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杂Eu ̄(3+)离子的Ba_2、Wo_3F_4荧光体,测定其X—射线粉末衍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探讨了Ba_2Wo_3F_4:Eu ̄(3+)荧光体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均苯四甲酸(PMA)与铽离子和常见二价金属离子(Ca(2+)、Sr(2+)、Ba(2+)、Mg(2+)、Zn(2+)、Mn(2+)、Cd(2+)、Cu(2+))形成的系列配合物,发现了钙对均苯四甲酸铽荧光的强增敏作用。常温下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找到了Tb(3+)离子在配合物CaP-MA:Tb中发光的最佳浓度,探讨了有关荧光增敏机理,得到了Ca(2+)的摩尔分数为4/5(即Ca(2+)/Tb(3+)=4:1)的鲜艳绿色发光材料CaPMA:Tb。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硝基苯及硝基甲烷对5,5′-二苯基-2,2′-联唑(POOP)和反-1,2-双[2-(5-苯基唑基)]乙烯(POEOP)的荧光猝灭机理,发现硝基化合物对唑化合物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来自其吸收竞争和无辐射能量传递.计算出硝基苯和硝基甲烷猝灭POEOP荧光的速率常数分别为3.0×1010L·mol-1·s-1和1.5×108L·mol-1·s-1,并解释了这一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杂1%Eu3+离子的不同P2O5/WO3比例的磷钨酸钠玻璃,测定394nm和464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探讨了掺杂Eu3+离子的磷钨酸钠玻璃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5.
导出了普适性的DNA介导的限制性发光猝灭方程:I0/I=a/[1+exp(b-KLQQ)].提出了表观猝灭常数KLQ,最大猝灭量a和半猝灭量Q1/2等概念.将高度智能化的演化计算技术引入了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中,并用LQ方程对5个发光猝灭体系进行了演化优化.计算结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答“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类题目靖远县二中张汇中一、要准确把握题干所给条件题目中有以下条件时,离子存在情况的判断:1。“溶液无色”。该条件下必不存在有色离子:如(紫色)、Fe(3+)(棕黄色)、Fe(2+)(浅绿)、Cu(2+)(蓝色)等离子。2...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Cu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u2+使得内部疏水区域的色氨酸(Trp)等芳香环氨基酸逐步暴露出来,在荧光光谱中表现为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Cu2+与BSA的结合常数为8.73×104,结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8.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金属离子Fe2+、Fe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竞争结合作用.结果表明,Fe2+、Fe3+对BSA的内源荧光都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联合作用,主导作用分别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并分别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Fe3+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Fe2+.弱的结合力使BSA与Fe2+、Fe3+相互作用后构型没有明显改变.当Fe2+、Fe3+同时与BSA相互作用时,二者表现出弱的竞争取代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简便地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4)。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4)对一些有色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有色金属离子的加入,化合物(4)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生了红移和增色效应,荧光光谱发生猝灭现象;化合物(4)对Yb2+的识别作用最优,络合常数为7.5×106M-1。  相似文献   

10.
设A(u),u∈U,是线性度量空间E中的受扰动的非空子集。C(u),u∈U,是E中受优动的凸锥,本文考虑有效集合Min(A(u),C(u)),在A(u)逼近A(u0),C(u)逼近C(u0)的情况下推出MinA(u),C(u)收敛到Min(A(u0),C(U0))。  相似文献   

11.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单宁酸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对TP产生荧光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过程.计算得到在298 K和310 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71×105L·mol-1和1.216×105 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和1.2.热力学参数表明TA与TP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2.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其推论有多方面的应用,现举例分述如下:一、证明线段间的不等关系.常用于证明两线段的和(差)大于(小于)第三线段.一般是选择或构造三角形,使这个三角形以相关线段为边,然后用定理或推论证明.例1如图,已知D、E是△ABC内的两点.求证:AB+AC>BD+DE+EC.证明延长DE交AC于点G,延长ED交AB于点F.在△AFG中,AF+AG>FG.(1)在△FBD中,FB+FD>BD.(2)在△GCE中,GC十EG>EC.(3)将(1)、(2)、(3)式相加,得AF+AG+FB+FD…  相似文献   

