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内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大量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融成一个整体,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相互补充,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呈现的"度",讲求分寸,注重合理性,才能以课堂为核心进行适宜的拓展阅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语文修养,让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载体,是其它语文活动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阅读”上,并借助阅读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应该从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和重视学生参与两个方面入手,让目标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引导,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并通过六个环节层层突破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刘淑祯 《科教文汇》2012,(14):84-84,86
阅读教学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要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然后向课外延伸,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开放式阅读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打破时空限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内获得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自主地运用到语文课外阅读实践,选择适宜丰富的课外读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中充分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对文本的感悟,从而为习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而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阅读能力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学生把课堂作为学习的乐园,阅读教学才更加有效,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才能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发挥着提高人际交流活动的任务,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语文教学应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确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 发挥课堂教育的导向、调控作用,组织课外语文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读所写能力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姚彩萍 《科教文汇》2013,(23):181-182
阅读是小学生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班整体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显示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相似文献   

10.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当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是提高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供学生阅读的内容有限,不能够满足小学生表达、思考、写作等方面的需要。拓展小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就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语文学科。而在语文学科中,"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1]"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时,应多着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训,从而促进小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语文阅读知识,能够学习更多的更加丰富的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语文教师展开教学大多根据各种题型进行讲解,欠缺对阅读文本的深入研究,缺乏对文章情感的品味。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深度阅读进行了探索及实践,从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拓宽其视野。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易菊宝 《科教文汇》2012,(29):95-96
课外阀读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从而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收益。本文着重考察小学语文课外预读的现状,制定出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同时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浅要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从儿童兴趣出发,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活力,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讨论、理解消化知识,为学生打下良好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话语文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迁移能力应用于语文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黄翠玲着重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目标,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和运用迁移规律、以及师生共同发挥课堂的积极性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现阶段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中职学生的思想体系尚未发育完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而失去辨别能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体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职中学生普遍年龄偏小,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一个良好学习时机,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做到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获得分析的能力和思维、想象的能力,将阅读视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人文、道德素养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九年制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是在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遵循语文教育理论中进行的。随着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课改后新的语文教学的探索。一、加强阅读,拓宽阅读渠道,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要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扩大阅读量,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学校图书室让学生开架阅览,班级图书箱向学生适时开放,家中图书橱使学生自由阅读,开设多种阅读渠道,加强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个性化的,教师必须充分重视阅读的作用。关注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