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功能有二。第一是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总不把怎样做人放在眼里,总觉得做人与我有什么关系?通过 学习《古井》这课,我知道了怎么做人。 我读了第一遍后,大概知道了,家乡有一口像母亲的古井,常年累月为 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在古井风格陶冶下,乡亲们常年不断地给两位孤 寡老人挑水,赞扬了他们像古井那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别人一无所求 的好品德。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调查中 ,普遍反映物理比其他学科难学 ,学习成绩也不容易上去 ,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外 ,还跟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发生的障碍 (思维错误 )有密切关系 ,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常见错误 .一、先入为主造成错误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把先前已有的印象或观念当成是正确的 ,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 ,不易改变原来的印象或不易耐心听取其它意见 ,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 .可见“先入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成见 ,这种成见往往在物理学习中导致“先入为主”的学习错误 .“先入为主”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阿斯 《考试》2008,(11)
很多时候你也知道自己应该马上去做某件事情,可是却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比如,你一遍一遍对自己说我应该去学习了,然而结果是你依旧坐在电视机前不肯起来,虽然这种可恶的自言自语已经让你看不进去电视了。你当然也知道,人生在世(尤其在高考这个关头)确实经常需要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变为喜欢做的,但就是无法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5.
顾莉萍 《教师》2013,(21):43-43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教师的有效导入能在短期内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状态中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是语言的基础,而拼音又包罗万象,诸如不同类的韵母和声母,再加上阴、阳、上、去四声调等,这对刚踏进学校大门的六、七岁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拼音教学中存在一遍遍认读、反复抄写等枯燥无味的机械学习方式,更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到毫无兴趣可言。如何让小学生成功迈出汉语学习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张斌 《学子》2013,(8):20-21
一、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1.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小语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吗?了解儿童,也才能真正了解教育。意大利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其实有一百》,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教学的本质] 有句老话叫作“抛砖引玉”,美术教师要借“绘画”这块“砖”引导学生对美进行理解、想象和创造。学生创作出来的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可以使我们看到他们眼中的外部世界。 [绘画只是手段] 绘画是第二位的,学生的创造想象才是第一位的。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绘画创作这一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终目的。 [谁先入为主]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书法时,以优秀的书帖和教师的指导先入为主是正确的。绘画则不同,教师不  相似文献   

9.
<正>一、观察主体,分析根源翻开低年级部分学生的语文作业,状况百出,叉叉比比皆是。更让笔者深思不解的是有的学生已经订正,但之后的作业还是反复出错,一遍、两遍、三遍……订正的效果很差。这样的现象因何而起?经过问卷调查和笔者多次观察,发现学生订正作业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错误内容印象深对于学生而言,大脑"先入为主"的习惯明显,当大脑把错误的知识当成正确的知识记忆后,大脑就会相信这个  相似文献   

10.
哎!整整一个学期,我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全放在了这一节课上。你知道我试教了几遍?三遍?哈!翻一番都不止,八遍!第一遍,我一个人偷偷上,怕  相似文献   

11.
未读《红楼梦》,倒先看了几位红学家的评论文章,于是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打开了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通读一遍下来,对某些人物的理解怎么也跟评论家对不上号.隐约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红楼梦》须读五遍后,方有发言权.诚然,如此复杂的作品,那像某些小说一样,英雄就是英雄,坏蛋就是坏蛋,一目了然.但正如许多人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样,几遍读罢,我除对每个人物性格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理解外,对人物的基本评价与第一遍大致相同.说见仁见智,自然担当不起,但总算不是人云亦云.以下笔者仅对宝、黛、探、袭、四人形象作以评析.  相似文献   

12.
爱的针法     
<正>一次,在一个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没有。""是没想好说什么?""不是。""那干吗拨两遍号?"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  相似文献   

13.
一、先入为主是中学生学习时常犯的错误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把先有的印象或先听进去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因而不易改变原先的印象或耐心听取后来的意见。可见先入为主是一种成见。生活经验和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常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这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时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把粪便排出的过程叫排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后代为不高不矮,啄木鸟的长舌是为啄食树缝中的害虫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不加考虑地将这些错误答案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一、先入为主是中学生学习时常犯的错误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把先有的印象或先听进去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因而不易改变原先的印象或耐心听取后来的意见。可见先入为主是一种成见。生活经验和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常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这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时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把粪便排出的过程叫排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后代为不高不矮,啄木鸟的长舌是为啄食树缝中的害虫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不加考虑地将这些错误答案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5.
第一种是原始思考。它是人们感受到外界事物之后的自然判断或想法。这种思考受先入为主的支配,不深入、不全面,只反映事  相似文献   

16.
爱的针法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没有。”“是没想好说什么?”“不是。”“那干吗拨两遍号?”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先拨一遍,给他们预备一点时间。”我的心突然觉得十分湿润。平日都常说如何如何孝敬父母,这个小小的细节,不是对父母最生动的疼惜吗?为了…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教师可以思考如下的问题,给出答案的过程便是一个很好的检查学生理解的过程。1.我知道学生的一些误解或幼稚的想法吗?这个问题可以让教师思考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或不成熟的想法。2.我如何知道他们理解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去检查学生的理解。3.有什么可以让我接受的证据来证实学生的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避免给出先入为主的主观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7,(9)
先入为主是中学生学习时常犯的错误。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把先有的印象或先听进去的话认为是正确的,不易改变原先的印象或耐心听取后来的意见。可见,先入为主是一种成见。生活  相似文献   

19.
陈丽君 《小读者》2011,(4):35-35
1.老师在课堂中提问的目的.是想要你针对该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如果你没听明白问题.应该举手请老师将问题重复一遍。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便可大方地提出来.这样老师就会知道你在哪方面还需要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浅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几种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正办法。一、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思维障碍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的是错误的,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