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a.装置:如图 1所示。   将原装置中的双孔塞改为三孔塞,在增加的孔中插入一根弯制成 120°的玻璃管,并外接一段 10cm乳胶管,并穿入长 60cm尼龙线,露置在乳胶管外部分的尼龙线拴上一个塑料圆环,防止线头滑入瓶中。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b.使用方法:   ①将少量电石用纱布 (12cm× 12cm)包好,用尼龙线拴好放入广口瓶或玻璃瓶底。   ②塞紧三孔塞,关闭分液漏斗活栓,夹好弹簧夹,将已连接好的玻璃管放入水槽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按规范操作,进行有关乙炔各项实验 (省略 )。   在以上实验中,若要使反应暂停,可…  相似文献   

2.
现行教科书 [1] 中只介绍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 ,而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缺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使他们难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证明紫外线化学作用强的简单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简单 ,教学效果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图 14 0 W紫外灯管 1个 ,镇流器 1个 ,开关 1个 ,灯管脚 2个 ,木螺丝 8个 ,2 cm× 15cm×110 cm木板 3块 ,2 cm× 15cm× 15cm木板 2块 ,0 .3cm× 14cm× 110 cm玻璃板 1块 ,导线、小铁钉若干 .淀粉碘化钾试纸 ,冷水 .2 制作(1)用木板、玻…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三章《磁场》中关于“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的作用”的演示器在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中找不到配备仪器,教师在讲课时无法演示,只能给一个实验结果。假如1自制仪下器面装的置仪器,其实验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包括底座与直线两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1、接线柱;2、门形铜棒;3、铜管;4、底板。2制作材料40cm×20cm×1.5cm木板一块(有机玻璃板更好,以便使用投影仪),长35cm,直径φ0.5cm的门形铜棒两根,固定螺丝若干,接线柱三个。3制作方法把两根门形铜棒用固定螺丝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把其中一根铜棒从中间断开。两铜棒…  相似文献   

4.
刘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31-31
初中阶段在演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实验时 ,常利用太阳光或手电筒光通过凸透镜 ,然后在透镜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找到一亮斑 ,这就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尽管演示的效果和说服力都很好 ,但本人认为还缺乏可观性和生动性 .下面介绍一简易演示装置 .器材 :一块泡沫塑料板 (1 5cm× 4 0cm)、透明塑料纸若干、铁丝若干、激光灯两只 (儿童玩具店有售 )、凸透镜、透镜支架一根、橡皮筋两根、蚊香、火柴 .图 1  制作 :按图示在泡沫塑料板上固定好铁丝 ,做成一长方体框架 (1 5cm× 1 5cm× 35cm) ,然后在铁丝框架的外围蒙上透明塑料纸 ,…  相似文献   

5.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电流表内接式,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电流表外接式,如图2所示。测小灯泡电阻,宜采用哪种电路呢?实验证明(也可从理论分析——见后“说明”),还是宜采用电流表外接式电路为好。下面做实验来探究。实验器材:学生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室借用)小灯泡(2.5V)、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实验准备:在图3(各元件实物图)中,按图2所示电路,用铅笔画线(示导线),依次连接起来。(图2中的Rx,即小灯泡的电阻)然后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0~3)A;(0~3)V]与“ ”、“-”接线柱连接对否?2.再用各元件实物…  相似文献   

6.
1989年第五期美国《物理教师》杂志上刊有一篇短文,它以生动有趣的“眼腈会视动的猫头鹰”小玩具演示了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力和静电感应等物理现象。该玩具简便易做,外形如图1所示,现介绍如下: 玩具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两块铝薄板(8cm×11cm)A、B,使其保持平行被垂直固定在一块泡沫聚苯乙烯塑料板上,两铝板相距1.5cm.A板与另一放置在塑料板上的大铝薄板C(20cm×25cm)可以用导线连接,B板接地。一个金属小螺丝钉和一个U形金属线制的框架被固定在一饮料管的两端。水平细针穿过管子重心,管子可以细针为轴自由摆  相似文献   

