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我们有些同志觉得依靠供销社发行图书数量少、费用高,得不偿失,还不如扩大书店自销比例,经济上更划算一些。因而图书也不愿往农村发了;农村发行组有的撤销,有的和仓库或批发部合并;书店系统对农村图书发行的调研工作也没有过去那样重视。农村图书发行呈现网点无人辅导、书源严重不足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图书发行应当“多渠道”,现在大家的认识已经基本上一致。但对“多渠道”应当如何理解,看法并不一致,甚至还有比较大的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多渠道”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既有国营书店,也有集体的、个体的书店。这种理解我感到是不全面的。“多渠道”确实和“多种经济成分”有关。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形成“多渠道”,既要有作为主体的国营书店,也要根据各地区、各城市的不同情况,发展适当数量的集体、个体书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些集体、个体书店的货源那里来?除了向当地的国营书店进货外,可  相似文献   

3.
刚才几位领导同志肯定了三家书店的成绩。周扬同志讲,这三家书店是我们党直接领导的事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党怎样领导三家书店,三家书店同人、同志们怎样争取党的领导;第二个问题,简单讲一讲三家书店几位主持人,在党的领导下怎样组织它的各种事业。党的领导。首先,敬爱的周总理对三家书店特别关心,非常细致地领导。我记得1936年国共谈判开始,他派潘汉年、冯雪峰到上海来领导我们的工作。当时,周扬同志、胡乔木同志主持的  相似文献   

4.
本季度我们发布了17家基层书店的行情信息,它们遍布北京、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八个省市,有的是个体书店,大部分是新华书店,有的在乡镇,有的在大中城市,有的在富裕地区,也有的在刚脱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新华书店同志谈大学出版社工作1995年5月9日,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发行工作委员会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召开了南京市新华书店部分经理、门市部主任、业务人员座谈会,听取书店同志对大学出版社有关选题、印制、发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有的与会同志对...  相似文献   

6.
忆毕青     
俞子林 《出版史料》2011,(2):96-101
1954年,我工作的通联书店和连联书店、童联书店公私合营,合并成立上海图书发行公司,公方代表毕青同志任经理。他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又是生活书店、三联书店的老同志,有丰富的书店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各位来宾、同志们: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现在开始。邹韬奋、徐伯昕等同志创办的生活书店,1932年在上海成立。其后不久,由李公朴、艾思奇、柳湜、黄洛峰等同志创办的读书出版社,由钱俊瑞、薛暮桥、徐雪寒等同志创办的新知书店,也分别在上海成立。这三家书店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曾先后出版40多种杂志,2000多种图书。1948年三家书店根据党的指示,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三家书店成  相似文献   

8.
徐伯昕同志是江苏省武进县人。1926年,他协助邹韬奋同志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树立尽心竭力为读者服务的精神。1932年,他们一起创办生活书店。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生活书店成为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革命书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爱护和支持。生活书店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卖国投降政策,唤起民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是生活书店的灵魂,徐伯  相似文献   

9.
今天参加这个纪念会,非常高兴。我真心诚意地向从事三家书店工作的同志表示祝贺。特别是向一些革命的老前辈,在三十年代从事三家工作的革命老前辈表示感谢。象在座的钱俊瑞同志、张仲实同志,在当时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三十年代三家书店的工作,由于这些老同志、老前辈的努力,使党的影响在青年一代中大大扩展。可以说,在当时,是整整一代青年在三家书店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刚才邓力群同志讲到了这个问题,我是深有同感的。当时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也是由于三家书店各种工作的影响才走上了  相似文献   

10.
各位同志: 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的纪念会。这三家书店,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老一代的同志,在青年和中年时代,差不多都读过这三家书店的出版物,特别是韬奋同志主办的几个刊物,象《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等。这些刊物在群众中有着很大的鼓动力,它代表了人民的声音,对于推动抗战,实行民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团结一切进步力  相似文献   

11.
我今天参加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纪念会,是很高兴的。我跟这三家书店有五十年的关系了,有半个世纪的联系。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当时三家书店的负责人,如徐伯昕同志、钱俊瑞同志,胡绳同志也是吧,好多位啰。可以说,我们是同志的关系,不是出版家与写作人的关系。就是在那时,我们也是同志的关系。所以,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我感到很高兴,有一种友谊的感情。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时间不短哪! 我当时不认识邹韬奋同志,没有跟他见过面。我与徐伯昕同志交道打得最多,因为我要靠他维持生活,拿稿费。与俊瑞,也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抓出版繁荣的同时,发行工作深化改革也提到日程上来了,由于前一阶段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影响到出版界,一些青年同志对过去书店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早已淡漠,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为此,本刊于5月16日在京召开了一次  相似文献   

