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法律思想文化根源的角度阐述"观念权利"在西方和古代中国的有无,得出私权理论的出现与形成跟个人的自我主体意识以及法律对个人主体资格的承认与尊敬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国也迎来了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人们的自我意识渐渐苏醒,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热情日趋高涨,肯于花大量时间、精力为自己“讨个说法”的百姓越来越多, 完全走出了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的“无讼”阴影。对比今昔,古代“无讼”思想对诉讼民主的限制更显示出其危害性,它严重束缚了公民对人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民”的定位看民本思想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本认为民本论中民不是指有主体意识的、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统一于一身的公民,而是指向君主制下的、被统治的臣民。民本论的主张是“为民”,不是“民为”。它是君主理论中关于如何认识民,如何“牧民”的政治理论。从总体上看,这种思想体系对现代民主建设不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德”思想是梁启超“新民说”理论的重要部分,其核心是“利群”.梁启超借鉴西方新伦理的个人主义原则,以及建立在此原则基础上的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对公德内涵进行了改造,强调了自由意识、自治精神、国家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等.梁启超公德思想对于当下的道德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性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过程,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权利时代"的权利话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权利概念所表达的价值观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但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主张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追求“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社会理想。中国近代以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努力传播自由、平等、人权等新观念、新道德,为中国的权利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倘若缺乏对权利概念的科学态度,没有人权和公民权意识的普及和强化,那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利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法律文化和语境的差异是寻找各自权利意识形成发展的根源,肯定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有较强的权利意识,不能以缺乏“权利”一词而贬低民众的权利意识,要从不同的语境下解读。从中国现实入手通过培育公民社会、维护宪法权利、树立法律权威、完善司法保障体系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权利意识,为法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是人们自由意志的结果 ,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 ,基于合意而达成的设立、变更、消灭债的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它以当事人的任性为条件 [1 ] ,体现出当事人的一种自由人格状态 ,在本质上代表一种自由精神。它具有三个要素 :一、主体须是二人以上的复数 ;二、主体之间在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三、当事人自由地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不受制于他人的意志的干预。但是 ,我国古代契约则不是这样。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思想被钳制着 ,致使契约的主体意志被扼制 ,造成个体权利的泯…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主体性”的哲学诠释 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文艺复兴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率先发出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他们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指出人应理性地参与世俗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享有应有的个人权利,提倡民主、自由、博爱。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与“自由”的矛盾,诺齐克提出他的个人权利思想。个人权利思想贯穿于他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也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文章就其理论中最弱意义上的国家、道德边际约束、资格理论和个人天赋等方面探讨了诺齐克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这种特性使基督教对西方文学充满了渗透性。自由与平等的产生与基督教文化息息相关,自由与平等在表达人类价值诉求的同时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作家的创作。狄更斯作为一位有着浓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他的小说蕴含了自由与平等思想,无论其小说中的人身自由、婚姻自由、财产自由,还是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法律平等都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融合 1、思想基础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是个人本位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它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重个体、个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受“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契约自由原则”确立了平等、自由、权利义务、责任等观念,因此,“天赋人权”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契约自由原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原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是契约自由的运作空间,所以,传统义利观的变化及重商思想的勃兴在促进近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契约自由原则”的引入奠定了经济基础;与此同时,西方法学文化的引入,也为“契约自由原则”在中国蓬勃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共精神是中西方各自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的共同指向,其内涵包括独立自由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意识两方面,而在导向公共精神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向度。西方主要以权利向度导向公共精神,中国则从德性向度修养公共精神。在当今中国培养公共精神的公民教育中,应该注意权利和德性两个向度的统一,使公民具备公共生活的权利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培育出健全和牢固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权利是以肯定方式限制主体自由的社会规范;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权利规范将从严格限制个人的自由权利,转向充分肯定个人平等享有的自由权利,同时社会对个人生活的全面和平均的保障方式将相应改变,个人需要自己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风险和责任;权利规范的这种转变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个人的自由权利予以平等的尊重和充分的保护,同时要求个人独立地承担起与自由权利相联系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里只有一个单词,不管在什么位置,永远都以大写形式出现,那就是字母单词I(我)。为什么?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字母I(小写i)从诞生时起就是象形文字,形状像自然界最伟大的物———人;第二,英语在发明时,就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西方人追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个人独立、个人价值、个人自由,一切围着我转,我是社会的中心和核心,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所以I与众不同,必须大写。也有人说,I是单词individ-ual(个人的、个人、个体)的缩写。而中国人历来讲究集体意识,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所以美国人常说my c…  相似文献   

19.
休闲文学的讨论更多集中于流意识和自由个体的冲突;物质欲求观念和传统思想的冲突两个方面,随着经济活动市场化导致的“新意识形态”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如何在建立公共文化秩序的同时保障个人的文化自由权利,如何看待物质利益追求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观念并肯定其积极意义是本文极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17年后,梁启超肯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循民本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崇高理念;循世界主义,纳博爱精神于其中,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西方社会存在真正的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迷信“科学万能”,排斥道德的作用。梁启超主张立足于中国传统,走“化合中西”之路,寻求一种新的文化综合,使人类全体都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