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8 B-R缓冲溶液中,银与抗坏血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黄色银溶胶溶液并被明胶分散,银溶胶对试剂空白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103L·(mol.cm)-1.吸光度对银浓度在8.00×10-6~2.00×10-4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7+6.276×103c,相关系数为r=0.9994.成功地测定了试样中的痕量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释银镜实验为什么用银氨溶液而不是直接用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乙醛在硝酸银溶液和银氨溶液两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活性。解析了银氨溶液与乙醛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对银镜实验选用银氨溶液的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碱性银氨溶液能显著提高乙醛的还原性,形成缓冲溶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避免醋酸银沉淀生成,使银镜反应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制备纳米银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过氧化氢还原法,次亚磷酸钠还原法,沉淀还原法从含银溶液中制备纳米银粉的技术.分析了不同还原方法中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三种还原方法所得银粉的粒径、回收率及纯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氢还原法得到的银粉粒径较小,回收率较高达92%以上,纯度较好达93%,是最理想的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出二氧化硅溶胶.将制备好的溶胶溶液均匀涂于导电玻璃上,用电吹风沿玻片纵向吹扫至溶液凝固.将载有凝胶的导电玻璃置于马弗炉中,设定从室温经过1 000 min升温至370℃后恒温180 min,烧去薄膜上的有机部分,再降温至室温,最终得到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将带有二氧化硅薄膜的导电玻璃放入AgNO3无水乙醇溶液中,70 ℃油浴加热24 h后取出,超声清洗,烘干并进行封装即得到银纳米阵列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 TEM)、电子能谱分析(EDS)、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形成了银纳米粒子及银纳米阵列电极.  相似文献   

5.
银镜反应通常使用银氨溶液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且水浴约60℃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银;而北京卷高考题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取银镜,这说明银镜反应不一定在有醛基参与时才能进行。因此,笔者设计以下实验,旨在研究还原剂的种类、还原剂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还原生成银镜的影响。一、实验材料1.实验选用的还原剂。笔者设计的实验主要选用含醛基的化合物,此外还尝试在氢氧化钠溶液存  相似文献   

6.
1 三种物质“醛基”结构的验证实验1.1 银镜反应(1)甲醛与银镜反应:取一洁净的试管,配制银氨溶液,然后滴入1mL 10%甲醛溶液,将混合物放在80~90℃热水浴中静置。实验现象:试管壁出现黑色银镜。(2)葡萄糖与银镜反应:取一洁净的试管,配制银氨溶液,然后滴入1mL 10%葡萄糖溶液,将混合物放在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3 ) 2 ]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 ,这是值得商榷的。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mL2 %AgNO3 溶液 ,然后一边摇动试管 ,一边逐滴滴入 2 %的稀氨水 ,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 +NH3 ·H2 O→AgOH↓ +NH+ 4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gOH + 2NH3 ·H2 O→ [Ag (NH3 ) 2 ]++OH-+ 2H2 O②  由于反应①生成的NH+ 4与反应②生成的OH-结合生成N…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两个方面,对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得的银氨溶液的碱性和主要成分进行了探讨,证明用该方法配制出来的银氨溶液呈弱碱性,其溶质主要成分不是Ag(NH3)2OH,而应是Ag(NH3)2NO3。  相似文献   

9.
从废瓶胆回收白银,过去的方法如下:先用硝酸将废瓶胆上的银转化为硝酸银而溶解。继用氯化钠将硝酸银中的银转变为氯化银而沉淀。然后在酸性溶液小用金属铁将氯化银中的银还原为粗银粉。最后将粗银粉置坩埚中拌和碳酸钠与硼砂的混合粉灼烧得白银。直接一步法从废瓶胆回收白银显著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之处,在于使用了一种特殊溶液,称为银的脱落液,废瓶胆上的银即直接脱落,然后按常法灼烧得白银。此法具有如下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低成本,低消耗,省时间省劳力,无腐蚀无毒性,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5):54-59
以工业级多晶硅粉为原料,采用金属银诱导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出三维多孔硅纳米线结构。系统分析了化学腐蚀硅粉的机理,特别是金属银催化剂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不同腐蚀条件(腐蚀液温度、沉积银溶液浓度、光照条件等)对样品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蚀液温度升高有利于腐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进行;而沉积银溶液中的Ag NO3浓度适中,有利于样品表面形成分布均匀的孔洞;外部光照可增加光生载流子,促进反应进行,加快腐蚀速率,从而提高样品比表面积。通过优化腐蚀条件,得到形貌较优、比表面积较大(530cm2·g-1)的三维多孔硅纳米线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