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军队的建设与管理在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进行军队的管理,就需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依法从严在军队的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要实现军队的正规化、制度化管理,就需要全面落实依法从严。1.依法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在军队管理中,依法从严治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强军之基的重要作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习主席创建的强军目标,要使得这一目标得到实现,就要对以下三点进行  相似文献   

2.
明朝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练兵治军思想:重视兵丁素质的选拔,注重发展优势武器,通过编制体制改革建设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练兵以练气为主.戚继光练兵治军思想及抗倭斗争启示我们,在海防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以加强海军现代综合作战能力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管子>一书内容驳杂,思想丰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后人对此论述已非常精到,故在此不再述赘.此文主要从交叉学科(伦理学-法学)的角度来考察<管子>的法制思想,以探寻其法制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从而寻找到<管子>法制思想的合理内核——人本性的回归,即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4.
《尉缭子》一书包含丰富的国防思想与军队建设思想.在军队建设方面,尉缭认为军事建设应服务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要与经济和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尉缭设定了具体明确的训练标准,确定了具体的训练内容,有细化的训练方法,规定了严格的训练纪律,体现了尉缭重视实践的思想特色.在军事后勤方面,尉缭认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的后勤能力,因此要量国力而定征战.在军事装备方面,尉缭认为军事装备是军事活动的重要保障,先进的军队应重视发展装备.在军事人才建设方面,尉缭认为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才的结构配置要合理,并要通过多种渠道选拔人才.在军事制度方面,尉缭认为军制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内容务须详明,并要做到令行禁止.在军事管理方面,尉缭认为民生是一切军事活动的最终目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军事活动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军队的精神力量.在军事组织编制方面,尉缭认为军队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在战场建设方面,尉缭认为战场建设是国家防御的重要依托,要做好动态的战场建设.《尉缭子》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是中国历代治国治军、安民兴邦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管子>率先尚法、重法,立法的指导思想,法礼结合等角度,对<管子>中法学特点做一些探讨.立足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管子>法学理论方面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重点考察其率先"尚法"的历史成因、立法的思想原则、法礼关系,进而挖掘其对于今天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是现代人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社会长久地健康发展.而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早已大量存在,其中又以<管子>一书最具代表性.<管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可以说是古代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成功典范,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对孙武创作<孙子兵法>持怀疑态度,也对<孙子兵法>一些兵学理念持批评的态度,但他并未因此否定<孙子兵法>固有的兵学价值.朱元璋汲取孙子兵学思想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朱元璋评判<孙子兵法>作者,明显受时代的影响.他对<孙子兵法>的个人情结,显然受他身边爱好<孙子兵法>侍臣们的影响.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在治军与实战之上,这些层面都折射出朱元璋本人对<孙子兵法>兵学精髓思想的借鉴与应用.因此,<孙子兵法>是朱元璋军事思想成长的重要养分.  相似文献   

8.
把提高青年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强化育人铸魂功能,是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色.军队院校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要从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从讲清国防与军队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承担的神圣职责、深刻认识我军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建军治军经验、从人民军队发展成长的奋斗历程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针对学员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释疑解惑等四个方面突出军队特色.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有效提升该课程教学的育人铸魂功能.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充分肯定了精妙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无和因循思想是<管子>四篇中的重要范畴."虚无"指使内心保持空、虚的状态,"因循"指做事有所遵循和依从.二者构成一个有内在张力的统一体,是先秦道家为君主设计的一种内心修养方法.<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代表了道家暨黄老学派对修养、行为及其关系的看法,对它的探讨对于认识道家暨黄老学派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