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个生造词“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1)《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2)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3)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一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4)新诗教学三步曲——我教《致橡树》(《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标题),(5)语段压缩三步曲(《中学语文》2000年第12期标题),(6)偷埋偷葬“三步曲”(《南方日报》2002年3月3日A4版小标题),(7)老记背运三…  相似文献   

2.
1997年6月22日《语言文字报》2、3版的中缝载荣飞鹏辑《标点符号歌》说:“引号还可标书名,也可使用尖括号(《》、〈〉)。”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先看下列新闻标题:(1)江苏泰州:持续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标题,《中国防伪报道》2019年第8期)(2)亮出钢刀利剑震慑违法犯罪(标题,《中国医药报》2018年7月12日)(3)刑事打击:震慑知识产权犯罪(标题,《检察风云》2018年第11期)这些新闻标题都有“震慑”与“犯罪”的搭配。问题是,“犯罪”能否“震慑”?  相似文献   

4.
记者在现场看到,昔日灯火阑珊的希尔顿酒店大堂如今已经空无一人,只有门口放置的酒店营运总监彼得鲁格的致歉信吸引着路人的目光。(《第一财经》2010年6月25日)  相似文献   

5.
“众里寻他千百度”陈经纶中学廖伟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最高境界。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锤炼教学语言……苦苦追寻的是...  相似文献   

6.
§O 问题的提出“日有食之”是《左传》经文和传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谓短语。如:(1)三年春,王二月己已,日有食之。(隐3经)(2)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庄18经)(3)冬,十月朔,日有食之。(桓17)(4)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昭17)对于“日有食之”中的“有”,人们有不同的解释,常见的有三种。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段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30日《燕赵都市报》《魅力女人》一文说:“魅力几乎是每个女人的梦想,然而魅力却并不衷情于所有的女人。”这里的“衷情”是“钟情”之误。  相似文献   

8.
宁源声 《语文知识》2003,(11):19-20
近年来,“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 ①《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 ②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 ③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  相似文献   

9.
《咬文嚼字》 1996年第 7辑符泊《一词不慎 ,致人于“死”》中说 :“《新民晚报》 1995年 6月 2 2日社会新闻版的一条标题令读者惊愕与惋惜 :‘徐虎死了吗 ?’”并说 :“读者的惊愕与惋惜是有道理的 ,因为那条标题赫然是 :‘徐虎身后劳模成行。’‘身后’是‘死后’的意思 ,这是常用词 ,如‘身后萧条’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也都只有这一个义项。”进而断定 :“根据这一词义 ,标题的意思显然是 :‘徐虎死了 ,后继有人。’”还是“可是细读新闻 ,读者又由惊转喜 :徐虎并没有死 !原来报道的内容是说 :榜样的力量产生了‘徐虎效应’ ,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的《羊城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醒目标题的文章:《“好汉”长得像“大娘”?》。细读原文,方知原来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学会会员、七十多岁的刘鸿志教授指出: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是40年代流行的文明戏《王大娘补缸》之翻版。故该文的副标题为:“《好汉歌》被指涉嫌剽窃。”于是,《文摘周报》及《蜀报》等报刊也先后登出《“好汉歌”涉嫌剽窃》的文章……幸好到6月19日,《人民日报》刊出了:《究竟是“好汉歌”还是“王大娘补缸”?》,文章求实而又公正地综合了两方面的意见,方使我憋在内心的闷气消失了一半。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仍未刊  相似文献   

11.
各位编辑、读者,不管你们相信与否,这封“情书”是笔者2001年4月21日凌晨5点一气写成的。凌晨2:40一觉醒了,翻来复去再也睡不着,渐渐地生出了“移情别恋”的心事。“移情”到谁?又“恋”着谁?皆是《小学自然教学》。(以下简称《小》)。 在这之前的二三个月里,本人就对《小》有了好感,至今时,有了“不吐不畅”的强烈之感,于是翻身下床,奋笔疾书倾诉我对《小》的情爱。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村小工  相似文献   

