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欣 《教育》2009,(6):22-23
尽管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明确禁止公办高中办复读班,却仍未阻挡住高涨的复读热潮。调查表明,复读生已成为高考的重要参与者。北京每年有2万名左右的复读生,广东每年参加高考复读的学生占全部高考考生总数的15%,而在全国,复读生比例则上升到30%。  相似文献   

2.
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选择复读的学生正在增加。近年来,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考落榜生和上线考生复读的越来越多。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取消了高考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对大学生退学再次高考也不予限制,导致大学生回流复读、再次高考的现象。为此,有人惊呼:复读生正在加剧高考竞争!  相似文献   

3.
高考复读,是勇敢者的智慧选择!高考复读,是忠于内心、执著理想的有志者的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般的历炼!复读,非勇者不敢踏上此途,非智慧者不能作出此英明决断!——谨以此文献给令人敬佩的高考复读生一、从补习生到复读生高考成绩无论高低,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复读,于是人们习惯称这类学生为复读生。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05,(6):56-57
每年在第一批本科录取线划出后。甚至在高考成绩刚刚公布后不久。都有相当一批成绩出色却因种种原因和北大清华等名校无缘的高分考生踏上了复读之路。弃学复读成为一种风气。很多考生宁愿放弃升学的机会而走进“高四”课堂。据统计。今年仅北京市就有22名600分以上的考生“没有本科可上”:在内蒙古赤峰二中的复读生中.一半以上考生的高考成绩都超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按已公布的高校录取比率,  相似文献   

5.
王兴忠 《教书育人》2007,(10):22-23
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选择复读的学生正在增加。近年来,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考落榜生和上线考生复读的越来越多。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取消了高考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对大学生退学再次高考也不予限制,导致大学生回流复读、再次高考的现象。为此,有人惊呼:复读生正在加剧高考竞争!  相似文献   

6.
俞莺婕 《语文新圃》2007,(10):38-39
随着高考名校情结、地域观念、热门专业等因素的推动,高复这一"成才新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落榜生,以及录取学校不理想的考生,甚至一些思想素质和自制能力低下而荒废学业的被劝退生,都杂七杂八地汇聚到了高复洪流之中.中新网统计说,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10万,其中复读生有近300万,接近总数的30%.这里,未上线的考生复读情有可原,而一大批考上了不去报到偏要选择复读者就值得议论了.……  相似文献   

7.
报考点津     
《中国高校招生》2011,(10):21-21
今年高考我的分数不理想,所以选择了复读,请问明年高考是否会出台对复读生限制的某些政策呢? 如果你是被某所高校录取了,不满意选择弃学参加复读,那么就要关注你所在地是否出台有对被录取考生弃学参加复读的考生有所限制了。目前,有些省(区、市)对此类考生有所限制,例如甘肃省规定:“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如果没有报到入学,下一年...  相似文献   

8.
在重庆市江津二中2011年高考上线的1045名考生中,有一个考生引起了师生的关注。原因是,她不仅是个低分复读生,而且还是个理科转文科的复读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她就是重庆市江津二中2011级高三(19)班的文科复读生简炼。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放榜后,湖口二中考生黄江秀的家长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橱窗里贴上了一张鲜红的感谢信,宇里行间流露出对学校浓浓的赞美之情.黄江秀同学去年高考成绩409分,带着心中的梦想,他从都昌县慕名来到湖口二中复读.在复读的这一年内,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她刻苦攻关,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今年高考成绩达到了518分,一年的时间提高了109分,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青春之歌.像黄江秀同学一样,今年该校110名复读生中考上二本线以上的达63人,理科考生平均增加91分,全校考生二本上线人数高达182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复读生大量涌现,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全国高考复读人数已约占当年考生人数15%的比例。复读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旨在剖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复读现象,探究复读生群体数量不断上升的深层原因,查找复读生群体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复读培训机构举办策略和复读行为的“生存空间”,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提供适宜的改革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史欣 《教育》2009,(16)
愈是名牌,愈有风险,复读生要面对现实,不能因错报志愿而再次遭遇失败——尽管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明确禁止公办高中办复读班,却仍未阻挡住高涨的复读热潮。调查表明,复读生已成为高考的重要参与者。北京每年有2万名左右的复读生,广东每年参加高考复读的学生占全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7,(7):130-130
据高考专家分析。北京今年约有1.5万人选择复读.这个数字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高分复读生将减少。今年考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分复读生少了。更多的家长了解到,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并非教育的结束。另外,由于职业教育更受重视,许多考生不再只关注普通高考复渎,而是根据自身实际水平.选择普通高考、单招单考、艺术类高考等多种形式复渎。  相似文献   

13.
复读,这一现象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主要是由于考生成绩不理想,为提高成绩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了。甚至于许多高分的考生在上线甚至是收到通知单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以往考上大学就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就会心满意足,但是现在却是非名校不上,不喜欢的专业不上。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已不再是“争上线”而是“冲名校”了。一、“高分复读”现象现状统计部分省市教育厅、教育局高考复读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在老师家长均感到满意的情况下,选择复读的考生一般都存在以下几种心态:要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市江津二中2011年高考上线的1045名考生中.有一位考生堪称“传奇”。原因在于她不仅是第一年高考415分的低分复读生.而且还是理科转文科.却在2011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69分的骄人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河南大学、她就是2011级(19)班的简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上大学,上理想的大学,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以极大的毅力选择了复读这条艰辛之路。随着高考的逼近,再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复读生,其应战心态如何,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复读生不同于应届毕业生,不仅要多付出和消耗一年,甚至几年的奋斗时间,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复读,但复读现象仍客观存在,而复读生的志愿填报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复读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应在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力求"稳"、"准",选好"托底"院校,稳中求进,且不能盲目攀高,否则还会重蹈覆辙.当然,这里只重点谈谈复读生的志愿填报,其实许多问题,对于每一位考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透过高考复读生社会群体可以洞察我国高考制度的问题及改革方向。高考复读生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科学的高考制度催生的社会弱势群体,高考复读是考生规避考试风险,追求受教育机会的一种策略。将高考复读视为侵占和浪费教育资源的应试教育病症,采用简单的封堵政策是不可行的;人性化的社会应该将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机会平等慷慨地给予每一个公民。  相似文献   

18.
复读,这一现象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主要是由于考生成绩不理想,为提高成绩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了。甚至于许多高分的考生在上线甚至是收到通知单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以往考上大学就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就会心满意足,但是现在却是非名校不上,不喜欢的专业不上。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已不再是“争上线”而是“冲名校”了。.  相似文献   

19.
1977年高考匆忙恢复,当年超过50%的考生不是应届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高考考生才以应届为主。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复读便逐渐成为一种“气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发布通知叫停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在江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已被叫停,但事实上,“复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给复读生带来哪些变数? 2008届的考生没有学过新教材,能否跟上教学要求呢?这是一些省份的考生和家长格外关心的问题,也是心悬意念的隐忧:2009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教材变了,倘若今年再复读一年,能有多大把握?2008届的考生参加2009年的新高考,优劣势何在……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困扰着那些打算明年再战沙场的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