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一般政治理论认为.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发育,因此,这对于中国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市民社会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以摩塞框架对唐山市妇女信访代理进行个案分析的过程进行反思,肯定了社会性别框架的实用性.但是,如果只在项目中关注性别问题而不能将其融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宏观思考的话,此社会性别分析就失去了最有价值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项目陷阱".援引这一思路,文章最后结合项目提出了性别主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趋势,而"枫桥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化解基层矛盾并取得成功的典范。通过对"富有基层特色的纠纷解决方式"剖析,深入把握"枫桥经验"的精髓,建构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是一个舶来品,英文是Civi Society。它的翻译大约有三种,除了市民社会,还有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本文讨论我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国家是否能够建构起市民社会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假设是:我国能够建构起市民社会。为了论证这个观点,首先阐释市民社会的概念与基本理论,然后探讨市民社会理论在我国运用的效度问题,最后着重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文化多元化与意识形态淡化及公民文化的建设、依法治国的实施和第三部门的发展五个方面展开对我国市民建构可能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把市民社会归属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具有独创性和丰富的内涵,在立足于国际革命运动史的实际形势下,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深刻阐述,强调其对政治社会的重要性,与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所不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反思与探究,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亦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冲击着我国的法学研究,市民社会概念之演变表明它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又可以作为民商法学研究中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概念即仅指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现代市民社会的法治蕴涵主要体现在: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公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属于市民;意思自治是依法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它推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达,并形成中国法治的天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制约政治权力因素,但其与政治国家又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真正的法治社会应是二者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当前有关司法权介入体育内部纠纷的界限在立法、司法中存在模糊化认识问题,导致体育内部纠纷当事人在寻求司法救济时存在障碍,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解释。作为体育自治权之来源的契约论在解释司法权介入体育内部纠纷之界限的问题上存在瑕疵,日本的“部分社会”理论对于我国论证司法权与体育自治之间的关系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对日本相关案例的分析,得出司法对体育内部纠纷的二阶段审查模式,重点在于审查体育内部纠纷是否对当事人之一般市民法权利造成重大影响。基于契约论与“部分社会”理论的要求,构建出适合我国司法现状的用以判断司法权是否需要介入体育内部纠纷解决的理论框架,司法机关首先应判断体育内部纠纷是否具备法律上的意义,其次对团体自治行为是否超出了成员“默示同意”的范畴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8.
从一些哲学观点来思考"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以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契约的角度说明其重要性。在合理引导"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的思考中,结合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合理的"利己主义"的批判思考解决市民个体觉醒中所具有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探究法律在合理引导中的运...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区体育的定位与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首先从社会转型期这一大的社会背景入手,逐步深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结构变化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分析社区体育在解决相关矛盾中的积极作用,肯定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法及民间法在解决纠纷中各自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社会既有着乡土本色的底蕴,又有着法制化的内涵.在其纠纷的解决中虽然民间法的作用仍然功不可没,但是国家法日益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国家法强调人们和平共存、相安无事,民间法则要求人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国家法可以通过民间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唯一定期举办全国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国家。在世界因种族人权问题纠纷不断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作用。选取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它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为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运动会和进一步提升其社会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出现的极富原创性与洞见性的思想概念.它为法的规范、道德要求与家庭伦理得以现实化提供场所,也为"伦理国家"得以实现提供共同体与主体基础.考察"市民社会"概念的内部构成,它包含导致个体原子化的可能性,也蕴含着在经济交往与公共生活中显扬社会自由、重建共同体伦理的保障.这些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新农保试点是我国农民养老方式历史性变迁的新起点,对于消除臣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社会服务均等化,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促进养老模式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必须廓清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的边界,促进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化,实现家庭养老与制度养老的互补,促进各地农保与全国农保政策的统一,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发达的国家,人的自主参与、管理自己的群体将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发展的框架下,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除探讨社会机制的改革外,城市作为商品经济发达的主体承载者,越来越需要一个社会体系整合,进而发挥它本身的作用。由此,我们必须对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结构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要求.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来说,不断拓展其职能,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应有之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在转型发展之际,以学习型城市创建为契机,拓展其职能,积极建设成区域性市民学习中心、市民学习资源统筹建设中心、市民学习研究中心、市民学习指导中心.这既符合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又是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社会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参与社会管理、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参与管理及公益意识淡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内部问题和注册登记困难、公益产权不清晰、财税优惠制度不完善的外部问题,为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提出通过推动登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资助、重视品牌塑造等方式,解决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的合法性、资金来源、社会服务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体育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牺牲自己哲学思维的方式进入社会批判领域,其理论思路给人们带来了表达自我的机会.这种表达会引导个人成为随社会整体而运动的一个机械组成部分,融解并完全渗入社会.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权力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解决纠纷、社会控制、造法等多种动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体制环境中,法院所表现出的功能形态并非完全相同.西方意义上的法院通过解决纠纷为龙头,实现其多重功能.深受传统影响的中国法院在社会转型时期遭遇若干尴尬.欲矫正法院功能紊乱的现状,必须对法院之功能进行应然和实然的分析并寻求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之间并非一种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外在关系,而是一种相机互通、互逆互动、内在统一的辩证同构关系.现代社会,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市民社会本身的发育,都离不开政治国家的促进、保障作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就是市民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脱离一方而片面强调另一方,只能是一种学理上的抽象.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是在西欧封建社会的特有社会结构中,以自由人为主体的工商业经济关系得以独立发展,并成为城市社区经济基础的结果。这一社会共同体虽然寄生于封建体系之内,但它始终游离于封建的主体体制之外,具有自己的内在品格。同时,它为近代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诸多基本的社会因素和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