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颜氏家训》中的语气词"乎"作了静态描写,并将其与《论语》、《孟子》、《搜神记》、《世说新语》等著作中的语气词"乎"作动态比较,认为中古语气词"乎"的用法基本与上古相同,主要表示反诘语气、疑问语气,只是使用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乎”是上古汉语中最常见最复杂的语气词之一.《左传》和《国语》是上古汉语的重要文献而且两书关系极为密切,从构式语法角度观察、比较和分析其中语气词“乎”的使用特点,发现“乎”具有较强的构式特征,表达疑问等各种语气多与其他相关词语搭配成相对固定的构式共同承担,使“乎”在表达语气时体现出严整的规律性和鲜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文章对《左传》中的句尾疑问语气词用计算机进行了统计归纳,其中“乎”字用得最为普遍,共计470次,约占全部句尾疑问语气词的68.12%。文章基于语料库对句尾疑问语气词“乎”的各种用法进行了归纳,并与现代汉语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先秦言的典范作品,是孔子及其弟子口语的辑录,记录也子言语最为详赡。透视《论语》的语言面貌是有意义的。孔子的修辞观是在“辞达”原则之下的实践观。《论语》具有音节自然,参差有致的特点,三四音节句的大量使用,辅以法乎自然的长短句,使得言语的大众教化色彩很浓,平实浅近。《论语》巧用辞格,其对比无雕凿痕迹;其反复表达内涵丰富;其比喻清新自然,不落窠臼。《论语》言语简洁洗练,辞约旨丰。《论语》中疑问锯和语气词的巧妙运用,与儒家教化宗旨相适应,语如其人,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5.
一《论语》二十篇共用语气词(不包括发语词、语中语气词)十六个,即也、矣、巳、者、焉、耳、而已、尔、哉、与、乎、云、夫、然、兮、而。《孟子》七篇所使用的语气词有十六个,没有《论语》所有的“而”“然”。而有《论语》所没有的“为、来”。  相似文献   

6.
《元曲选》宾白使用的疑问语气词共8个:也、乎、来、那、哩、呢、麽、呀。根据时代特征分三类:文言中遗留的语气词“也、乎”,近代汉语普遍使用的“来、哩、那”,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麽、呢、呀”。通过分析可看到近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语气词“呢”的意义学们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但有的混同了“呢”的意义与“呢”的用法,有的未能充分注意历时的演变对共时系统中“呢”的意义的影响,因而所得出的结论难免存有偏颇与不足,现代汉语中表示疑问的“呢”与表示非疑问的“呢2”有不同的来源,本在对“呢”的语法化过程的历史考察以及现代汉语“呢”的主要用法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呢”的意义进行了重新分析,现代汉语中语气词“泥”具有表示反诘语气,表示感叹语气,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表示疑惑的语气以及表示停顿等多种用法,但其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疑问语气,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词义泛义,句法功能变化以及语音变化等语法化手段逐渐衍生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论语》中的具体句例,对古汉语“何+V”结构中的“何”字性质加以研究分析,界定“何”字为疑问代词,而不作疑问副词,解决了把词性与句子成分错误关联的问题。遵循古汉语语法规则,探讨了判断“何+V”结构中“何”是前置宾语还是状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11.
论今文《尚书》的语法特点及语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今文《尚书》有若干重要语法特点:用不同形态的同义词表示自称代词的单复数;“厥”“其”同用,功能分工;没有结构助词“者”和句末语气助词“也”;叹词丰富,句末疑问语气词却极贫乏;有四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省略方式特殊,省略成分复杂。这些语法特点主要是与后代文献历时比较的结果,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兮今音“奚”(xi,平声),是延续《广韵》“胡鸡”切之读音,王力先生将其归人上古声纽的“匣”母,上古韵部的“支”部。《说文》:“兮,语所稽也。”左安民说:“‘稽’本为‘停留’的意思,这里是指声音延续义。”据《汉语大字典》,“兮”是“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相当于‘啊'”。但《说文》未给出“兮”字读音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和《郭店楚墓竹简》的整理者都将“壹”读为“矣”,但“壹”与“矣”形、音都不相关,无法相通。实际上,“壹”与“者”形、音俱近;“壹”是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的一个语气词,用在陈述句句尾,强调所陈述的内容。“者”作为语气词的读音与敲打鼓面发出的声音相似,遂用鼓槌敲打鼓面的构意创造古文字“者”。  相似文献   

