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开创中华文化光辉的未来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数字图书馆是 2 1世纪全球文化竞争的焦点之一。中国数字图书馆是高科技的大文化工程 ,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将建成中华文化史资源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资源库、中共党史资源库、中国国情资源库、中国教育资源库、中国图书馆馆藏珍品资源库等近2 0个国家级大型资源库 ,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资源库建构。目前 ,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具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条件 ,经过努力 ,一定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技术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指出信息化离不开数字化,Digital Library不只是数字化图书馆这个狭义的范畴,可广义理解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积极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集成系统研发,并在全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积累经验和形成规范与标准,形成分布在政府机构网站、企业ERP系统、研究机构、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站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是切实可行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章阐述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献信息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同时介绍了海南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地方献数字化建设的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数字图书馆有别于Internet网络技术,是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整序、存储、传输与管理为主要特征,涵盖多个分布式,超大规模,可互操作的异构多媒体资源库群。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互联网上的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我国是从1995年开始跟踪这项技术的,数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项目和工程建设。2000年4月,以文化部为召集单位,由21个国家部委单位组成“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成立了由著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同时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图书馆组建的“中国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依托丰富的馆藏.发挥自身优势.满怀信心,进行数字化的建设,“光耀历史.承载当今.面向未来”。要做好云南地方文献数字这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从云南文献信息资源的实际出发.立足本省,着眼全国,以“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建设目标为指导,以国家高性能的网络环境为平台.以先进的信息论技术、网络技术为手段。加强云南地方文献信息与知识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现代化手段使之形成内容丰富.手段科学、服务快捷的网络平台,为广大读者及课题研究者“揭示报导群书要义.执简驭繁,识别源流,洞悉底蕴,从而达到“以录知书.因书就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中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类型网站中的地方丈献信息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当前提供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主要网站,探讨了互联网中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字化图书馆,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构成单位,以分布式N量文献资源库群为支撑,以多途径智能化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风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将:扣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到四面八方,读者通过上网便可随地查阅各种文献的现代图书  相似文献   

8.
进入电子信息时代,数字化献的大量涌现,给数字化献的版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字化献的版权保护不仅是法律问题,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章就以电子出版物及其版权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青春 《图书馆》2001,(1):79-79
摘自《中国文化报》2 0 0 1年 1月 1 0日1 资源建设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多 ,涉及范围广 ,其主要任务包括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和推行、人才培养等。其中数字资源建设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核心 ,最为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中 ,信息资源已成为继能源之后的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其实质是人类通过创造、搜集、积累、传播而形成的一种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因此 ,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利用率 ,已成为衡…  相似文献   

10.
地方社科院献信息服务。是我国献信息服务事业范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就地方社科院系统献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