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访新花样     
一提起家访,很多学生就会惊慌失措,他们认为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所以总是以一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希望老师尽量不要家访。大多数教师家访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家访的时问,学生的家庭背景,谈话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但这样的家访,有时会流于形式,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一定的负担,教师付出很多,效果却不一定明显。如果改变一下形式,使学生和老师解除误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通讯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还要不要上门家访?怎样家访?这是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对此,笔者所在的合肥市稻香村小学从去年开始,在全较大范围内开展家访活动,目前全校学生中教师家访面已达到80%。根据对家访过程结果的相关调查分析,笔者以为,新时期家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途径,而且应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改进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事实证明家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师、学生、家庭的互动质量,影响学生品格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家访怎样才算成功,才能取得积极效果?这里育以下拙见。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联系家长、联系社会,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家访虽是古老的话题,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大潮中,如何优化家访,搞好家访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家访小贴士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与家长共同探讨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计划来帮辅学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家访都会受到家长的欢迎,以下小细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呼唤家访     
刘晓明 《农村教育》2004,(12):37-38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加入教师队伍的.那个时候.每日早晨安排一个小时的政治学习.白天除了上课教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各样活动.晚上主要是备课和评判作业,除此之外,学校要求各班主任每周要安排一次家访活动。通过一次次家访,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了解加深了.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曾几何时,家访悄然改成了家长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教师眼里,家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无非就是到学生家访问而已。可是,亲爱的老师,您会家访吗?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吗?您了解家访的真正意义吗?您知道家访访什么吗?您知道家访有哪些禁忌吗?您知道一次成功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8.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9.
聚焦家访     
李荣灿 《师道》2009,(3):31-33
家访,是一个值得长期回味、思考与不断探索、更新的话题。面对家访,学生如何看待?有何期望?教师又有何想法或遇到哪些问题?究竟怎样的家访才能赋予教育生命力,达到教育目的呢?请走进“聚焦家访”。  相似文献   

10.
谈谈家访     
王美云 《云南教育》2001,(19):12-12
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深入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班主任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庭的过程。可见家访是维系教师、家庭、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家访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在班级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于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家访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学生在校内表现积极主动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深受师生喜爱在家则表现得自私、懒惰不愿为家人做…  相似文献   

11.
家访之管见     
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沟通的重要渠道。家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做人道理。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家访中,下面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彭丽 《教书育人》2007,(10):62-62
家访的目的是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认识,不能演变成时下流行的一般家访就是告学生的黑状,就是指责家长、推卸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家访的艺术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似乎已渐渐地被人忽视了,但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是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3,(24):11-12
电子家访条件趋向成熟电子家访优势突出传统家访逐渐式微教师、家长双方认可电子家访条件趋向成熟焦点提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家访逐步受到学校的宠爱,成为一种新型的家访形式,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及时沟通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吗?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老师登门家访呢?家长、孩子、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不是再好不过吗?而河南一马姓教师暑期一个月时间骑车万里做家访,遍访全省36个学生,所到之处,受到学生、家长热情欢迎。久违的家访回来了。好心的老师让学生欢喜,让家长激动.也让通过各种途径得此消息的老师、家长、学生深深感动。为何?笔者下面就对这一调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宋亮 《教育》2013,(7):46
"老师来啦!"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老师唐智向家门口走来,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学生、留守儿童房茫向老师打招呼。从2011年6月开始,"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湖北省中小学校展开,4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走入学生家庭,让家访老传统焕发出新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南湖中学教师唐智都会带着成绩册、记录本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探望式""鼓励式""会商式"的家访。家访活动开始一年多后,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唐智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家访拉近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能够换个角度看学生,就像家长看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家访经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别样家访     
陈建军 《师道》2004,(1):31-31
是不是所有的家访都意味着告状?是不是所有的“告状”都会给学生心头留下创伤?家访到底有没有技巧?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也有例外。欧阳从师专毕业后来到一所  相似文献   

18.
学校地处偏远山村,学校和班级召开学生家长会的机会就很少,平时的家校互动主要靠班主任约上几个科任教师走村串户登门家访。自从我们这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后,我这个“老班”就找到了一种“快捷、高效”的家访方式——电话“家访”。  相似文献   

19.
三次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地做好家访,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能否带好班集体。前不久,我在家访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我班来了个插班的女生。这个学生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投老师所好讲话。但是,她生活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全和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她交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家访,和家长一起对她进行教育。第一次我采用预约型家访,让这个女生提前一天告诉家里,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我去家访。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但当我如约而至时,她却在胡同口挡了驾。她告诉我,母亲没在家,家里没人…  相似文献   

20.
家访的科学性八五九农场职教办刘运东,夏晓玲家访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强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有着特殊意义。但有的班主任家访工作还缺乏科学性,因而影响了实际效果。那么,家访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内容的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