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河南1978~2008年区域经济差异作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为:河南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扩大趋势,且高收入区域和低收入区域呈连片扩张趋势,两极化问题严重。因此,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7,(3):45-52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以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对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区域经济总量的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相对差异呈现下降态势;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有所减小;产业结构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有所减小;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相对差异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将四川省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域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绝对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发展,并在2000年之后与绝对差异呈反方向发展.对于四川区域差异现象要正确看待,既要承认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又要采取措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人均GDP指标,运用变差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方法对广东省1995年到2004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趋势进行探究。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把广东省总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解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各区域内部差异并分析各部分对总区域差异的贡献份额。研究发现,1995年到2004年间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而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来源于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珠三角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18地市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河南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分异特征,并定量地讨论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但进入各地区的数量不同,这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山东、河南和四川FDI的空间差异分布的比较研究,分析FDI对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河南的引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该篇将四川省21市州分为成都、川南、川东北、川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并利用四川省2000—2010年各市州GDP和人口数据,首先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情况,然后运用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四川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分析标准差后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正在不断扩大;而经过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呈现倒"U"型特征。其中四大区域间经济差异和成都经济圈经济差异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贡献最大,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最后讨论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情况后发现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收敛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安徽省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安徽省利用FDI的时空差异,运用Theil指数探寻其利用FDI的差异来源,并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安徽省利用FDI区域差异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安徽省各市的FDI逐年增加;从空间维度来看,安徽省各区域的FDI分布不均匀,皖南地区实际利用FDI总量高于皖北地区;皖南和皖北两区域间利用FDI的差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安徽省利用FDI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是皖南地区地带内差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业利用FDI比重,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促进各地市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利用曲靖各县市区2002-2011年各产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本区各年产业结构转换的水平、区域差异及转换速度.结果显示,曲靖各县市区产业结构整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相对上升,但因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转换水平和速度系数呈现出地域差异.最后提出了实施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确定区域优势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区域差异研究方法探讨——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了综合区域序位、变差系数、综合差异指数等方法,对保定市经济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得出区域区域差异有所扩大的结论,并选择出一些优势县市,为进一步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