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犹如一把利斧凿开了中国这个黑暗铁屋子,透射进来一缕久违的阳光,飘荡着一股清新的空气,而作为思想风向标的文学领域也在响应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思潮。文学领域几大巨头之一的小说也不可逆转地感受到这种变  相似文献   

2.
思维模式的转变常常会带动整个意识领域内其它因素的变化。意识领域内最敏感的文学也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和抉择。借鉴外来文化的优长就成为中国文学取得新平衡的必要因素。中国小说的形式选择呈现了特定的方向。小说视角的转变较集中地表现在叙述视角的多元化和叙述者的多重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报刊发表成为岭南近代小说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是一种改变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深刻转换。这种历史转换促进了岭南近代小说创作,带来了这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学重要文体的迅速兴盛。中国近代文学诸文体的变革与兴盛,也与报刊传播有着密切关联。报刊传播与岭南近代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的近代变迁。  相似文献   

4.
“五四”———四十年代 ,伴随着中国作家世界眼光的获得 ,在创作技巧层面上 ,不断追求文学的本位和审美的多样性 ,出现了叙事文本学的新变化 ,即散文诗化小说的生成、发展 ,导致小说形式的多元化格局。散文诗化小说的“反小说”规范的操作 ,完善现代小说的理论体系 ,也使现代小说迈上丰富发展的广阔道路 ,并为后来小说创作提供了文本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市镇叙事研究,认为这一研究视角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的新视域,研究的意义重大。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家多,作品丰富,内涵深广,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独立品格。从市镇这一特定的角度入手,结合中国现代市镇所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展示中国现代小说被"乡土文学———都市文学"二元模式所忽视或遮蔽的文学价值,从新的叙事视角发现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揭示中国现代市镇小说所特有的审美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市镇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开掘。  相似文献   

6.
题记:中国现代小说在“西方”的影响下催生,小说观念、技巧和文体风格都是比较西化的,但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小说的发展。许多作家都曾撰文提及外国文学对自己创作的滋养,许多学人也曾深入阐释过“西方”如何催生中国现代小说。但我们自身的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想象却缺乏深入细致、系统有效的梳理。如何看待文学研究中的“西方”影响,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向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汲取营养?针对这些问题,林岗、郭冰茹、王敦、刘湘兰、罗成等学者于2013年3月21日在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反思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传统观",即"传统是一种没有创造者的创造性".在这种新的研究视野中,初步讨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五种小说类型在诗学上与文学传统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京派小说也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现代性的意识.文章从现代性的文化内涵、现代主义的理念、背景和艺术理想等层面分析了京派小说的现代性追求,肯定了它们在艺术探索上所作出的贡献.这种现代性追求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五四小说与传统小说在转述语方式上存在着重要差别,与传统小说相比,五四小说采用的间接转述语方式是千变万化的,而五四小说中直接转述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五四小说转述语方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小说已走出古典,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学家族成员的小说一族,在文学领域中占有其特殊的位置,尤其在明清之后,其地位便遥遥领先,独占鳌头,几乎到了言文学则必谈小说的地步,数百年来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变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汹涌推进,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整个纯文学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间“被迫”向“边缘化”靠拢,而作为文学家族“老大”地位的小说,也在而悄然地生变化并逐渐显露出新的特征,本文就这一变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这种女性气质的形成与当时的现实语境和现代市民价值观紧密相关,女性气质的现代市民小说不可避免地被主流文学史所遮蔽。但同时,这种女性化气质也成为标志现代市民小说的一种文化身份,体现了现代市民小说的独特性,并从而成为一种可以与主流叙事相抗衡的文学潜流。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流派的意识流已经过去,但意识流这种小说叙述手法依然存在。文章认为,意识流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是存在的,这是在我国文学久已形成的对心志的探索前提下,吸收了现代因素之后的一种应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乡土小说的文学传统基本是缺失的。完整的乡土经验进入小说文本,是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现代启蒙思想与中国社会现实相遇的结果。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土小说的分化基本都是政治形势驱动的结果,对政治的不同态度衍化出了不同的乡土小说流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时代呼唤出来的科学话语体系,确立了乡土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主流地位。新时期乡土小说打破了那种整齐划一的文学局面,20世纪以来的本土文学传统被激活,西方文学资源的大量引进催生了中国文学一波接一波的文学思潮。内外共振中,世纪之交的乡土叙事更加厚重、更加开阔、更加圆熟,也成为新世纪乡土小说最切近的文学传统。新的文化语境、新的表现题材、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叙事手法,使得“新乡土小说”的生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晚清小说研究大致形成了两种思路:一是将其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看待,注重寻找中国现代小说的生成因素,这种研究将五四文学无法包容的问题纳入近现代文学的视野中.二是将其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侧重寻找晚清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承续性.面对晚清小说的诸多问题,"传统/现代"的研究框架也有无法涵纳的地方,而雅俗的维度与政治话语的考察为晚清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一文学史家其实也是一位地质师,面对文学的历史“地貌”,他们也同样做着十分艰苦的寻找、发掘、化验、分析、鉴定的工作。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散文史的研究显得特别困难,这种困难除了由于现代中国的动荡和战争的环境,造成了许多散文作品的散失,不易寻觅外,还在于这种研究受着许多内在条件的制约:首先,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态,似乎至今还没能建立一种相对完整、系统的本体理论框架。小说与新诗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建构作为一种宏大叙事,制约着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现代家族人伦关系,包括婚恋关系。现代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对婚恋关系的书写,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思想交锋和道路选择,为历史留下了文学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文学创作现象.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它开启了从政治学的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对于现代小说样式的确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早期卢卡奇的小说类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理论》作为卢卡奇从新康德主义转向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作,将黑格尔历史主义总体性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历史过程和文学形式发展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卢卡奇进一步在现代小说中划分了历时态的小说形态范畴,将小说视为资本主义世界“异化”了的主体性的文学表现。尽管卢卡奇的这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小说历时形态分类指向对资本主义生存状况的批判,但其体系的“形而上学”也使卢卡奇无法摆脱他所继承的德国唯心主义和“精神科学”传统,从而使其“小说形态学”偏离现实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