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满淑慧 《大观周刊》2012,(39):114-114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梁选坤 《大观周刊》2011,(19):268-268,237
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殷久迁 《大观周刊》2012,(11):225-225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  相似文献   

4.
蔡木金 《大观周刊》2013,(4):177-178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刘敏深 《大观周刊》2012,(14):242-242
数学思想作为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认识成果,是对数学规律的深刻理性认识,在数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对数学思想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联系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渗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君轩 《大观周刊》2012,(16):214-214
数学建模思想是高校数学专业学生重要的思想品质,由此数学建模思想要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是很必要的,笔者从一个专业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也展现了高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弊端,从而总结出了这一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和注意事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凤军 《大观周刊》2012,(52):181-181
真正的教学必定是一个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曹月萍 《大观周刊》2011,(49):102-102
在形体教学中.如果能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规律进行教学,就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刘文芳 《大观周刊》2013,(7):184-184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思考的途径,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把数学条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泼多变,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可服务于生活实践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张殿忠 《大观周刊》2011,(27):128-128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明学 《大观周刊》2010,(41):37-37
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将来学习打基础的,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冰雪 《大观周刊》2011,(26):216-216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计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是数学教学培养的五大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之一。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应着重培养运算的正确性和运算的迅速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时,要努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生活。  相似文献   

14.
黄仕其 《大观周刊》2012,(35):319-319
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更不是数学规律的重复,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唐俊开 《大观周刊》2012,(47):332-332
在数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的精炼.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教师应注意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宝同 《大观周刊》2012,(33):227-227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即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习数学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抽象思维的研究关注较多.而对于数学形象思维却问津较少。  相似文献   

17.
邢述钦 《大观周刊》2011,(43):61-61
“数学是思维体操。”“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伟娜 《大观周刊》2012,(19):241-241
理想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目前,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难以应对。现代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公素菊 《大观周刊》2013,(11):256-256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  相似文献   

20.
张琼玉 《大观周刊》2012,(11):228-229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一个实际问题,从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课程的主要思想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变量和参数,通过某些"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到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