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春子 《文教资料》2014,(24):67-68
油画艺术作为绘画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而油画材料是艺术家表现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对油画艺术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几种油画材料的介绍,以及油画材料在技法中的应用和几种表现效果之间的关系,说明油画材料在油画技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画作分析油画材料对作品的影响,研究油画材料对发现和寻找新材料与技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油画——是西洋绘画中的主要的一个画种。用快干油质调和颜料,绘制在经过处理的画布、木板、厚纸或墙面上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14,(2):F0002-F0002,F0003
刀画,听上去有点费解,其实就是使用专用画刀替代画笔创作出的绘画作品。用画刀作画,始于著名的威尼斯画家提香。提香在其晚年研究出全新的油画技法,既用画笔也用调色刀涂抹颜色,形成了独有的绘画风格。金属画刀纤薄而犀利,且弹性十足,并且大小和形状各异,有锐利的尖端、圆边和平头,可以轻松达成各种质感的肌理和笔触,刻画出毛质画笔难以企及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参观水彩画展览,许多观者会有一种体验,就是水彩画家在其作品中利用水彩技法的各种特性,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的艺术表现.在这些诱人而巧夺天工的肌理效果前,人们总要停留下来,细细品味.这些耐人寻味的各种肌理表现,其艺术冲击力、感召力似乎往往超过人们对其作品主题、情节的观照,引起观者无限的遐想.它们所具有的形式美感,传情的艺术功能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当人们走入油画作品展览大厅时,都会被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作及表现手法所惊叹,并对油画这一艺术产生一种神秘感。这种画面展现的不同效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油画画面肌理效果,简称油画画肌。油画画肌主要是指由油色层、笔触(画刀等工具的使用)以及对画布(纸、板)的底子(织纹和涂料)相结合而创造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油画的画肌美。  相似文献   

6.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油画技法,可以说是画家使用油画材料、驾驭油画艺术语言的方法: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在画布上的运笔,画面的处理,创造油画表面结构等等;更可以具体到一个画家如何让色彩、笔触完成其塑造立体感、表现空间感、展示自身的绘画性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油画的技巧方面,阐述了油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以及油画的色层、笔触对油面整体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作为物质意义上的材料是没有精神可言的,但在材料运用过程中,艺术家主观的精神表达融入了画面,此时的材料便承载了精神表达。因此,油画艺术中各种材料的运用是构成油画不同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油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油画材料的发展史。从古典主义到现代艺术,从坦培拉到现代油画材料不断发展的应用,油画材料一步步从精神表达的载体发展为主体形式而直接和观者对话,从材料运用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心灵的发展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体现着艺术家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9.
油画之美融合了诸多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享受,它依附于形体结构、色彩及所运用材质等诸多形式因素。因此,油画笔触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表层美感能使人对画面的厚薄相生,凹凸不平产生触感,在画面上富有韵律节奏的笔触会带动观者的情绪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力度美感可以显出油画的气势和力量扩张等。笔触的最终指向是情感,优质的油画作品也正是因具有情感的笔触而产生作品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肌理装饰是陶艺的语言之一,它似陶艺作品特有的皮肤,能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触觉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性与生命力。在陶艺创作中,肌理效果的表现非常重要,它是陶艺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效果,是由物质材料的组织构造造成的外表形状和质感特征。  相似文献   

11.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包括了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而油画技法就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肌理"是当代陶艺创作的装饰技法之一,恰当运用这一艺术语言,会给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各种"肌理"形式经过陶艺家的手,借助陶艺作品呈现出来,就会更具有意味性.在陶艺创作中,"肌理"主要有人为肌理和自然肌理两种形式,运用肌理装饰手法,使陶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更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高振兴 《考试周刊》2012,(35):194-194
一、材料对儿童美术学习的意义 美术活动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及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由于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审美意味。例如,在绘画中,中国画宣纸的渗透性,笔墨情趣和意味美;油画颜色的可覆盖性和笔触肌理美等。  相似文献   

14.
肌理是油画表现语言的重要手段,通过肌理的制作运用,画家能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特征和视觉美感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油画肌理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肌理的分类及肌理审美特征的分析研究,从审美心理、艺术美学等多角度剖析油画肌理和视觉表现的的深层关系,为油画创作和阐释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切绘画技术都无法使一幅画“看着真实”,绘画总归是绘画,它只能是真实事物的对等物,而不是真实事物的本身。任何技巧,任何立塑,任何极力制作也只能是增加表现力而不能替代实际对象物。既然我们可以利用肌理更真实地表达事物的真实性,使之成为一种油画语言,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研究这种语言和使用这种语言,不断地研究各种物质可能产生的表现效果,本文将以油画的肌理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油画作为思维和技术的结晶,具备实体性,其画面的表面结构一肌理,必然成为油画的绘画语言。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油画肌理便是物质与精神碰撞的产物,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是画家通过物质实现精神世界轨迹的恒久驻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境美,写意油画依托于中国传统美学,合水墨精神以营造意境为其精神支柱。几代艺术家们在写意油画意境美表现上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寻觅自我阐释的语言,以及写意油画意境美的表现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1、景物虚实相生,追求气韵生动。2、研习传统笔法,融入肌理效果3、研习传统笔法,融入肌理效果4、运用传统构图形式,忽视焦点透视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绘画肌理的历史形态,认为从古典油画到当代油画的发展过程中,肌理形式由客观形态嬗变为主观形态,并伴随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如何使用肌理则体现了一个画家对造型语言的敏锐程度以及对绘画的把握能力。运用恰当的肌理语言能够使作品的时代特征更加鲜明,也有利于凸显画家的绘画语言与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19.
“肌理“一词在英文中为“texture“,指“(织品的)质地,(木材,岩石等的)纹理,(皮肤)肌理,(文艺作品)结构“.汉语中的这个词应是从法语“matiere“①直译过来的,广义上有物质材料之意.因此,“肌理“无论在英语还是法语、或者是在汉语中都是指物质的纹理结构所呈现的形态.如果从织品的“质地“看,似乎是构成质料的呈现,但是从岩石、木材、皮肤和文艺作品的“纹理“和“结构“看,似乎意味着是“形式“.而在视觉艺术中,肌理也是由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处理手法形成的,应该说是集质地、形式于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等色彩静物画,虽然是有不同性能的工具、材料与各具艺术特征的不同画种,但是它们都是在不同程度、不同具体画法步骤、不同艺术处理地运用着色彩技法的规律效果,构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在这里我按上述共同需要的效果因素,简述色彩技法的基本表现及静物画的方法步骤,供初学者参考。一、色彩静物画的不同表现技法“一般调色”绘画效果这是最通常用的一种画法。就是按照对象色相需要,有所选择地用各种颜料混合调配,尽可能地要求每加画一笔色彩,就能进一步表现对象。但是,难得一次成功,所以这种画法过程,常是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