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邮票博物馆召开了邮票鉴定工作会议,会上聘请了19位鉴定专家,并颁发了聘书。借参加会议之际,笔者采访了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邮票鉴定室主任朱熠。  相似文献   

2.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对中国邮票博物馆的鉴定场所、设备、人员的构成和鉴定方法及程序都进行了详尽的了解与实地考察。日前已对中国邮票博物馆的司法鉴定资格给予了认定。这就意味中国邮票博物馆不仅具有国家邮政局所赋予的邮票鉴定的政府职能,同时也具有了司法鉴定的资格。邮票的司法鉴定为维护邮票市场的经济发展和保证集邮活动的正常开展,加强对中国邮票的法律保护,维护国家的邮政权益,都具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对于中国邮票博物馆来说更是一个喜庆的季节。2002年10中旬,中国邮票博物馆喜迁新址。新落成的邮票博物馆位于北京黄金地带的建国门内,它与长安大戏院毗邻而立,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中国邮票博物馆彻底改变了过去局促窘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票博物馆是汇集我国邮票及相关文献的收藏、研究、交流、展示于一身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收藏了清代、民国时期、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邮票资料和相关档案,新中国成立后邮资票品的原图、原版、样票及发行档案和相关文献。另外,还保存了中国与万国邮政联盟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换的邮票。馆藏总量30多万种,上亿枚邮票,其中包括大量的珍品和文物。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8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邮票一套,并在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首发仪式,“正义的凯歌”专题邮票展览也同时在邮票博物馆开幕。这次邮展通过邮票、邮品、邮票设计原图和文物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受北京奥组委的委托,国家邮政局文史中心、中国邮票博物馆主办的《奥运风采》邮票展览于2004年6月24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开幕。中国邮票博物馆从馆内所收藏的数万种外邮中,遴选出部分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的邮票,精心编辑制作了《奥运风采》专题。邮集收录了世界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枚奥运题材的邮票。通过展览人们可以在方寸之中一览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票博物馆是我国唯一集收藏和利用邮票进行邮票研究及交流的国家级博物馆。1984年9月成立邮票博物馆筹备处,1985年7月正式建馆。中国邮票博物馆新址于2002年6月竣工,相关藏品10月迁入新馆。新馆有宽敞的展厅和观众活动区,馆内另设有500平方米的报告厅和珍宝馆。藏品库面积比旧馆增加了四倍,恒温恒湿的温度及现代化防盗  相似文献   

8.
信息     
《集邮博览》2010,(6):5-6
邮票博物馆举办《票中票专题邮票展览》本刊讯为纪念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票中票专题邮票展览》于2010年4月28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两部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票中票馆藏集萃》和《黑便士与罗兰·希尔——汪建熙个人收藏展》。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5日,邮票鉴定工作会议在国家邮政局文史中心召开。大会期间向14名鉴定专家颁发了聘书。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朱熠在会上介绍了近三年的邮票鉴定情况。据了解,2004年4月,中国邮票博物馆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它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邮票司法鉴定机构。近年来该机构承接了20多项司法鉴定任  相似文献   

10.
受宋庆龄基金会的邀请,中国邮票博物馆珍藏的J133《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原图参加了“华夏情——名人名家书画展”在北京、台湾、澳门三地的巡回展。中国邮票博物馆参展的《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原图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的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2010,(4):4-4
为了系统地记录中国邮票设计、印刷艺术成就,再现邮票设计师的风采,本刊将与中国邮票博物馆合作编辑出版一期增刊(上下册)。内容涉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邮政业内所有邮票设计师的代表作和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国家邮政局与印度驻华使馆于2004年10月28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共同举办中印邮票展览。这次展出的邮票共90框,其中中国邮票近500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22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成为行业龙头博物馆,标志着我国有了国家级邮政邮票专业博物馆。2007年8月22日,《集邮博览》杂志复刊,拥有25年历史的邮刊重获新生,成为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国第一本全彩邮刊。  相似文献   

14.
信息     
《集邮博览》2012,(5):92-93
中国邮展首次亮相邮票故乡本刊讯2012年4月16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中国邮票首次在邮票的故乡英国伦敦展出。在伦敦德文郡街(DevinCounty Street)41号,中国邮票博物馆携38框新中国邮票,孙蒋涛携五框海关大龙邮票、丁劲松的代表赵岳携五框中国1897年红印花加盖邮票共同亮相于英国皇家邮学会会所,为这个成立于  相似文献   

15.
雨墨 《收藏界》2012,(5):120
首批推出的《中国邮票全集(19$5一2010)》在中国邮票博物馆止式发行【《中国邮票全集》将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发行和未发行的邮票实物,全部收集整理按年代没计分批推出。全集计划按年代由近及远分别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1985--2010、1974-1984, 1967-1973, l966-1949",总计h0余册。全集将包含所有新中国珍邮,其中"大一片红"、"小一片红"、"蓝军邮"等邮票目前市场价值已经达到数百万元。]将结集发行创多项之最近日记者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项整理收藏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邮票品种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在第十六届亚洲国际邮展上,中国邮票博物馆展出了30个框精心制作的展品。同时还设专柜展示了珍贵文物《大清国邮政邮票设计图稿册》的内页一件,此件文物的展出定会引起了诸多资深集邮家们的青睐。《大清国邮政邮票设计图稿册》是邮票博物馆所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第二期封面刊出"胶东一届参议会纪念"免资信封。中国邮票博物馆的这件藏品,随着《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目录》的出版,作为"附录",于1988年在集邮界露面。当时,立即引起了集邮家的关注。两年之后,它被收进《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解放区卷)》,再次公诸邮坛。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08,(2):11-11
2007年11月,张憧升先生通过刘广实先生联系到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将其编著的《中国邮戳史》《中国邮戳目录》《中国邮资考证》《台湾邮票邮戳邮资史》《楷体铅字活版加盖新台币票》等共计18册著作,以及多年搜集整理的1956年至1962年"台湾邮资(港澳及国际部分)"实物资料一并捐献给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4,(6):6-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62号《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北京市司法局于4月2日批准授予中国邮票博物馆邮票鉴定室司法鉴定资格,其业务范围是邮票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20.
张健 《集邮博览》2010,(1):56-58
一座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通过它所收藏的对象——文物记录历史;邮票涉及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样是记录历史,博物馆用实物来表现,邮票用文字和图案将它浓缩于方寸之地;邮票是博物馆所藏内容之一,博物馆的文物又构成了邮票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