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音乐家韩德尔■刘广伊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韩德尔,是位德国人,可是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英国渡过的,因此,德国人说他是德国的音乐家,英国人则又说他是英国的音乐家,并且把他列入了英国音乐家的谱系。为什么德英两国人民都这样爱戴他呢?韩德尔于1685年出生...  相似文献   

2.
正如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富兰克林·罗斯福早就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出版一旦被驯服并控制在手,将是一种威力无穷的统治工具.他与新闻界12年的关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确实是曾经当过美国总统的“最优秀的新闻记者”,一位“最伟大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曾被人当作毫不起眼的"野草". ■就从爱因斯坦说起吧!这位大科学家在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表达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智障.到中学时,每科成绩都很差,他的老师建议他休学,甚至对他说:"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4.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黄炳琦 《中国广播》2014,(10):98-100
我和布朗相识在1980年。那年,我参加了德国艾伯特(Albert)基金会赞助的一个项目,在德国各主要电台见习、交流。看了计划,知道将在自由柏林电台待一段时间,那儿可是有一位在德国闻名遐迩的广播界权威--广播特写部主任彼得·里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外国同行喜欢称他里欧,而我们国内的同行都称他布朗。我当时认识的德国同行都很赞赏他的节目,以他为荣。我的直觉就是:这个人很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本文标题上的问号,不在“学医”,而在“仙台”.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因为早年中医庸医没有救下他父亲的病,所以,立志学西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相似文献   

7.
借助媒体,我们看到“占领华尔街”社会运动正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蔓延.马克思如果活到今天,不知道他老人家会作何感想?一个名叫维尔纳·桑巴特的德国学者曾写过《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小书.他有点搞不懂美国,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应该有社会主义运动,其工人阶级应成为最激进的社会主义的支持者.但实际上,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如果硬是说有的话,也仅仅是一些颓废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8.
在意大利北部名城都灵,我碰到一位在当地乃至欧洲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叫科尼,但人们习惯称他工程师。因为他不但经营有方,而且有道,在欧洲企业界曾被评为“欧洲先生”。当他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时候,他开口就问我说:“你知道我最羡慕你们中国的是什么吗?”他把我给问懵了,我猜了几秒钟之后,犹犹豫豫地回答他说是不是中国菜。他说:“中国菜我当然喜欢了,但我最羡慕的是你们中国的人才。”接着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5年前,我决定新建一个工厂,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厂长的广告,报名期限是7天。第二天上午,有人报告我说,来了一位应聘者,是个中国…  相似文献   

9.
萨米尔·胡斯尼(Samir Husni)被大肆宣扬的恋情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这是他最大的爱情之一,而且在近期没有放弃的任何意图.更奇怪的是,他的妻子明明知道而且完全放心. 59岁的胡斯尼被广泛认为是美国的杂志权威,他甚至有正式的绰号“杂志先生”. 胡斯尼毕业于贝鲁特的黎巴嫩大学新闻系,年轻时就爱上了杂志.这都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和两位朋友决定凑钱购买阿拉伯语版的首期《超人》杂志.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一期有对当红明星赵薇的一篇专访,其中有几段答记者问,个人感觉很有点意思,边看边作了摘录:A:当初演《还珠格格》我也被骂得很惨。我不认为一部戏大家都说好是一个正常现象,其实,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可能大家对一件事都说好。B:一部戏的成败不是一个演员可以决定的,但大家很容易把一部戏好坏全算到我头上来。C:大家对于我每一次的新动作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只要接一部新的戏,大家就说是转型。我也不能天天转啊。D:不要问我最什么什么。我感觉没有最什么、最什么的事情。你问我最喜欢、最爱什么,我都…  相似文献   

11.
酒情与酒具     
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美酒的痴情。大家都知道,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诗与酒共存。郭沫若说:“读李白的诗,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叶公好色     
同事姓林,并不姓叶。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工作以外的话题,除了讨论美女就没别的。聚餐时无论去哪个餐厅,点菜前他必定目光炯炯地四下寻找一番。真有美女出没时,他一定要找借口去一米开外的地方细细端详。有一次,一个袅娜的美女背影吸引他跟了一路,后来美女进了洗手间,他也跟到门口,差点被当流氓打出来。回来他还咂着嘴回味:“是真不错啊,不光是背影好看,前面更好……”后来大家都受了感染。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都替他留心着美女。“哪,这个脸蛋儿不错”“那个身材不赖”的,好像个个是大色鬼。最终创造过一位女同事因贪看美女而撞墙的纪录。而且…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的科学泰斗是十分熟悉的,然而,最近对他的研究中却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学者们宣称,在爱因斯坦杰出的成就中,有着一位默默作出了奉献的妇女被埋没了,这就是他的第一位夫人——玛利娃·曼瑞克。1948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一位叫玛利娃的73岁老妇人孤寂地离开了人世。她走时,身无分文。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一位“世纪的天才”正沉醉于他一生的光辉的成就之中。这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一个妻子的故事的结局。玛利娃·曼瑞克是一位伟大的女性。1875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特别是与宋庆龄女士的爱情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与宋庆龄相知相爱之前,自兴中会酝酿时期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止,孙中山先生曾有一位亲密的女伴与战友--陈粹芬女士.  相似文献   

15.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名德国职业军人,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却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中国. 从军阀混战到剿共、抗日,每个战场都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并因此得到蒋介石的青眼相加. 性格孤傲且特立独行的他,终于落魄到不招人待见,黯然踏上返乡之路.被后人揶揄成"德国的史迪威".  相似文献   

17.
法斯·宾德是当代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国内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把他的作品《爱比死更冷酷》搬上话剧舞台,就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这位伟大的导演致敬。  相似文献   

18.
在白皮书前言中,朱穆之把人权称为"伟大名词"和"崇高目标"。国新办副主任董云虎说:"把人权旗帜举那么高,我们当时想都没敢想。也就他这个老资格敢写上这样的话。"1990年年底,当时还在中共中央党校当讲师的董云虎应中央外宣小组之邀,去介绍人权学术研究情况。被门卫拦下来后,他解释说,是中宣部外宣局老局长田丹请他来的。门卫随即打电话进去确认。电话里问:"来的是不是中央党校的一位老教授啊?"门卫说:"不是,是一个小伙子。"当时,董云虎未满28岁,长相又显得比实际年龄还小。业内人都知道他编写的  相似文献   

19.
有关邓小平图书的出版概述闫晓宏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邓小平都是一位最受人瞩目的人物。他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改革家,极具简力和传奇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勇气和魄力,设计、主持并具体指导了一场以摆脱贫穷为主旨的深刻革命,并获...  相似文献   

20.
王雅慧 《新闻窗》2011,(5):63-6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哈贝马斯就被誉为前联邦德国威力最强大的哲学家、"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其学术观点深植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韦伯等德国大家深厚的哲学及社会学传统中,影响力几乎遍及社会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