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俊昆  曾晓林 《寻根》2003,(5):118-120
宁都客家孙氏源于唐代末期,其始祖可追溯到孙诩。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末,原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以武艺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黄巢起义后,诩提兵闽越江右间,后定居赣省虔州虔化县,即今宁都县。罗香林教授据有关史料撰写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说:“国父(孙中山)之家世源流,自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  相似文献   

2.
刘范弟 《寻根》2022,(1):135-142
咸丰四年(1854年)湖南新化茅坪《刘氏通谱》序载:"先进公……生玉盛,字绪昌,号福裔.官邵州刺史,升淮盐御史.解组居邵州云路街,今之打信巷也.后奉编移籍落业上梅之茅坪,卒葬苏溪,我族之始祖,分衍政、远、滔三公派者也."民国19年(1930年)新化苏溪《刘氏通谱·始祖传世源流总表》记玉盛公:"字绪昌,号福裔,任丹徒令,...  相似文献   

3.
郑慧生 《寻根》2001,(5):88-93
杜氏家族,自汉初以来,历代任官为宦。汉武帝时,南阳人杜周为廷尉,他治狱苛酷,被司马迁写入了《酷吏列传》。自杜周开始,杜氏一家由南阳迂至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杜周有三子:延寿、延考、延年。延寿、延考都曾为郡守,延年在昭帝时官至太仆。他任朝官多年,治狱尚宽厚,比他的父亲名声要好。自延年开始,杜氏家族又从茂陵迁到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相似文献   

4.
陈美娣 《寻根》2002,(3):96-102
以陈为姓者,在今中国人中估计有数千万之多。陈姓之源,时可追溯到西周,基可追寻到宛丘(今河南淮阳),宗可追觅到陈国开国君主胡满。  相似文献   

5.
郑清森 《寻根》2008,(4):118-119
中国姓氏,各有起源,郑氏的起源则与西周晚期周宣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郑国有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厉王少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建立郑国,谥称郑桓公,为郑国之始封。后郑人以国为姓,传续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宋国桢 《寻根》2004,(3):96-100
“郑氏祖地荥阳”是历史的定论,也是海内外郑氏子孙所公认的事实,故有“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谚语传世。海内外的许多郑氏宗祠都书写着“荥阳堂”、“荥阳衍派”、“荥阳世泽”等等,仿佛不把“荥阳”二字高高挂起,就不足以表达对祖先追念之情。荥阳与郑国公元前80  相似文献   

7.
郑金洪 《寻根》2003,(4):114-118
黄姓称“轩辕世系”,据传黄帝24代孙姬石于周时封于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后裔遂以国为姓。黄姓又称“江夏世家”,一说是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发祥于湖北江夏县;一说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氏族众或仕或隐,或散或聚,多在长江流域的江夏地区。黄氏入闽世系主要有二:即黄守恭世系、黄峭山世系。  相似文献   

8.
全球郑氏家庭中原寻根温新豪1994年,对于全球所有郑姓子孙,对于河南省荣阳县,都将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距郑氏始祖桓公受封立国恰为2800周年;这一年,全球郑氏宗亲代表将从四面八方云集祖地荣阳,共同谒拜列祖列宗在天英灵。这一年,为郑氏家族神往已久...  相似文献   

9.
郑晓江 《寻根》2002,(3):38-45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时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在今江西抚州市抚河之西,已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王安石纪念馆,陈列着许多关于王安石生平事迹的图片与字。  相似文献   

10.
正祸由猪生猪好吃还喜欢乱跑,往往因为吃了别人家地里的作物、践踏田地引起纠纷。如嘉庆九年(1804年)八月,四川汉州的刘守崇因口角致族侄之妻刘郑氏落胎身死,刘郑氏怀有六个月身孕,她喂的小猪走到刘守崇地内践食红苕,刘守崇看见后打了她的小猪,她不依,两相争闹,要拉刘守崇讲理,刘守崇往后  相似文献   

