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化一联”是指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一种方法,即历史地图图示化、历史知识地图化、历史地图文字化和比较有关联的历史地图。它是“左图右史”良好学习方法的体现,也是综合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现以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为例,谈谈“三化一联”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一、历史知识地图化对于一些专题性的地图,通过描图的方法,把历史知识融化在地图中,完全凭历史地图的表象来形成历史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概念。如战国时在关中开凿了郑国渠,西汉时又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这些水利工程具体的空间位置,通过描画《秦汉关中主要水利图》,在头…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图中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在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中有所涉及,这些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历史地图有的与教材正文相互印证,有的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延伸和扩展,认真解读历史地图可以挖掘出许多隐性知识。在此,以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为例,其中共有30幅历史地图,在挖掘其隐性知识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测绘简易平面图》《解读地图》两课以后出现的。在前两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平面地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学习了如何在地图上测量并计算实际距离,判定地图方向,在地图上认识各种地理事物,解读地图上的地理信息……这些,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但这部分知识只是平面地理信息,它与地球的真实面目相去甚远。本次教学内容的安排,既可以深化前两课的教学,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为地球运动的学习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同时,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掌握知识、形成科学的空间概念。一、学好历史,首先要充分发挥历史地图这一直观教具的作用历史教材离不开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图中蕴含着各方面的历史信息,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如《唐朝疆域》等;经济上有农作物、工业分布图、运河图,如《唐朝手工业分布图》等;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如《战国形势图》等。读图可帮助学生借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善于使用地图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作用很大。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有较强的直观性,它能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增强记忆效果,发展思维能力。譬如,教学《大洲和大洋》,教学时使用地图,学生就会通过观察地图,对七大洲、四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图素养,《中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研究》认为有四个方面:一是地图知识,二是地图技能,三是地图思维方式,四是地图意识。笔者认为历史地图素养可于四个方面各冠以“历史”,二字。2005年上海历史卷的第32题(图略),是考查学生历史地图素养的一个经典题。  相似文献   

7.
掌握三部分教材的内在联系新编初中中国地理课本包括《准备知识》《全国地理》和《分省地理》三部分。它们是紧密联系着的统一整体。《准备知识》,顾名思义,是为学习后两部分作准备的。它包括地图、地形、大气三章。普通自然地理知识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初一学生学习普通自然地理知识比较困难。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新编课本把难于理解的大部分普通自然地理知识安排在  相似文献   

8.
地图和地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有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附着地理知识的骨架,是学习地理的“望远镜”。故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把图与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绘制地图。不仅使学生会看地图,更主要的是理解和分析地图,并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使学生理解地图的语言”(人教社版《中学地理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地球和地图”知识是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义务大纲”)规定,地球和地图知识仍然是全课程的起始部分。各版教材也都将这部分内容分列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国就出现地图了。例如《管子》一书就讲到地图,据说《孙子兵法》中还附有地图。可惜这些地图后来都失传了。我国传世最早的地图,是现在还保存在西安碑林中的两幅古代石刻地图:《华夷图》和《禹迹图》。它们是南宋时候刘豫阜昌七年刻的。  相似文献   

11.
《西域水道记》是道光年间徐松编纂的水利专书,稿本附图27幅,刻本附图24幅。通过清时期新疆地图、方志和徐松及其周围交游者的著述、书信等文献分析《西域水道记》地图背后所蕴含的编绘理念,主要表现在经世与考据并重的治学观念、大一统的政治内涵、融会中西的思想意识三个方面,展现了嘉道时期新疆方志地图注重归纳总结与吸收西学知识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山海经》地图包括《山经》地图和“海荒经”地图。《山经》地图为山川名物考察图,是调查路线图而非职方图,“海荒经”地图为“全域图”或“四裔图”、“四域图”,似有职方图性质。《山海经》地图图标出自“海荒经”图画,来于实地采风。  相似文献   

13.
李东 《黑河教育》2013,(6):62-6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也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由熟悉地图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4.
略谈地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江苏陈友良描摩《教参》插图,能把课文讲得清晰些。学生的知识阅历毕竟有限,对一些地理位置的概况及其历史嬗变所知无几,学习中自然会遇到这一方面的困难,《教学参考书》上有不少教学参考地图,图文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容易形成空间印象,提...  相似文献   

15.
一、结合《考试说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识“结合《考试说明》”,就是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要点和细则,逐章逐节复习和整理教材知识。“全面”是指既要事无巨细,一览无余,更要突出重点,并做到深入具体地复习。从教材知识来说,要分类掌握以下知识: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世界之最”、“中国第一”的地理事实;具有典型特点、特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重要的社会、经济、环保建设成就等。二、把握学习地理核心能力所在,培养地图技能地图是学习掌握地理的基本工具,其基础知识无非就是方向、比例尺、图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谢春祥 《广西教育》2009,(23):18-19
一、默会知识及其特点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1891-1976)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一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适合于大中学历史教学的系列历史地图在国内已经陆续编绘刊印,但国外新绘的中国历史图籍尚属鲜见.近年,日本平凡社编纂《世界大百科事典》专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41幅,引人注意.这些地图大致可分四类:一、历史政治地图,包括历代疆域沿革和行政区划图22幅。如《西周时代要图》、《前汉州郡国图》等。二、历史军事地图7幅,包括战争形势图和进军路线图。如《太平军进击路线图》、《长征图》等。三、历史经济地图6幅,包括水道图和交通路线图。如《大运河图》、《<大唐西域记>所见玄奘入竺路线图》等。四、历史人文地图6幅,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民族分布图和都城图。如《安阳附近遗迹图》、《宋代都市图》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对历史地图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有哪些功能呢?1.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2.有助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例如,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为什么没能持续发展,进而较早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仔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等图,就可以得出意大利资本主义未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政治方面,封建割据;经济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  相似文献   

19.
吴珊 《考试周刊》2012,(75):20-20
与以往教材相比,2012年人民教百出版社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更丰富,活动可操作性更强.知识更集中全面,学生兴趣更浓厚。本文以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为例,全面对比新版教材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黑板地图”是指教师运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简要地勾画出轮廓,再填写当堂教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直观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黑板地图”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在《社会》课教学中运用时,教师教得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