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喜欢自己     
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你们喜欢谁呢?”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要告诉我。有的说喜欢妈妈,有的说喜欢老师,有的说喜欢樱桃小丸子……我笑了。孩子们心里装着那么多喜欢的人,疼爱他们的妈妈、纯真的卡通人物、教导他们的师长……他们感受到了世界那么多的温暖和美好。这时,有一个小女孩把小手举得特别高,连脚都踮了起来,那是班上一个很调皮的女孩。我的目光转到她身上,又移开了。她却忍不住喊了起来:“老师!”我轻轻皱了皱眉,嘴唇抿了抿:“好吧,那你说吧!”“老师,我能写我自己吗?”她那响亮的回答让大家都有些意外,有…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是邢文华给自己定下的最初目标琊文华要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爱,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微笑着,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邢文华爱笑,一张笑脸让她和孩子们没有了距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每一天,邢文华都会让自己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进课堂,漪际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去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们都说邢文华的笑是最美丽灿烂的,在贺卡上,他们写下了:“老师的笑我喜欢”;下课后,他们递上了水把她团团圆住;在日记中他们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邢文华知道了这阳光般的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爱上语文”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几天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们明白朗读的含义,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体验感悟朗读的魅力。学生边看视频边赞叹,他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听的是那样投入,那样痴迷,过去不爱诗歌的,现在也喜欢了诗歌,过去不喜欢作文的,现在也喜欢上了作文,过去不知道读为何物的,也喜欢上了朗读。我们常说语文枯燥乏味,我们常说学生不喜欢语文,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莫让勇 《广西教育》2014,(24):58-59
正笔者曾在桂林市荔浦中学的师生中作调查,了解大家对该校化学老师石秀梅的印象。得到的答案居然十分相似,许多她教过的学生都认为她是个既有气质又有教学智慧的老师。笔者问学生:"石秀梅老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智慧?"有的学生说:"石老师总能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人觉得化学并不高深莫测,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有的学生说:"石老师常让我们自己推导出结论,一节课下来,感觉学到了真知识。"还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上石老师的化学课,因为  相似文献   

5.
大约每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精心讲解课文,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有一些学生不爱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有的在偷看课外书,有的说悄悄话,有的萎靡不振,昏昏欲睡……面对这种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从一个侧面说明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储晖 《教育》2010,(4):40-41
宇轩,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最近让家长头疼的是,这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尤其是作文课。孩子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作文总是让人说假话。今年十一黄金周长假,语文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我的十一假期》的作文,中心思想是帮助别人,通过帮助别人体现自己的价值。很多小朋友都写国庆节帮助老奶奶做好事等。语文老师夸奖了他们的文章,并且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让学生学习。宇轩的文章写的是假期在乡下姑姑家,和姑父钓鱼的快乐时光,被老师认为缺乏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无论文学家、科学家,都充分认识到想象与联想的巨大作用。有人说,想象能力能使一切事物都完整化,甚至也使无限的、无所不包的宇宙变得完整。文学需要想象,而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是以阅读与写作教学为载体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那效果将会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8.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我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三到六年级的819名学生中,有73%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老师天天让大家写生字、抄词语。作业量特别大;课文其实大家都读得懂。可课上被老师那么多问题一问,好像什么都不懂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而数学就不同了:作业少,每道题目只要做一遍就可以了;数学比语文学起来轻松多了,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根本不要再花什么时间……与数学相比,客观现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汗颜:数学每周只有四、五节课,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考试的重心逐渐转向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查。因此语文课上要不要对字词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师会持不同的见解。有的老师认为都是中学生了,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有的老师喜欢留给学生自己在课下解决字词问题;还有的老师只是在课上检查预习环节时,象征性的检测一下写法和词义。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有的老师干脆把字词一项忽略不计,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而今年的期末测试中有一题是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结果有85%的学生很多字都不会写,这一结果足以让老师们反思一下自己的字词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能力是一种能力建构,靠的是大量的、反复的语文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感知、记忆、积累、应用四个方面下功夫,扎实地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诠句、析段、解篇,让学生在“谁持彩练当空舞”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1,(31):31-32
刚上初一没几天的孩子,特希望让身边的人都喜欢自己。希望老师喜欢,时时处处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同学喜欢,大事小事都有绝对的发言权;希望……呵呵,反正希望挺多的!可是有的时候,竟然事与愿违,被别人喜欢没门儿,收获的是……是……别人讨厌自己!唉,命苦啊!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远远的故事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远远自尊心很强,最近,她特别不快乐。原以为自己和班主任关系很铁,远远就一天到晚粘着老师——给老师说自己的故事;向老师要一张照片;猜老师的男朋友帅不帅;甚至,向老师提出要去参加她的婚礼……  相似文献   

