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谓的法制电视深度报道,除了具有法制电视新闻所要求的一切特性之外,它跟正常意义上的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和背景信息,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新闻+背景”或“新闻+新闻”。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纷纷涌现和法制类节目的走势红火,法制电视各种节目形态中“深度报道”在省级卫视和地方台颇受青睐。然而,深度报道这类法制电视节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颇值得大家深思。一、问题首先,选题缺乏斟酌,新闻价值有待提高。一些电视法制深度报道的选题并没有完全尊重新闻价值原则,即按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纪实性、趣…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历来是电视媒体的优势节目,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其平民化选题、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诉求的报道方式,迅速圈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媒体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受众的新闻接收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的海量化新媒体新闻在民生新闻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分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观众群体,使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民生新闻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创新改变,积极融入新媒体,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华颖 《视听界》2014,(3):102-103
一、去琐碎化,变小民生为大民生民生新闻要贴近受众、服务百姓,"百姓事,无小事"。于是,接受百姓投诉、反映问题以及对普通市民生活场景的记录便成为主要报道题材。一些民生新闻栏目成了百姓生活垃圾、停水停电、消费纠纷等诉求的代言人,新闻报道往往片面还原一些琐碎事实,平庸的题材大大弱化了新闻应有的价值,节目内容也就随之变得市井琐碎。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视深度报道方式已经在各大电视台普及,并且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有些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由于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大道理、空道理多,现场拍摄的图像少,新闻信息量贫乏,深度报道的深透性大打折扣,一些本来很不错的报道题材因为无深透性而丧失了它的报道分量和引导力量。因此,电视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以其快捷民本的风格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喜爱.电视民生新闻要想持续发展,其编导在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还应在节目的编排方式,加强深度报道,突出地域特色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姓愿意关注,喜欢关注的一种新闻报道。但是多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由于把握不好报道方式,很多好的新闻线索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也造成了地方民生新闻只报道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报道的现状。民生新闻容易触及到矛盾一方利益,所以把握不好就会出岔子,致使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报道的量不足,群众对这些媒体失去信心。一、要注重民生新闻的挖掘地方电视台应该以民生新闻报道为主,因为地方电视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以其内容贴近生活、表达方式自然亲切在电视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在日后的节目制作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选题雷同、表现方式陈旧的尴尬.民生新闻走到今天,势必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的重点民生新闻栏目<现场>为分析对象,梳理九年来该栏目的发展和定位,从中探寻未来民生新闻在选题、节目制作等方面应遵循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业界,学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它下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新闻题材说"、"节目形态说"、"传播对象说"、"价值取向说"四种。"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9.
刘晓阳 《声屏世界》2008,(11):55-55
纵观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些电视媒体为片面追求新闻的“贴近”和“好看”,忽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和引导功能。一些民生节目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简单的就事论事,忽视了对事件本质的挖掘与理性剖析:还有一些民生节目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故事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蔺 《当代传播》2005,(4):106-107
在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报道如果和“故事”这两个字眼扯上关系,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必定会受到质疑。但近年来,“新闻故事化”成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在电视新闻界,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深度报道节目制作的一个方向。纵观荧屏,近年来成为收视热点、业界焦点的新闻节目.无一不把“故事性”摆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民生为新闻媒体创造了更多的素材,报道资料显得更加繁多,这也造成了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忽略了很多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问题,而且,还有些问题的出现有待解决。本文针对民生新闻报道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二、当前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一)内容深度不够,节目同质化严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有关限制娱乐性节目政策的实施,2012年我国新闻媒体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不少新闻媒体在原有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娱乐化的元素,从而使我国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 这种娱乐化不仅仅表现在新闻报道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一些电视台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视性,邀请一些长期主持娱乐类节目的嘉宾担任新闻播音员,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台直接将喜剧明星请进演播室,直接参与新闻节目的制作.许多电视台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刻意地增加冲突性的元素,从而使节目呈现出戏剧化的效果.这种以说新闻、评新闻为表现形式的新闻节目,从表面上看,丰富了新闻的表述方式,但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包装之下继续制作娱乐性节目.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崛起,电视的传统媒介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同时,民生新闻的爆炸性增长,也使得节目市场在表现形式、选题素材上日益趋同,加剧了电视新闻收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受众文化程度、欣赏能力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新闻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将新闻报道策划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加以利用,方能化被动为主动,突围而出。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以群众发展的角度存在的,以民生为本、反映民意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无论是从新闻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都更加贴近百姓,因而很受群众的欢迎。民生新闻作为各地方台每天的主流节目,报道的新闻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但是同时也应注意新闻报道的深度和高度,在贴近群众的同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生"概念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选题和策划编排上都有了新的价值标准.要使栏目真正成为受众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人民衣食住行的窗口,办出特色,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树立大民生观念,通过灵活丰富的编排形式给百姓话语权,在体现民情民意的同时重视新闻的深度和节目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洪炜 《东南传播》2016,(11):32-33
民生新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电视维权,电视调解,电视帮忙节目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维权节目,因为有情节、有矛盾、有冲突,并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和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纠纷,因此成为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热点。同时,电视维权也会陷入不够客观,太过琐碎的误区。因此,做好选题关,重视平衡采访,是做好新时期维权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主持人都把如何生动地告诉观众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毕生的工作和追求。作为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自然也不例外,在调查新闻真相的基础上,如何绘声绘色地讲个故事,也是节目所倡导的。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界比较著名的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都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故事性手法。例如,在《新闻调查》开播初期,有过这样的定位口号:“三性”,即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一个《新闻调查》的选题,应该同时具备这“三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媒体市场的竞争态势不断加剧,许多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改进和探索节目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在新闻节目的探索中,一些优秀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不断涌现,特别是当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深度新闻报道节目深入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通过广泛的调研和采访详细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寻找新闻事件现象背后的原因,实现深度新闻报道节目的传播价值。在深度新闻报道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不容忽视。记者型主持人在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挖掘新闻止于表层、节目流于世俗、同质化竞争严重、栏目风格单一等问题,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空间,在民生新闻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在新闻品位上进行提升,致力于栏目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电视报道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现场采访报道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的新闻电视节目上,现场采访报道不仅更直观的凸显了电视报道的形象,而且进一步的发挥了电视报道的实时性这一特点。同时电视新闻进行现场报道在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报道新闻的真实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对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镜记者在对新闻进行现场报到时,与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新闻事件的连接,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演播厅所播出的新闻画面。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需要敏锐地捕捉新闻的细节以及生动的讲述新闻发生的全过程等。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的报道分析了出镜记者所需具备的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