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母婴世界》2010,(10):114-115
Abdul Muiz Shahid 5岁巴基斯坦孩子的世界是很有秩序的,画中排得很整齐的花,甚至连花的样子和颜色都差不多。不要批评孩子没有想象力,你看那三只蝴蝶,每一只的颜色都不一样呢。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不要让他们按照"大人"的想法去画画。  相似文献   

2.
一、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 活泼、爱动、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和老师,特别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有调皮行为就严加批评,甚至经常用“好”与“坏”去评价孩子。我认为用“坏”这个词去评价一个孩子,有欠妥当,这样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真实,每个孩子都有地闪光的一面,不要因一两次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只看孩子的缺点,大加斥责,而忽视了他们的可爱可取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孩子给予热情的…  相似文献   

3.
我实在不愿意责备孩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太短了,一颗心那么小、那么嫩、那么纯,而世界是这样大、这样复杂、这样色彩斑斓,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判断错误、决策偏颇、反应失当呢?有许多许多事,经验会慢慢教会他,不用责备。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在责备声中长大,因为我知道,那样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胆怯、畏首畏尾,处处看人的眼色行事,还谈得上什么创造、竞争、发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切靠孩子自己去经验体  相似文献   

4.
不可否认,在现实中有些孩子的发展较一般孩子略显滞后,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一、要多给予正面鼓励和表扬。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闪光点”,要从发现他们的优点入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二、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要特别注意不要用“笨蛋”、“你真没治了”等语言。即使发现他们有某些缺点,也要用暗示的方法,以避免对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三、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鼓励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  相似文献   

5.
孩子自有他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可以有所 “期待”,但不必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你可以有所“扶正”,但不必用成人的思维去“匡正”他们。因为孩子自有聪明,我们不要自作聪明,要能够蹲下来看孩子,要成为孩子的“共同遭遇者”。 请品读《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摘自《成才导报》):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的一天,王格庄镇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爬上中心幼儿园的大铁门玩耍,谁料铁门无情,将小孩童挤轧成重伤……每年因意外事故伤亡的儿童不计其数,他们实乃无辜!不要抱怨孩子不懂事,孩子的不幸应从成人的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7.
一、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活泼、爱动、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和老师,特别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有调皮行为就严加批评,甚至经常用“好”与“坏”去评价孩子。我认为用“坏”这个词去评价一个孩子,有欠妥当,这样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其实,每个孩子部有他闪光的一面,不要因一两次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8.
请诗入梦来     
<正>儿童诗有助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意识。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看来总是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其实这正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远去的童心,当初大家看了可笑,但长大后又拼命想去追回。当孩子说他想脚踩祥云去寻悟空时,千万不要只塞给他一个枕头,让他去做梦,记得在他醒来的时候给他一支笔,让他画出他的梦,用最短的文字勾勒自己的思绪,相信这就是最美的诗。所以,不应该把诗歌写作放逐出小学生写作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请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外面的世界才会更精彩,教育的空间才会更广阔。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站着和孩子说话,这样会不平等。”蹲下来,和孩子同等高度,与孩子一起去看世界。这样,不仅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更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孩子们生动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欣赏的眼光能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那么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作为老师,我们应怎样支持他们,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们。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和交往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时注意倾听孩子在说什么,耐心观察孩子们在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其次,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答案呈现给他们,应给孩子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11.
音有的孩子,当他们看到欢蹦乱跳的小鸡突然死去的时侯,会难过极了。他们会伤心地大哭起来,甚至会十分认真地为小鸡举行一个隆重严肃的葬礼。还有一个孩子,她的小鱼死了。她难过地把它埋葬,甚至在墓前还立了一个墓碑,自己每天要到那里去行礼、默哀……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漠不关心,更不要有丝毫的讥笑的表示,而应该尊重孩子这种感情,对他们的这些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这时你尊重的是孩子的自主决定,理解的是孩子的爱的感情,支持的是孩子的带有雏形性质的高尚行为。同情心,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是许多高尚情感的基…  相似文献   

12.
在父母心里,孩子是永远不会长大的。然而他们怎么抵得住时间的流逝?儿子会高大健硕,女儿会亭亭玉立,他们会想要去看更高远的天空。然而,不管是为了怎样美丽的景致都不要忘却身后关切的目光,不管有多么骄傲的理由都不要推开爸妈的手。自由是诱人的,但是有根的自由才让人安心。而亲情,便是那条永恒的根。  相似文献   

13.
信任孩子就是信任未来前段日子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我突然想到,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大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  相似文献   

14.
"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烦恼?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我们做家长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摘下来给他们,他们还烦恼什么呢?"在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总是"年幼不知愁滋味"的,可是,在我们小朋友的心目中,却有着数不清的烦恼:没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妈妈总让我吃我不喜欢的东西;妈妈又加班了,又不能给我讲故事了……我们的小孩,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到孤单,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觉缺少爱,他们也有着许多我们未曾想到过的"烦恼",就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们心目中的烦恼与忧愁吧!  相似文献   

15.
白秀明 《考试周刊》2015,(21):119-120
<正>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并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学体会。1.深入孩子的内心备教材意大利的马拉古兹在一首诗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存在的世界,他们有时的想法会令你觉得不可思议。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他们的不可思  相似文献   

16.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聊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多与幼儿聊天,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思想动态,是随机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老师用智慧去解读。我们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和他们融成一片。和孩子聊天,会让你获得许多快乐和感悟,也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哪个孩子没有在襁褓中听过妈妈的摇篮曲?哪个孩子没有在牙牙学语时,听过妈妈唱的童谣?虽然他们还不会言语,但已经懂得了妈妈用音符表达的爱抚,学会了从音乐中去想象,去了解世界。然而,孩子刚刚会说话,动听的音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叽叽喳喳的言语。孩子还没来得及感受丰富的音乐世界,音乐就悄然逝去。“不能让孩子的听觉变得迟钝,要让孩子在捕捉音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的邵黎柳老师从粗心妈妈手中接过这些孩子时,就断然下了决心。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天性是纯真、美好的,他们具有对美的敏感性和质朴性。孩子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声音感知世界。从母腹中出生以后,他会通过色彩、形状去观察世界。以后,他还会通过语言去理解世界,并通过游戏和运动与世界接近,融为一体。艺术教育的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是一项艺术教育的系统工程,它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殊规律,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寓教育于游戏中喜欢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可以认识学习新事物,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起玩耍时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在无意识当中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能。"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去游戏,千万不要把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