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强简单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为学习两步应用题提供有利条件。1.补充简单应用题问题的训练。简单应用题要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如果只知道条件,就要补充问题。如:四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有学生2000人,_____? 可以补充两种不同的问题:(1)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2)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或: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为用综合法找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  相似文献   

2.
一节数学课上,李老师出了一道应用题:红星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四、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相似文献   

3.
连除应用题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参对其要求是“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连除应用题有三种解法。教材中的例题:三年级同学去参加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4.
原题:华新小学合唱组有80人,美术组的人数是合唱组的3/5,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3。科技组有多少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21页分数连乘应用题例题) 第一次调整为:阳光小学六年级有240人,五年级的人数是六年级的3/5,四年级的人数是五年级的2/3。四年级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5.
复合应用题教学,通常按照两种思维方法进行。即:分析法与综合法。如第五册P114例5:实验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6.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难以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或数量关系抽象,无从下手,这时,可先假设某一数量与另一数量相等,使题目明朗化、简单化,从而找到对应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摇某校三、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04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分析]以四年级人数为标准。已知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假设三年级人数和四年级人数同样多,那么三年级就要增加6人,三个年级的总人数也要增加6人,即(404+6)人。又知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假设五年级人数和四年级同样多,那么五年级人数就要减少…  相似文献   

7.
从上学期以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收效较好。比如,上学期期中考试我们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杨村小学有少先队员420人,其中五年级占1/4,四年级占1/4,三年级占1/5,三、四、五年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分数应用题复习课。课上,老师让学生做思考题: 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学生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  相似文献   

9.
将集合、对应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法,可以简化繁琐的思维过程,收到良好效果。我用“对应图”指导学生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尝试就是一例。一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对应”观念,并学会画“对应图”当进行第一类分数应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初步具有“对应”的观念。如解“某校学生一年级有140人,二年级有170人,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80人,五年级有150  相似文献   

10.
(本册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开始实现第二次“飞跃”(一步到两步是第一次飞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比,促进知识的内化。)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求下列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及数量关系式:①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②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出示准备题: ①新镇小学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板书:160+114=274(人),[三年级的人数]+[四年级的人数]=…  相似文献   

11.
复习的重点 1.注重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掌握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解答两步应用题时必须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复习时,要突出抓好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1.列关系式提中间问题。例如:“和平小学三年级有学生16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8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解答时从分析问题入手,列出关系式:三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引导学生进—步分析关系式,三年级人数题中已经告诉,四年级人数题中没有告诉,那么就要先求“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就  相似文献   

12.
拨雾看花     
【题目】学校举行一场科普讲座,整个礼堂坐满了人,其中两人中有一个六年级学生,四人中有一个五年级学生,七人中有一个四年级学生,还有15位老师,整个礼堂听  相似文献   

13.
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求百分率”应用题的解法,教学时我自己设计、编写了两个例题: 例1。甲数是20,乙数是40。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例2。金盆小学五年级有学生40人,四年级有学生34人。四年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师按教材内容顺序讲述百分数意义之后,出示三道题目给学生讨论、回答: (1)五年级有学生1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8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四年级有学生2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1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四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比较上面两道题目的结果。想一想:这两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拨雾看花     
[题目]学校正在举行一次科普讲座,整个礼堂坐满了人。其中,两人中有一个六年级学生,四人中有一个五年级学生,七人中有一个四年级学生,还有15位老师,整个礼堂中听讲座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6.
李老师在班级的墙报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贵民希望小学五年级有学生40人,刚好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四年级学生人数比五年级多 ,四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出完题,李老师就问同学们:“五道题该怎样解?”快嘴的陈欢抢着回答道:“把五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就为1+ =1 ,则四年级有学生40×1=50(人)。而五年级的学生40人,又刚好占全校总人数的40%,所以全校共有学生40÷40%=100(人)。因此,四年级学生人数就占全校总人数的50÷100=50%。综合列式:40×(1+ )÷(40÷40%) …  相似文献   

17.
教研动态     
▲吴忠县文教局于四月十日在朝阳小学组织校际观摩教学活动。来自银川、盐池、固原和本县的小学教师一百余人,分别听了三、四、五年级的语文课和五年级的数学课。课后,就课堂教学如何加强双基训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广泛交换了意见,研究气氛很浓。次日,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特级教师周毓济作了关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报告;吴忠县教研室卫班元介绍了外省市小语教改情况。原定本县教师二百人参加,实际来了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的数学──(五年级第三部分)谢泰伦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五、应用题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金币(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古时候有一位国王。他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有一天,国王想考考大臣...  相似文献   

19.
小学四年级(五年制)应用题,主要内容是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复杂的归一应用题。三、四步应用题含有常见的五种数量关系和三  相似文献   

20.
(一)目的。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就必须摸清教学现状,以便提出改进措施。为此,我教研室曾对全区应用题教学现状作了摸底调查。(二)做法。分年级定内容,分学校定时间,分步数定标准。在不复习的情况下统一试题进行调查。具体做法是:①按整、小数应用题的阶段性,分别了解一、二年级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对三年级调查;二、三年级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对四年级调查;三、四、五年级的多步计算应用题,对六年级调查。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