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昆曲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1,(11):47-47
昆曲,又称“昆腔”。原为元朝时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明、清两代艺人不断整理加工,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昆曲有“幽兰”之雅称。它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昆曲的文辞华丽典雅,曲调舒徐委婉,表演细腻优美,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相似文献   

2.
陈益 《寻根》2011,(4):22-26
《怜香伴》,350年的呼应 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他译注的《性心理学》(【英】霭理士著)中说:“同性恋的现象在动物生活史里就有它的地位,它和人类的历史是同样的悠久。”同性恋,这个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处于禁忌状态的话题,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谈论。去年,导演关锦鹏、艺术总监汪世瑜、时装设计师郭培与北昆剧团联合推出昆曲《怜香伴》,再一次引起人们对同性恋题材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后,百废待兴,群众急需健康清新的精神食粮,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发展文艺事业和艺术团体。1948年4月27日潍城解放,5月10日即帮助潍坊市永乐戏院恢复了演出。进驻潍城的革命戏剧家马少波同志为永乐戏院排演了《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和《唇亡齿寒》等剧目。1953年永乐戏院改为“永乐京剧团”,其所排演的历史故事剧《相思树》、《张羽煮海》成为该团的“看家戏”,常演不衰。1956年移植的昆曲历史故事剧《十五贯》参加昌潍专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评为一等奖,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1948年…  相似文献   

4.
公元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戏曲界的这一幸事,上海昆剧团于当年10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新编历史剧《班昭》。提起《汉书》,人们皆知是班固所著,但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班固未写完便病故,真正将《汉书》完成的是其妹班昭。她博学高才,著有赋、文等16篇;《女诫》7篇,征引详博,风格疏朗,展现了其渊博学识和文学修养。她曾为兄班超求征还上疏一篇,情词恳挚,感动了皇帝,下诏将班超自西域召回。鉴于班昭的才学,汉和帝命其续写《汉书》,以承其父兄之志。如何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尺度,是历史剧创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昆剧《班昭》的作者罗怀臻匠心独运,在班昭续写《汉书》这一史实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像,设置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使得这出以昆曲为载体的剧目于平缓优雅中见紧张惊奇。“苦茶别叙/夜雨离愁/……清卷寒灯你孤守/书稿催你早白头/教七尺也含羞……”一曲优雅伤感的丝竹管乐把我们带进了班昭这位古代才女的精神世界——班氏一门以著《汉书》为己任,班彪、班固父子因此曾几度下狱。班昭自幼目睹家事变迁,14岁上书太后,终令《汉书》开禁。兄长班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19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种类,尽管昆曲已为世界所认可,但众多海外观众却未有机会欣赏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当今,歌剧频频上演于世界各地剧院,吸引各国观众;而与之同等艺术价值的昆曲,顺理成章地也应走入世界观众的视野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00,(2):49-49
昆曲是中国“百戏之补祖”。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为弘扬昆曲艺术,促进昆曲艺术的继承、保护、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将于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苏州主办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作殿演。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欧 《世界文化》2007,(11):6-7
人类通过艺术活动:制作活动和接受活动,来治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其历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其实,远古人类的巫术活动与艺术活动是合为一体的,而巫术活动是那时候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精神痛苦的主要方式。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艺术治疗已见于古希腊和《圣经》时代。古希腊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以及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过音乐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蹴鞠小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也许是因为它的形状以及它所具有的跳跃和运动的功能,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游戏活动用具。在世界各民族中,球类游戏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得十分遥远,几乎在所有的古文明中都有球类活动的记载。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球形物体俯拾皆是,河边的石头,植物的果实,都可以蹴之、掷之、击之、踏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较早、并流行了数千年的古老足球——蹴鞠,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项传统的球类活动。蹴鞠,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也叫“蹋鞠”。“蹴”、“蹋”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蹴鞠是谁创造的呢?西汉刘向在其《别录》中写:“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4-275
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纪念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黄浦区文化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承办,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协办的“水磨传馨——海上昆曲文化展”在上海三山会馆开幕。该展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昆曲文物文献展,  相似文献   

10.
话扇     
话扇肖毅彪扇,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性。我国最古老的扇子是羽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舜广视听,求贤人以自辅,作五明扇。”又云:“羽扇之制,起自殷高宗。”这是关于扇子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