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近两年,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专刊,被推到了读者面前。专刊的勃兴,是新闻对社会变革呼唤的回应,是报纸寻求适应时代进步的一种选择。 寻觅专刊的演化轨迹,不难发现,专刊与“周末”之间有着特殊缘份。 专刊的第一次繁荣与“周末”的亮相,都在八十年代初期,是那时在思想解放大潮中,报纸加强知识性、趣味性的产物,那时纷纷出现的专刊和“周末”涉猎的内容,大多仍为综合副刊所包含的文化、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报纸中简单的专栏、专刊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报纸的专栏、专刊在内容的单纯划分之外,已经出现以受众的社会属性为基础的划分以及立足于某类受众爱好的划分。各个报社纷纷在这个基础上,力图使报纸专栏、专刊“多元化”,专栏、专刊的内容更加“品牌化”。并且以专栏、专刊的“品牌”为核心,来牢牢锁定目标读者群体,培养目标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当代读者多元化、高容量获取信息的需求,近年来,各报的专刊、专版发展势头很猛。专刊、专版与综合性新闻版相比,具有出版时间、版位相对固定,内容在某一个单方面相对集中、并可独立成章等特点。以《济南日报》近期开辟的专刊为例,有“周未专刊”“文化周刊”“生活周刊”“电脑特刊”“经济周刊”“服务导刊”等,分别为每周一期,每期各自出四个大版,自成体系,给人以报中报之感。这些刊(版)做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  相似文献   

4.
报纸专刊,是我国报纸发展出现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以《经济日报》为例,过去只有“理论周刊”、“今日视点”、“汽车天地周刊”、“信息时空周刊”、“证券周刊”、“财金报道”等,持之以恒的也不过10种左右。2002年一下推出“中国人居”、“中华儒商”、“品质平台周刊”、“环球财富”、“县域经济周刊”、“开发导报”、“城市纵横”、“企业发展专刊”等,超过了以往所开办的总量,使报纸显得更有特色。专刊现象,可以说源于周末版,发展于报纸的扩版,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报纸专刊———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回顾一下过去…  相似文献   

5.
向明 《青年记者》2004,(12):21-21
这几年,报纸最大的变化是专版多、专刊多,像电脑、旅游、通讯产品、房地产、汽车.证券等专刊,不仅内容高度趋同,还时常有貌似“新闻”的东西出现,它们要么是企业的“新闻发布稿”,要么是企业或老总专访,要么是产品及厂商的最新推介……更有甚,一些报纸还将整个版面“承包”出去,服务专刊变成了广告专版,专刊部、专版部变成了广告部(或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6.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媒体中,没有哪个版面或专刊,会像“读书”专刊那样,离出版行业如此之近。本文结合多年从事读书专刊工作的经验,从图书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出发,论述读书专刊编辑在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图书过度“炒作”现象,为读者提供权威、公正、及时、可读的主流图书信息中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围绕创建陕西省一级报纸的奋斗目标,按照我社“党报性质、晚报风格、大报气魄、咸阳特色”的办报方针,在开办的“生活”专刊和“文摘”专刊稿件编排中,紧紧围绕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的广大群众关注的,并对于干部群众具体工作、生活有指导性、服务性的新闻事件、社会新闻和新政策,并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日常生活,精心组织稿件,精以策划版面,打造“精品工程”,以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努力使报纸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生活”专刊和“文摘”专刊开办之初,我们…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的专刊,笔者结合台州日报专刊的办报实践,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专、广、近、活四字。专——专刊必须坚持的属性专刊作为当地党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以及板块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取舍、标题制作、版式风格等各方面,要同这张报纸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要体现报纸的办报宗旨、思想和风格。但它在内容、形式方面,又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专”字。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形式一旦产生,就有相对稳固性,副刊也如此。它出现后,被世人公认,这种“公认”就是稳固性的表现。尽管现在专刊已“自立门户”,但毕竟她是从副刊襁褓中长大的,人们习惯上还是喜欢把专刊称之为副刊,这是一种思维定势。 专刊与副刊藕断丝连是一种客观实在,人们把专刊与副刊相提并论的思维定势,也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存在的东西不一定合理,不合理的东西,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报纸服务功能的拓展,生活专刊已成为平面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阵地,竭力经营好这个板块已成为报纸总编辑的共识。但纵观各媒体生活专刊的发展和走向,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或从互联网上“荡”.或从生活杂志上“拿”,或照着别人的样子“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仅没有抓住读者,甚至成为“垃圾”版面,有违服务初衷。因此,时下如何把生活专刊做得有特色、有品位。是摆在平面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黑龙江日报》创办了“未成年”专刊。这是全国省级党报中首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版。为了办好这个专刊,我们专版的全体采编人员共同努力,想方设法贴近读者,运用多种编辑手段提高版面质量。笔者现就“未成年”专刊如何做好贴近性文章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专刊必须专办王庭僚有位老报人说:“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此话言之有理。就拿政府机关报深圳商报来说,对开四版时,有12个专刊,发展到每天12版时,专版和专刊又增加到25个。从世界看,报纸的多版面、多专刊早已成为必然趋势。我统计过今年9月22日香港《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档案》2007,(3):55-55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于2007年8月出版专刊,截稿日期为7月10日。专刊主题为“电子文件管理”、“新时期的档案利用与档案服务”。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在4000字以内。论文务必在内文显著位置上注明“专刊”字样,并详细注明作者的联系地址、邮编、电话。文章最好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本刊,在邮件“主题”栏中标注“专刊稿件”,并使用WORD格式以“附件”形式发送。书面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专刊”字样。  相似文献   

15.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于2007年8月出版专刊,截稿日期为7月10日。专刊主题为“电子文件管理”、“新时期的档案利用与档案服务”。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在4000字以内。论文务必在内文显著位置上注明“专刊”字样,并详细注明作者的联系地址、邮编、电话。文章最好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本刊,在邮件“主题”栏中标注“专刊稿件”,并使用WORD格式以“附件”形式发送。书面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专刊”字样。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至矿专”中求活、“活”中求新.提高专刊宣传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专”方面探新路.做文章。亮响“品牌”设好专栏一张报纸的专栏.如同一个产品的品牌。专刊.要真正体现出”专”的持色.专栏设计尤为重要。专栏,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而且在专刊宣传内容和整体版面布局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诈用。设计好专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继承和出新的关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些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在各类专刊中开设了不少富有鲜明特色的专栏,叫响了“品牌”,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专栏、栏目应该…  相似文献   

17.
张凤丽 《编辑学报》2017,29(5):482-485
专刊(专栏)出版是科技期刊扩充稿源、提升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应用生态学报》纪念专刊、会议专刊和自主专刊出版为例,从选题策划与组稿策略、稿源、刊发周期、学术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3种不同类型选题专刊(专栏)出版的“优点”和“忧点”.认为:纪念专刊要抓住契机、会议专刊要慎重选择题目、自主专刊需注重审稿环节;期刊编辑部须根据刊物特点和选题类型,制订科学、周密的选题计划,以增强专刊(专栏)出版的效果,扩大期刊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所谓“卖点”,是产品在出售自己时提供给购买者的理由。事实上,报业参与竞争、吸引受众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自身“卖点”的过程。同样道理,如果你要读者从越来越厚的新闻纸中,选择阅读你的专刊,你也要提供给他一个理由,这也就是专刊的“卖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而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  相似文献   

20.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办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的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希望能通过本文的回顾和总结,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