12.
与儿童相处的时光是美妙的,童心,引领我在三尺讲台上与他们一起成长。不经意间,他们会给予我感动;很多时候,他们的透明与纯净里折射着真理。而这些,藏在每一个与儿童相处的微小的不起眼的日子里。一堂作文课,我让孩子写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你们喜欢谁呢?”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要告诉我,有的说喜欢妈妈,有的说喜欢老师,有的说喜欢樱桃小丸子……我笑了。孩子们心里装着那么多喜欢的人,疼爱他们的亲人、纯真的卡通人物、教导他们的师长……他们感受到了世界那么多的温暖与美好。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见几位小学生在评论他们的老师,一位小女孩说:“我喜欢听小刘老师讲课,她说话的声音很甜,有点像王雪纯。”另一个小女孩说:“我喜欢李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连批评人时都那样。”另一个小男孩说:“我喜欢张老师,他讲的故事真好听,他好像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听后,感慨颇多。碰巧,这时二年级学生马上要下乡实习,我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个问题作为他们的实习作业,让每人写份关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形象》的调查报告?一个多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我急不可待地打开了来自各乡镇36所小学的53份调查报告。学生有的采用了谈…  相似文献   

14.
开学不久的一天上午,当我信步走进四年级四班教室,打算组织一节社会课活动时,却发现班上有一大半学生正处在极度的伤心之中:有的撅着小嘴在嘟哝着什么,有的紧皱着眉头在使劲摔打着什么,有的趴在课桌上一动不动……我一时搞不清楚个中原由,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报告说:"听说教我们语文的A老师不再来了,同学们非常想念她,所以……"听他这么一说,原本没有进入"情境"的孩子也一下子变得情绪激动起来,跟着"呜呜"地哭出声来.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和一些学生开了一次有关语文教学的座谈会.座谈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看法及见解,结果很让笔者吃惊,对于你喜欢语文这个问题.五位学生,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喜欢语文.但不喜欢上语文课,有两位学生回答一般.其他两位回答无所谓。笔者接着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上语文课,都回答说老师讲的没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陈鑫 《班主任之友》2006,(12):47-47
(一)中午,我走进教室。却见好多学生围在一起乱哄哄地,不知在争论什么。只好询问班长雨雨。雨雨面带怒色对我说:“老师,咱们班男生总说小龙喜欢唐唐,我让唐唐和他们说清,可是唐唐就是不说……”看见雨雨那一脸认真的表情,再巡视了其他学生那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我有点忍俊不禁了,学生看我面带笑意,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说:“我们班的唐唐是个可爱的女孩,有人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们觉得很奇怪吗?”学生面面相觑……我接着说:“难道你们心中没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吗?”有的学生不好意思了……我决定继续下去。我说:“你们有的人不敢承认…  相似文献   

17.
郑婷  施茂枝 《云南教育》2002,(31):34-34
小学语文第三册复习七的口语交际训练是《我说你猜》,要求学生先说一位老师或同学的样子、特点、爱好,再让大家猜一猜他(她)是谁。教学时,必须把握三点:一是根据要求,使学生明白只有说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特长,才能让别人猜出来。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异,引导学生说规范的话,说得大致有条理。三是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口语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一、对比启迪,掌握说法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先说说你们熟悉的某个人的情况,但是不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教学《家》这一课。教师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自由初读后,教师指名让一学生试读,并让其他学生做评价。有的学生说:“他读的声音很响亮”有的学生说:“他的普通话很准确”……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读的很好,因为他脑子里在放电影”。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老师说:“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刘成章写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散文,而这篇独特的散文,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想理解它,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感受"人手. 一、感受节奏的迅猛 我们常说,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但《安塞腰鼓》却不同,它的感人之处更在形式,在于它迅猛的节奏感.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节奏的力量,让他们真正地"忘情了,没命了",沉浸于文章的气势磅礴之中,去领略"骤雨一样……的鼓点""旋风一样……的流苏""乱蛙一样……的脚步";去想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壮美;去聆听"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产生不可言喻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揭丑,你会怎么做?一次,在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有一位学生就给老师出了难题。上课了,徐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这下教室可热闹了,有的说徐老师身材魁梧,有的说徐老师双眼炯炯有神,有的说徐老师和蔼可亲……总之溢美之词越来越多。不料,一个很沉稳的男生说:“徐老师是个秃子。”一言既出,本来欢快的课堂立即冷寂,空气好像凝结了一般。哎,这个要命的小鬼,这可是有数十位老师观摩的公开课呀。这尴尬的场面叫人如何处理?只见徐老师非常平静,面带微笑地说,这个同学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这块“不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