14.
《醉翁亭记》全文共分二十六句,却在句尾用。了二十个语气词“也”。从“环滁皆山也”始,到“庐陵欧阳修也”终,一气呵成。这显然是分析这篇文章时的一个重点。怎么样分析这“也”呢?从语法书上讲的内容来看,“也”是个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从一些文章的分析来看,却不大牵涉这“也”的词性及用法,而是着眼于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脉胳。我以为二者应当结合起来,而且应当结合得很好。就是说应当看到,语气词是构成文章艺术特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在文章构成上的作用与语法书上的概括是完全一致的。当然,语言现象是无比丰富多采的;语法书中对各种语言现象的概括只能是最基本的,常用的。“也”字的第一种用法是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判断句谓语的后面,表示判断。第二种用法是放在说明原因的分句后面,表示说话人对这一原因的认识确定不移。这篇文章的“也”字就是这两种  相似文献   

15.
“读先乎句”是《马氏文通》自创的语法理论之一,它指的是“读”在先、“句”在后组成的一种“读+句”句型。“读先乎句”可归为今天的3种句型的8个小类。《马氏文通》在讲“读先乎句”时举“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为例,被不少语言学家认为不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相似文献   

16.
在《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是非问句中,根据疑问手段的不同可分五类,以带疑问语气词“么”为主要形式。是非问句中疑问语气词有“么、来、那、哩、也、乎”六个,表测度义的疑问副词十一个,有敢系、莫系、怕系、恐系。疑问副词“可”在是非问句中起纡缓语气和搭衬语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了”的词性比较复杂,它可以是动态助词,也可以是语气词,还可以是动词.由于“了”归属的词类不同,所以它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也就不一样.本文不涉及动态助词“了”和动词“了”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单就“了”作为语气词进入句子后所表现出来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做些研究.对于语气词“了”(为了简便,以后出现的“了”均指语气词“了”)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一般语言著作都未做深入论释,有的涉及到它的语法功能:放在句尾,表示一种肯定、确定的语气,而又着重说明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释“论语”     
在教读《论语》选文时,经常有学生问:“论”为何要读作“lún”?“论语”是什么意思?这部著作为什么要以“论语”来命名?有些老师对这些问题或者各持一说,莫衷一是,或与学生一样,不知所以。而广西民族出版社《〈论语〉赏析》一书的解释是:“《论语》就是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这纯属妄加揣测,不得不予以辨正。  《论语》之“论”之所以读“lún”,是因为此处它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即古体字是“仑(lún)”。《说文》段注:“论者,仑之假借。”“伦、论字皆仑会意。”那么,“仑”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9.
“浴乎沂,风乎舞雩”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孔子与弟子言志的记载。曾晳在谈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凤乎舞雩,咏而归。”对这段话中的“浴乎沂,风乎舞雩”二句,历来的注家都作了错误的解释。如杨伯峻《论语译注》云:“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风,作动词用,迎风乘凉。”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浴乎沂:在沂水里洗澡。”“风乎舞雩:在舞雩坛上乘凉。风,用作动词,意指迎风乘凉。”其实,这都是望文生义。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就会使人产生一个无法解释的疑问。莫,是“暮”的古字。暮春,即阴历三月。试想,阴历三月,在北方,天气还相当寒凉,怎么能带着童子到河里洗澡呢?又哪里用得着在高台上乘凉呢?这种解释明显地与情理不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又企图自圆其说:“沂,  相似文献   

20.
释“何有”     
《论语六则》其五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中“何有于我哉”一句课本注云:“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妥当的,现作如下论证。一、“何有”在《论语》中是一种常用的句式,往往用来表示反诘,是一种带有轻蔑之意的说法。如《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注:“何有者言不难。”(《十三经注疏》《论语正义·卷四》)再如:《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