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蔡志红 《课外阅读》2010,(12):187-188
人教版语文高二(新课标)的第二单元《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诗歌部分有刘半农诗歌《小农家的暮》,选录了刘半农诗歌《小农家的暮》。诗中白描了暮霭渐浓,农家生活的场景:  相似文献   

2.
周正逵先生主编、人教社出版的《教学指导书》把“暮”与“囚”归为一类,为会意字。笔者觉得此说值得商榷。理由如次:一、“莫”与“暮”是古今字。翻开《说文解字》段注,仅能查到“莫”字,释为“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会意”字。而《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都把“莫”当作“暮”的本字。而且它们都是把“莫”与“暮”从意义上当作同一汉字来解释的。“莫”与“暮”音同义近,当属古今字,即“暮”是由古字“莫”分化出来的今字。这种  相似文献   

3.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读编社区     
季逢暮冬,岁迎新春。一元往复,关爱弥笃。新的一年总会筹划新的目标,新的开端总会寄予新的希望,此刻《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也将开启新的航程。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博览》2012,(13):31-35
我始终相信有一个属于天空左岸的世界,纯粹没有肮脏,简简单单地就在那里存在着。——苗聪评《左岸,魔法兜转》 青春路上,总有些人成为我们奋斗的理由,曾经只是不经意,蓦然回首,那段时光都在那里,散落一地。美好,比忧伤更难抚平吧々暮夏深处,时光永驻。——赵异宝评《暮夏深处没有时光机》  相似文献   

6.
“暮江”、“枫桥”对比读颍上城关三小米山白居易的《暮江吟》和张继的《枫桥夜泊》都是唐诗中吟咏秋夜江景的名篇,流誉千古,有口皆碑。但是仔细一读,就会发现,两者在形象描绘上、情致上、意境上、风格上都各有风韵。同写秋江景,表现手法却不一。《暮江吟》咏唱了江...  相似文献   

7.
《朝云暮月诗文选》是中国西安17岁少年——赴新加坡留学生王中钰公开出版之第一本文学作品集,内容分为诗词、散文、小说、剧本、评论五卷,以另格律词为主,充分展示了作者少年时期中国文学创作风采。  相似文献   

8.
正微博参与#暮以成歌2##暮歌夫妇#话题互动有奖!本期话题:应若在哪家医院被泄露了个人信息?参与方式:1.拍下此连载页带话题#暮以成歌2##暮歌夫妇#@哲思图书@米螺,回答即可!2.连载结束时,将抽取3位幸运读者送作者签名版《暮以成歌2》一本。  相似文献   

9.
赵云龙,1963年出生,黑龙江伊春市人。198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黑龙江省水彩画会秘书长、东北三省水彩画年展评委,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作品有《机声隆隆》、《暮归时斜阳正浓》分别获全国第八届、第九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初雪》获中国首界水彩艺术展铜奖。《北方三月》选入《中国美术全集·水彩卷》,参加1998年中国青年画家提名展。《初春的阳光》获全国第四届水彩画粉画展金奖。《静冬》被深圳美术馆收藏。出版有云《水彩风景技术画…  相似文献   

10.
古诗中“可怜”一词的含义“可怜”一同,在古代有好几种意义。(1)值得怜悯。如“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3)可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百花高楼更可怜”(杜甫《江畔...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暮江吟》与杜牧的《山行》都以秋为题材,都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把秋天的大自然描写得绚丽多彩,都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歌咏,来反映诗人愉悦的心情.但是,仔细比较之后,又觉得这两首诗在选取角度,创造意境,表现手法上,给我们的审美启迪却各不相同.一、选取美的角度不同《暮江吟》的审美角度是佇立江头所见,捕捉的  相似文献   

12.
读罢夏云陶《“暮雨潇潇江上村”引义探疑》(见《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笔者深为其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治学精神所感动,然而,仔细品读该文中“‘暮雨潇潇江上村’是唐五代诗人李涉(曾任太学博士)《井栏砂宿遇夜客》中的一句”,其中“李涉是唐五代诗人”,令笔者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3.
<正>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倏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李商隐《幽居冬暮》  相似文献   

14.
暮歌     
吃饱、喝足、玩够了的小鸟,都唧唧喳喳地飞回爱巢,我们的《一日三餐交响曲之暮歌》也正式开始演奏。  相似文献   

15.
《暮江吟》,顾名思义,用诗歌吟唱暮色中的江景。这首诗的层次分明意境优美作者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小语第九册中的《古诗三首》(白居易的《暮江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赠汪伦》)读了使人感到意味隽永,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欣赏。  相似文献   

17.
暮色中的鹤     
陈红 《少年读者》2009,(4):22-22
乾隆下江南游览名胜风光,有一天夜幕降临时,天边由远而近飞过来一只鹤,乾隆便以《暮鹤》为题让随从的学士们写诗。诗人冯诚修随口吟道:“眺望暮天一鹤飞。”  相似文献   

18.
《暮江吟》:铺开想象是怎样的江景,才让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发出“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二字所包含的那种喜爱、愉悦之情呢?高度凝炼的诗句,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供我们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想象去填充。“铺”展开的想象。诗的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  相似文献   

19.
小语十一册第3课《古诗二首》选的《暮江吟》、《枫桥夜泊》,宛如山水诗中两朵奇葩,光彩夺目。粗看,它们十分相似:都是七言绝句,且都描绘秋夜江天景色。不过,慢嚼细品之余,会发现它们无论在审美、意境、情致等上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一、景色不同审美各异《暮江吟》摄入了两个镜头:夕照奇景和月夜风光。红白渐渐西沉,夕阳余辉铺地而来,使秋天的江面呈现奇光异彩,一部分碧光鳞鳞,一部分红光艳艳,犹如一幅奇丽的锦绣。入夜,新月如弓,放射出淡淡的  相似文献   

20.
谈课堂板书     
一我到一位朋友家去,见上小学五年级的小芳正在做语文作业:抄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暮江吟》。我问小芳:“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知道啊,是‘白记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我记在练习本上了。”我拿过小芳的练习本,见上面写着:《暮江吟》的作者白记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王卫……我看着“白记义、王卫”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