13.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H对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引起BSA在345a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荧光猝灭光谱及Stem—Volme方程分析发现,在pH为2.5、4.5和7.4体系中均为静态猝灭,且两者猝灭常数随pH增加而增加;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pH7.4、温度为290K和310K下,黄芩苷和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_(290)K=1.2894×10。L·mol^(-1)和K。。:1.0979×10。L·mol^(-2)由热力学参数确定黄芩苷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黄芩苷使BSA芳香性氨基酸(Trp,Tyr)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浅谈Fe~(3+)Cu~(2+)Ag~+的氧化性甘肃山丹兰后马管局中学(734104)陈国爱,董永志通常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滁K、Na、Ca等极活泼金属)时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即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2+=Fe?..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二化学教材(必修)60真有一道习题: 下列反应中,能置换出铁的是( )。 A、Cu+ FeCl3(溶液) B、Na+ FeSO4(溶液) C、Al+Fe3O4(高温) D、Zn(过量)+FeCl3(溶液) 《教学参考书》中给出的答案虽是(C、D)。但答案D与实验事实不符合。 取少量新制的FeCl3溶液加锌粒至过量,首先看到溶液颜色黄色逐渐加深;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收集检验证明是氢气)。过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胶状沉绽生成,并附着在锌粒表面,溶液中无铁单质析出。这是因为锌先与FeCl3反应生成ZnCl2和…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NaCMC)为前驱体,掺杂水杨基荧光酮(Salicyl Fiuorone,缩写为SAF),Pb^2+为沉淀剂,用Sol-gel法合成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钱微球([(CMC)2Pb-SAF]),此微球在滤纸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媾光。基于EDTA与Pb^2+的络合反应,使[(CMC)2Pb-SAF]微球转化为水溶性组分(PbY^2-、CMC^-、SAF),该组分与痕量的Cu^2+作用生成(CMC)2 Cu-SAF,导致[(CMC)2Pb-SAF]的固体基质室温烧光猝灭,建立了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固体基质室温烧猝灭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以核桃隔膜为原料,利用Cu^2+使核桃隔膜色素提取液荧光猝灭的特性,对水溶液中Cu^2+离子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常见的阳阴离子对测定不产生干扰,其对Cu2+的检测最低浓度为1×10^-7mol·L^-1,检出限为5.53×10^-8mol·L^-1(0.035μg/ml)  相似文献   

18.
设ε〉0,k≥1,f(t)=(ε+t)^kln(1+t),在E^n中的有界区域G上考虑向量值函数u的泛函:I(u)=∫gf(│△↓u│^2)dx,本文研讨了泛函极小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用pH7.4的H3BO3—Na2B4O7—Na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酸度,在OP存在下,用Hg2+催化,α—α′一联吡啶作辅助剂时,meso—四(4一磺基苯基)卟林与Cu2+和Zn2+迅速显色反应。用Mn2+减少试剂峰对Zn2+测定的影响,其四阶导数光谱能同时测定Cu2+和Zn2+。Cu2+在0—0.072mg/L,Zn2+在0—0.08mg/L时遵守比尔定律,用于合成样品及食品中铜和锌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增敏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微量银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文婷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43-44,147
银离子和盐酸萘乙二胺(NNE)的活性氨基有很好的配位络合作用,在pH=5.8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可形成金属配合物NNE-Ag导致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因其降低NNE分子的极性,有利于分子中的萘环进入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中,使体系的荧光强度猝灭更加明显。据此建立β-环糊精增敏NNE荧光猝灭测定银离子的方法。考察了pH值、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和β-环糊精用量等条件对体系的荧光强度影响。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存在条件下,银离子可以使NNE的荧光强度发生较明显的猝灭,荧光猝灭程度与Ag离子的浓度在0-28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I0/I=0.99363+0.01108C(C的单位为μmol/L),r=0.9985,检出限为2.35×10-4mol/L。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银离子的测定,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