11.
经学莫盛于汉,史学莫精于宋,此涉学者所能知也。汉代经术以西京为宏深,宋代史学以南渡为卓绝,即今之言者于此未尽同也。近三百年来,宗汉学为多,虽专主西京其事稍晚,然榛途既启,义亦渐明。惟三百年间治史者鲜,今兹言史者虽稍众,然能恪宗两宋以为轨范者,殆不可数数观,而况于南宋之统绪哉!双江刘鑑泉言学宗章实斋,精深宏卓、六通四辟,近世谈两宋史学者未有能过之者也。余与鑑泉游且十年,颇接其议论。及寓解梁,始究  相似文献   

12.
班昭(公元49—120年),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人。为西汉末年著名史学家、学者班彪之女,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之妹。生长在史学世家的班昭,就是在父兄直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女子。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神话是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原始人类万物有灵观念下无意识的集体信仰,是原始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生活的结晶。可以说,神话就是原始时代的“人话”,体现着原始人类的文化精神。那么,神话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学,特别是与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就是说,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又是文学家族之源。而神话与小说的关系,正如鲁迅所说:“现代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为小说起源于神话。”这“一班研究文学史者”的看法,固然尚有争议,但探讨神话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浦江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贤明 《寻根》2012,(2):128-132
一 浦江郑氏自南宋初年同财共爨,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遭火灾而瓦解,共经15世。李静《义门家族的寿命与婚姻状况分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96~99页)据《义门郑氏家谱》估算,郑氏人口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年(1350)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宣德五年(1430年)依次是32人、92人、244人、355人,以此度之,天顺三年郑氏人口至少在4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04,(3):94-95
“千秋大构书林新著无双卷,万代宝典郑氏争荣第一春。”由郑自修任总编纂的《郑氏旗系大典》的开幕,道出了全世界1200万郑氏族人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6.
世所周知,“华夏”、“中华”、“中国”是我们国家的称号。然而,为什么将我们的国家称为“华夏”、“中华”和“中国”?其源头又在何处?对这一问题,笔者偶见学者论及。但其中有对有错。即为对者,有的也只是常识的论述,真正的源头却未见论及。今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探讨。班门弄斧,意在抛砖引玉。关于“华夏”之名的由来,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太炎)在其《文录》中写道:“我们民族旧居雍、梁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夏之名实因夏水…  相似文献   

17.
许懋汉 《寻根》2005,(1):111-113
海盐钱氏是以钱缪为始祖,钱镠孙钱弘叔的后裔自明初由江苏宜兴蒙山分支,始祖为钱富一(钱镠第十五世孙),原居海盐澉浦凤凰山麓。同里何镛之孙何贵四,于明洪武中将成都匀(今属贵州省),其次子何裕刚生下三日不能行,便托钱富一收育,何贵四未再回归故里,钱富一之子万一终身未娶妻室,  相似文献   

18.
公元8世纪基督教会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万圣节”,以纪念那些圣徒。万圣节的前夜即10月31日,在英语中最初被称为“All Hallows Eve”,随后演变成“Halloween”,也就是人们俗语所说的“鬼节”。基督教信仰流传至中世纪时,传说10月31日这一晚阴阳两界之门是最易被冲破穿越的。亡之灵会光顾生之家。活着的人们届时备下食物以招待祖先及故人,  相似文献   

19.
一、雲门宗舆葉萝得《石林诗话》 葉夢得(公元一○七七——一四八年),字少蘊,原籍吳縣,居烏程(今浙江吳興),宋哲宗紹聖四年(一○九七)進士。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一五)卜居卞山(在今浙江湖川)之石林谷,自號  相似文献   

20.
廖云白 《寻根》2003,(1):134-137
定南客家人的由来定南县位于江西与广东交界之处。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天然的屏障成了历代绿林草寇隐身之地,尤其明末建定南县治之前,三巢作乱,官民不宁。隆庆三年(1569年),明政府在莲塘里(今老城村)筑城建衙,割龙南县之高砂堡、下历堡、横江堡,安远县之大石堡、小石堡、伯洪堡,信丰县之潭庆堡组成定南县治。据考:龙南割来164户,1131人(男781人,女350人);安远割来98户,605人(男431人,女174人);信丰割来48户,119人(男99人,女20人);合计310户,1855人(男1311人,女544人)。当时,莲塘里居有兰、罗、雷三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