7.
每期一题     
题:有三个12cm×12cm 的正方形。如下面的左上图所示,连结相邻两边的中点,把每一个正方形分割成 A 与 B 两块。然后如下图所示,将这六块附于一个正六边形,折叠成一个多面体。这多面体的体积是多少(以 cm~3为单位)?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9.
在“电场力”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实验仪器与之配套,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提高学生兴趣,我设计制作了一个“电场力演示器”,实验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1仪器结构   将自制导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吊于两竖立平行绝缘金属板之间。将金属板接上高压电源,可演示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2制作材料   绝缘底板 (环氧树脂板、木制胶合板等 )一块 (20cm× 30cm);铝板 (8cm× 10cm× 0. 2cm)两块,乒乓球一个;香烟铝箔纸一张,自行车钢丝一根,乳白胶,强力胶。 3制作方法   a.两块铝板弯出 L形直脚,锉去四周棱角与毛刺,距 8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当大家清楚了电表在电路中的元件作用后,在分析接有电表的电路结构时,就可以把电表从电路中“取”出来,然后在原来接电流表的位置接上一根导线,原来接电压表的位置让其断开,从而简化电路,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分清电路结构.例如在图D所示电路中,将电表从电路中全部取出后,其等效电路如图D—1所示,从等效图中不难看出R1和R2是串联.又如在图E所示电路中,将电表全部从电路中取出后,其等效电路如图E—1所示,从等效图中不难看出电路中R1和R2是串联.电表在电路中的双重作用!贵州@朱勇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和“地球磁场的电磁感应演示”2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现具体介绍如下.一、“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的改进1.电路图和装置结构图.电路如图1所示,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浮力本质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关于浮力本质的演示实验,通常见过的都不太规范,可操作性不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总结经验,设计了这个实验。a.结构与原理。如图1所示。b.材料与制作。①取4mm厚有机玻璃,做一方形水槽:30cm×16cm×25cm。②距槽底5cm作一隔断,隔断中央设一直径为7cm圆孔,孔两侧分设两个直径为3cm的通气和加液玻璃管,槽底设一放水阀。③浮体是一个比中央孔略大直径为8cm的泡沫块,泡沫块底面贴一等大圆形玻璃以防演示时与隔断接触不严而漏水。c.演示…  相似文献   

13.
一、硫铁反应微型演示器的用途与特点1.用途:演示硫、铁反应。2.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制作简单,省时节料,不污染空气。二、硫铁反应演示器装配图(见附图)三、制作材料15cm×13cm×1.5cm的大木板一块,10cm×10cm×1.5cm的小木板一块,长6cm、φ2mm的铁丝7段,长8cm左右、φ7~  相似文献   

14.
串反并同法是指在电源内阻不等于零的电路中,当某一电路元件的电阻单调增大(或减小)时,与其串联的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将减小(或增大),即反向变化;而与其并联的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将增大(或减小),即同向变化.分析动态直流电路时,在某一电阻单调变化的情况下,常规解法是根据全电路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电路结构的特点,分析各部分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U的变化情况,过程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若使用串反并同法,问题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例1在图1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V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的读数减小B.电压表V和电…  相似文献   

15.
李有为最近在市场上遇见这样一件“怪事”,某水果商店有一批用纸箱装的柑橘出售,其纸箱的长×宽×高的规格有下列三种:36cm×36cm×36cm、54cm×24cm×36cm、72cm×18cm×36cm,某顾客从该店买回一箱柑橘后发现纸箱中柑橘并没有装满,于是该顾客拿回该店换回一箱装满的,然而回家后发现其柑橘个数却比原来少了许多,纸箱容积一样且换回后又是装满的,怎么会变少呢?该顾客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16.
可控制粉末与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 装置的制法和使用 1.1 弯导管的制法:将约10cm玻璃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弯曲成135°,将弯曲处拉细(外径约2~3mm),冷却.  相似文献   

1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18.
1.由电路图连接实物,或依题意连接实物例1 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小亮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图.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乙)中的元件连成电路. (河南)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二化学(必修+选修)第四章第一节《镁和铝》在介绍铝的燃烧时,采取如下方法: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中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装置如图1。一、该实验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杨波 《物理教师》2004,25(12):54-54
题目:如图1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这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每边长为l=(21)~(1/2)cm.将一带电量q=-2×10-6C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1=-1.2×10-5J;若将同一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