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48):175-175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想象·联想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或再现原形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意图,以已积累的感性形象为基础,经过思维,创造出独特产品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趋向是表象的改造。如作家融合许多同类人物身上的代表性特点,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设计师结合许多同类机器的构造,设计出新机器的图样等。再造想象是创造符合于以描写的形象为基础的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新闻中是不能有创造性想象的,即不能有虚构的成分,但这不等于说,新闻中就不能有想象的成分。我赞成新闻中可以允许想象存在的提法,但这种想象是再造性想象,是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为了努力反映出生动、形象的世界而运用的,它不是虚构,不是创造,不是客里空。  相似文献   

4.
新闻中是不能有创造性想象的,即不能有虚构的成分,但这不等于说,新闻中就不能有想象的成分。我赞成新闻中可以允许想象存在的提法,但这种想象是再造性想象,是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为了努力反映出生动、形象的世界而运用的,它不是虚构,不是创造,不是客里空。  相似文献   

5.
西方电影中以"异国情调"展现出来的中国想象并非简单的"东方落后、传统/西方先进、现代"的二元模式。近期上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机》,一方面展示了一个"太现代"的当代中国形象,但另一方面也以象征化的手法,表达出对传统中国已成符号、现代中国沦为废墟的文化观念;《夺宝奇兵2魔宫传奇》将中国建立在与印度对比的基础上,将中国想象成新旧交融、中西混杂的形象,印度才是原始的、传统的、野蛮的;《碟中谍3》中将"摩天大楼"、"老式公寓"和"江南古镇"确定为上海形象的三个侧面,并以相对平和的心态予以了展现。可见,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是多样的、复杂的,其所传达的文化观念也是有差异的。日益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是西方电影有意隐藏自己的政治偏见,采取某种文化认同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前代文学的藩篱,创造出辉煌的文学成就——吝啬鬼形象。本文主要针对元明清文学中一系列的吝啬鬼形象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广告形象的界定 1、广告形象的定义 所谓广告形象,完全不同于我们常说的"文学形象"、"人物形象"……它是文化工业的产物.确切的说,应该叫做"类象".在这里,形象是一种表达特定的语义的向心的符号,是意义的指称,也是现实的再现,而且永远是作为第二位的存在,但是类象却是指那些没有特定语境的语义的离心的符号,是意义的丧失,与现实也毫无关系.它不再是事物的反映,而成为事物的形象,也就是对于事物所做的某种编码.  相似文献   

8.
出发,到延安去! 这是那个时代无数进步青年心底的呼喊.站出来,挽起志同道合者的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这是热情,更是信仰,让那时候青年每每提到延安,血是沸腾的. 此行前我没有来过陕北.想象中的延安,该是艳阳高照黄沙漫天,人们吼起信天游来有冲天的豪气从胸腔中迸发出来,嘹亮沧桑的歌声让人听了想掉泪.一切都有热烈粗糙的纹理,就像是摸上去会有轻轻的"沙沙"声响.  相似文献   

9.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美学家杨安伦说:“在美感的认识中,始终伴随着具体形象和感情色彩。”克罗齐《美学原理》中指出:“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些都表明,离开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美是不存在的。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失去了形象性,也就失去了作为艺术品的文学。因为,文学毕竟不是理性抽象的论断,而是感情形象的描绘。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他们都在说服人,所不…  相似文献   

10.
动漫角色造型所塑造出的动漫形象是设计者主观意念和想象中创造出的客观形象。它们被广泛应用和表现在动漫、游戏、动漫插图和电影等领域中,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既然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形式,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都离不开,那么,作为两种思维方式都兼有的新闻工作,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想象。试想,如果没有“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怎能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语言文字传播出去呢?新华社记者阎吾采写的消息《战后谅山》中的这最后一段:“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2月28日的,有的翻到了2月27日,可以想到,他们刚把日历翻过了26日那一页,就被我军打得丧魂落魄,再没有能往下翻了。”这段可谓精彩的“豹尾”之作,受到新闻界较高评价。那么,有没有人指责消息中“可以想到,……”这一句,是属于记者的想象而犯禁条、不真实呢?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读《出版工作》1988年第11期《录“像”还是录“象”》一文,作者亦均同志认为应该作“录象”而不应该作“录像”,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按“象”、“像”二字在某些意义上本来相通。亦均同志文中引《说文解字注》也说:“按:古书多假象为像”;又说:“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之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而亦均同志下文却据《现代汉语辞典》中“想象”一词的释义,推论出由“想象”派生出来的表示形状、样子意思的“图象、印象、形象、影  相似文献   

13.
林丽 《新闻传播》2012,(5):104-105
电影录音剪辑里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不是文学作品,若离开电影录音素材,它就谈不上欣赏价值。解说词是编辑根据电影录音素材,根据自己对电影的感受,根据听觉艺术的规律写出来的。编辑以形象感、画面感出之,听众则"需要想象,推测和‘虚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创造思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想象,在文艺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作者的艺术想象力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已为人们所认识,也早有很多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在纪录片创作中,想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不是纪录片创作中不需要想象呢?不是,同样也需要想象。列宁谈到幻想(想象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时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列宁的这段话,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想象特殊形式的幻想,在数学研究中都是需要的,那么具有一般  相似文献   

15.
谈谈电视的“意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我国文学乃至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独特的审美范畴。诗词曲赋以及绘画雕塑,无不蕴含美的意境。意境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课题和最高境界,其目的是真实地表现主观审美情趣,重点在创造诗一般的境界,引发接受对象的思索和想象。  相似文献   

16.
2、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而言的。“创造想象是在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独立构成新表象的过程,如作家与艺术家的构思,工程师的蓝图设计,新发明创造等都含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7页)写作中的创造想象体现在对原有材料的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于一系列的联想,想象创造新的形象。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调出贮存的生活表象并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主要进行了这样的认D练:(l)“实物设计——作文”能力训练例如,我曾设计了《XXX贝雕的制作》写作训练课…  相似文献   

17.
论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国家"是一个具备多重镜像的形象,而文学则一直是此形象的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想象方式。对1937—1949年的香港"南来作家"群体来说,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了他们在战时进行写作、思考时无法规避的最大主题。在战争年代,作家个人生存记忆与时代相重合,个体的诉说因转化为对民族、国家的书写而获得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侯桂新的《文坛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想象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形式问题。对新闻与想象来说,新闻是否允许想象的介入是一回事,而新闻能否排斥得了想象对它的作用又是一回事。两者不能混淆。我对新闻与想象关系问题的看法是: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写作过程排斥想象,因为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形象。新形象中则含有不同于原形象的虚假成分。也就是说,想象运用的结果,一定会导致虚假的产生。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想象就会造成新闻失实。除非这个想象过程不是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