析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王龙庄油田是受断层控制的中、低渗断块构造油气藏,储层厚度横向变化快。本文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精细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地区进行储层横向综合预测,分析了不同储层的平面变化特征,明确了沉积厚度大、物性好的砂岩储层分布区域,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杨强 《内江科技》2013,(8):39-40,38
本文从潜江凹陷蚌湖地区岩性油藏勘探现状出发,总结当前勘探的瓶颈为储层预测。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相应沉积相特征,通过沉积古地貌分析和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频谱成像等方法,将地质小层对比预测结果与地震储层预测结果相结合,精细刻画潜江组主要目的层的储层展布特征;应用地震属性约束建模法进行叠后波阻抗反演,并和叠前密度反演结果结合,应用法线距离方法来识别渗透性砂岩和盐岩,进而解决储层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郝晓波  马青 《内江科技》2014,(3):85-85,82
塔里木盆地哈六三维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分析识别技术预测其主要溶洞发育带和断层裂缝发育带,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使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包括:使用古地貌分析技术预测有利岩溶区带;综合使用常规地震数据体、相干体、裂缝体技术预测优质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10.
<正>分频属性能较好刻画储集层厚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但目的层特点不同,预测方法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单一分频属性能较好预测沉积规律简单的储层,但对于沉积规律复杂的储集层预测难度很大,为此本文提出了分频能谱预测技术,较好解决了复杂沉积储层砂岩厚度预测的难题,并在大王北地区沙二段滩坝储层预测中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指导了勘探。  相似文献   

11.
万琳 《内江科技》2009,30(12):28-28,48
本文以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为选题,利用EPOS3软件对冀中油田文安地区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主要提取出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对该地区做出了储层预测,分析出了油气聚集地有利区带。用EPOS3这个软件提取出的均方根振幅属性,频率属性等等其他属性,能够较好的刻画该区的砂体发育和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2.
林树龙 《内江科技》2011,32(2):138-139
基于近年来关于储层裂缝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方法的概括小结,较为全面的总结出了现今储层构造裂缝的识别与预测方法,并且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储层裂缝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礼宾 《今日科苑》2007,(10):61-61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决定着油气田开发方案、注采比,以及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研究已经在油气藏描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得到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储层横向预测,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储层的储集参数分析,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地层压力这个在储层评价中的关键参数。本文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影响油气层的最终采收率。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抖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影响地震资料法预测精度的原因及提高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栾春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42+46-42,46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广泛发育着滩坝砂沉积,由于滩坝砂岩油藏分布规律复杂、单层厚度薄、储层横向变化快,造成储层预测难度大。研究中运用古地貌恢复,总结出滩坝砂的分布规律,在古地貌分析的指导下,应用频谱扫描技术,结合储层特征选取有效的参数,预测滩坝储层的横向展布。在正理庄油田樊131块应用储层综合预测方法,部署方案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刘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28+19-28,19
煤层由于密度低速度低,在地震剖面呈现强反射同相轴。在三角洲相的沉积体系下,煤层的影响使得常规振幅类属性无法展开应用。本文为实现国外某区块侏罗系储层的预测,采用复分析方法结合频谱分解以及波形聚类方法来克服煤层对储层预测的影响,达到储层横向预测目的,为此区域类似情况的预测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燕 《内江科技》2012,(11):89+195
储层厚度是油气藏描述与模拟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条件模拟计算,并在前人地震解释的基础上,选取某一工区100组5种地震属性与储层厚度数据,将其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计算,证明该方法在预测和计算储层厚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地震曲率属性在预测裂缝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天宝 《内江科技》2011,32(9):134-134
华北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孔洞、裂缝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横向变化较大,其中裂缝对储层发育起到主导因素,因此裂缝的合理预测,对形成规模效益储量,以及潜山油气藏的油气水关系较复杂等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于二次三维采集地震资料,以河西务构造带中北部为主,开展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寻找有利区带,更精确地预测储层空间分布,在河西务构造带应用,展示了裂缝的非均质空间展布特征,与实钻情况吻合,证实了曲率预测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杨梅 《内江科技》2014,(1):74-74,92
<正>分频属性能较好刻画储集层厚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单一分频属性能较好的预测沉积规律简单的储层,但对于沉积规律复杂的储集层,单一分频属性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深入研究,对于复杂韵律的储集层,分频能谱技术能较好的实现预测。本文在正演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分频能谱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特点,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复杂沉积规律的储层预测难题,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琦 《内江科技》2013,(12):135-136
地震层位标定是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地震储层研究的基础,合成地震记录对层位标定、构造解释、储层反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研究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合成记录标定效果不理想,甚至错误的现象,这既有理论基础和客观资料的原因,也有制作和标定过程过于简单化的问题。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时变子波方法、密度声波联合标定、斜井标定,以及子波提取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不仅为精细储层预测提供准确的地质模型,而且为预测薄砂层分布提供有利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颜世翠 《内江科技》2013,34(5):131-132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难度的加大,对地球物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薄互层滩坝砂这种复杂油气藏预测描述中的难点,借鉴现代信号分析方法开发出了多属性趋势拟合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体现储层厚薄的相对关系,还可以预测储层的实际厚度,进一步完善了储层预测技术系列,提高了隐蔽油藏储层预测技术水平。该项技术在青南洼陷得到较好应用,对认识青南洼陷沙四上滩坝砂储层展布情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部署井位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