13.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句话是人们公认不妥的。但是,还有比这不妥得多的情形:有的人不种瓜,不卖瓜,也不买瓜,甚至没有看见瓜,却说某某人生产的瓜很苦,是千万买不得、吃不得的。这种情形,出版方面也是常遇到的。几个月前,介绍合肥过去和三十年来发展情况的《合肥》一书出版,订数较少,于是请发行部门多订一两千册。有的同志赞同,有的同志说“难卖掉”,也就是说读者不需要。待到《合肥》一书发行,我抱着学习社会的心情,到合肥市一个书店去了两次。这个门市部进《合肥》一千三百册,六月十日出  相似文献   

14.
刚才党的领导同志和老前辈都讲了话。我在三十年代之初,先是三个书店出版的杂志和书的读者,然后变成投稿者,后来参与了一点工作。象刚才大家所说的那样,三个书店在很艰难的条件下,辛苦经营。从三个书店的规模来说,跟现在的书店、出版社不能比。当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坚持工作,做出成绩来,首先由于党的领导,党领导了这三个书店的工作。这里不能不特别想起周恩来同志。恩来同志在抗日时期,在重庆时期,直接领导、直接关心着这三个书店的工作。比如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对这三个书店的工作如何安排,如何疏散、撤退,  相似文献   

15.
孙重明 《出版参考》2012,(27):5-6,8
近十年来,全国近50%的民营实体书店关张,且这一趋势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2011年,国内一些知名书店,风入松、光合作用相继歇业。南京的国有实体书店也因为拆迁和网店的冲击等因素致使网点大幅度减少,为了生存甚至将一些网点和门面出租给其他行业;一些民营书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关门,有的书店老板已经不见了踪影;曾经在全国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16.
新华书店开架售书方便了购买,迎来了众多读者,特别是教育“减负”,学校不统一征订教辅书,店堂大大增加了“看客”。前不久,笔者到过多处门市调查研究,发现不少营业人员轻视书店“看客”,有的还以生硬的态度、难听的语言相待。在店堂里,对于看书时间稍长的顾客发火、说脏话,甚至恶语中伤。这里,我要大声疾呼,同志,你不应该!新华书店开架售书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方便读者,提高书店竞争力,以扩大图书销售。读者既然可以在个体书店、书摊前,自由自在地看书、选书、购书,作为具有几十年光荣传统的图书发行主渠道──新华书店更应…  相似文献   

17.
小县城坐落在杭嘉湖平原上,县城区域不大,仅40万人口,民风淳朴.县里民营书店的兴起比较晚,大约在80年代后期,当时只有零星的几家,屈指可数,直到90年代初期,才迅速发展成一个民营书店群落,1997年44家,1998年攀升到74家,1999年70家,最近三年明显减少,2000-2002年每年都保持在50多家的水准上.从分布区域来看,农村集镇上有20多家,经营面积大都在10平方米左右,个别的在15平方米;县城城区有30多家,经营面积稍大一点,大都在15平方米左右,年年如此,变动不大.但这只是民营书店在文化市场办公室登记办证的数量,与实际营业的数量经常不符,就在1998年民营书店发展最快的那一年,也有20%的书店形同虚设.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书店开开关关无定数,有的一年中只开几个月,有的则常年关门不营业,还有几家书店早已不经营图书,但这些书店都没有向有关部门改变经营范围或注销营业执照,甚至有的书店地址登记有误,任你几遍踏访都找不到.因而,看似50多家书店,实地调查只有40多家,每年都有15%-20%左右的民营书店出现这类情况.  相似文献   

18.
胡愈之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著作家,也是富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是进步文化出版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是我国革命出版事业的主要先驱者之一。我认识胡愈之同志是在我参加生活书店工作之后。1940年春,生活书店桂林分店经理张又新通知我,按照生活书店合作社章程,我已具备入社的条件,并向我说明生活书店合作社是邹韬奋先生采纳胡愈之的意见建立的。还说到胡愈之在建立生活书店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与书店的密切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的“买断承包”是买断库存利润承包的简称。它专指国有书店把备存图书折价归部门柜组承包经营。书店分期收回价款,承包结束存书归承包者,承包期内上交一定利润,进销经营一概自主的一种书店内部经营管理方式。有的承包部门还另建帐簿,自理收付。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在三十年代先后创立于上海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迄今已五十年。出版协会为之举办纪念活动,其原委在陈翰伯同志的开会词里讲得很明白,不再赘述。老作家、出版界的前辈叶圣陶同志在贺信里说得很好:“任何纪念活动都是为了策励将来,今天这个会自非例外。”出席纪念会的许多领导同志的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