12.
叠词“猎猎”与“烈烈”频现报刊。请看例句:(1)党旗猎猎,誓言铮铮。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员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联手打头阵、作先锋。(《沂蒙晚报》2020年2月50)(2)猎猎战旗激励将士向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北京晚报》2019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3.
曾钢城同志《古汉语新论集稿》( 1989年河南教育出版社)第36页说:“至于‘羹’的词义由带汁的肉转移为汤,这是中古之后的事了。如唐人王建的诗《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可见他把“羹汤”之“羹”释为“汤”。我对此说法不敢苟同,理由如下:(一)如果“羹”作“汤”解,那么“羹汤”就是由两个同义词组成的复合语,是并列关系。但是《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5月新1版)第2 0 84页“羹”注释(一)云:“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汤,亦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如:菜羹、肉羹、豆腐羹、橙子羹。”可见“羹”作“浓汤”、“浓液的食品”解时,…  相似文献   

14.
《参考消息》2002年11月18日的报道说:英国《独立报》2002年11月12日发表一篇题为《天文学家证实存在神秘的暗能量》的文章,其中说道: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伊恩·布朗先生说:“遗憾的是,我们对这种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一无所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这实在令人苦恼”。另外《参考消息》2003年8月29日还报道说:[英国《焦点》月刊9月号文章]还说:“爱因斯坦、霍  相似文献   

15.
通常被称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哪里 ,是史学界值得弄清的一个问题。1999年 5月 14日《文摘旬刊》第 683期以《谁最先提出“五四运动”一词》为题 ,摘录了黄志文发表于《新闻汇报》1999年 5月 3日上的一篇文章 ,提出 :19 19年 5月 2 6日罗家伦用笔名“毅”在《每周评论》第 2 3号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 ,此时五四运动爆发仅 2 2天。在该文中 ,作者从标题到正文都使用了“五四运动”一词。这是第一次在印刷品中采用这个提法 ,以后这个名词就成为这次运…  相似文献   

16.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马日事变”是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但是这个政变为什么史称“马日事变”,即“马日”为什么指的是21日,许多人便难道其详了。其实这是近、现代史上写信、打电报用《平水韵》韵目次序代日的常见现象。先请看下面《平水韵》韵目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博览》2021年9月上旬刊,转发了2021年6月2日《中华读书报》上一篇赞扬朱自清先生自省精神的文章,标题是“谦谦君子卑自以牧”这里的“卑自以牧”错了,应作“卑以自牧”。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20日《广州日报》A2版刊登了题为《三峡最后的纤夫走出风景》的一则新闻。所附插图配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一收到钱,纤夫立刻摆出整齐的甫士,让人哭笑不得。”何谓“甫士”?  相似文献   

19.
说“调价”     
“调价”是一个动宾式复合词。“调”是调整的意思。如: 1.去年经过反复讨论,下决心调价,结果化纤布销量大增,从限产变为增产。 (《光明日报》1984年7月31日) 调整价格,可以调高,也可以调低,因而,跟“调价”同义的词分别有“提价”、“降价”。严格地说,这三个词的语义关系是: 调价=提价+降价 例如: 2.这次调价的降价总金额将大于提价总金额。 (《人民日报》1983年1月19日) 这个句子也可以变换为: 3.这次调价的提价总金额将小于降价总金额。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调价”和“提价”可以相互替换。如: 4.这次客票提价后,铁路多收入的钱将主要用于加强铁路设施建设。调价后,铁路还  相似文献   

20.
杨向奎先生早年即拥护曹雪芹祖籍“丰润说”。1992年8月2日《人民日报》《曹雪芹究竟生在哪里?葬于何方?》又报道说:“他(生按:指杨向奎)进一步论证了曹雪芹即丰润曹鼎望之嫡孙,曹鋡之子。因曹鋡自幼寄养在曹寅家,曹雪芹便在曹寅家长大。”接着,1993年7月3日《光明日报》报道:《丰润县就曹氏墓志鋡、墓碑举办研讨会,曹雪芹祖籍研究有新发现》,引述杨先生话说:“曹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