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醉 《大观周刊》2011,(31):7-8
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如何审查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审查证人证言真实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证人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和质讧。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作证这一重要制度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证人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也尚不完善,这导致实践证人很少出庭作证.这直接影响着证人证言重要性的发挥.极大的影响了案件的质量,阻碍着庭审方式的改革。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在当事人主义的理念主导下.形成了完整而且规范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如全面的证人保护制度,细致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结合中国现状.从而形成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林玲凤 《大观周刊》2012,(52):31-31,33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我国,随着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也将常态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简述了建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意义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修改后刑诉法执行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修改后刑诉法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彬 《兰台世界》2012,(36):51-52
沈家本的刑事证据法思想内容丰富,文章重点论述其"禁止刑讯"思想,证人作证及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思想;质证程序与"自由心证"原则思想;他的刑事证据法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幸 《大观周刊》2012,(25):40-41,39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政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根据该决定做出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公布.这是时隔15年后刑诉法迎来的第二次大修改。法学界在持续关注新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同时,就律师辩护、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取保候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一些旨在推动中国刑事立法的新思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象征,也是体现人权的一种表现泰文针对新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争款着手,分析条款的讲步性和不足,从而讲一击务新知和展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作证是诉讼程序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民事、刑事立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但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根据对泗县法院刑一庭和民一庭的调查发现,刑事诉讼中证人几乎有出庭,而民事诉讼的证人则出庭率很高。分析原因,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本身性质不同的原因,另外刑事诉讼中对于证人的保护以及补偿制度仍然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新刑诉法中,广受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论的监视居住被保留了下来。保留监视居住对于保持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完整性和减少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刑诉法对监视居住制度的新规定着手,谈谈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新的监视居住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常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这 样的景象:证人在法庭上作证,使罪犯“恶有恶报”。为了使证人免遭罪犯的同伙或后代的报复,警方为证人办了护照,送到一个新的国家。 实际上,证人作证后的秘密生涯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看黛微一家——一个美国证人家庭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后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8.
于德深  刘靖 《大观周刊》2012,(46):67-67
辩护制度在实现刑事法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历次刑事诉讼法制定及修改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刑事辩护制度的关注。然而从实践看来,较低的刑事辩护率凸显出现行辩护制度还不完善。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诉讼利益。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把刑事和解作为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等形式探索开展了刑事和解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并得到立法肯定首次写进新刑事诉讼法。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提出了挑战。检察机关要提升执法理念,正视刑事和解中面临的司法资源不足、和解协议执行不力、刑事和解监督缺位等问题,从观念转变入手,加大队伍、机制等建设力度,积极优化刑事和解的效果,实现新刑诉法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10.
黄淑斌 《大观周刊》2013,(11):29-29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诉法修改以后作为未成年人特殊程序正式确立的一项崭新的静】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适用过程中面临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附条件不起诿械葭,  相似文献   

11.
戚恒 《大观周刊》2011,(18):173-174
在我国刑事证人出庭难是一个热门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明确提出证人证言是仅次于物证、书证的的重要证据。但是在我国庭审当中证人证言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庭审中,这严重影响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文章从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入手分析证人证言的重要性,提出证人出庭作证对于庭审中证人证言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负有公诉和监督双重职能。作为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负有客观公正指控犯罪的职责。强化证据意识,就是要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做到注意审查侦查机关或部门收集的证据是否客观全面,有无违法取证行为。本文从新刑诉法对证据合法性审查的内容修改、修改对公诉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修改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增强证据意识,严格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单良 《大观周刊》2012,(50):377-377
20世纪90年代诉讼法学界展开了所谓“沉默权”的讨论.并一度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这种讨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沉默权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二是中国是否适用与引进。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项与沉默权配套制度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却被遗忘或忽视了。其实这个制度对我们并不陌生.至少在司法界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杨经纬 《大观周刊》2012,(41):111-111
目前,证人出庭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令人担忧,证人不出庭作证导致当事人无法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法官不能在庭上接触证人,从而使当事人的质证、辩论权受到限制和削弱,现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落空,最终影响司法公正、效率价值的实现。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曾莹 《大观周刊》2013,(9):35-35,34
本文主要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阐述了我国未成年刑事检察制度的创立及发展,最后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装 《大观周刊》2013,(9):24-24
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健全了审查逮捕的工作机制,确认了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的地位,为新时期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职能的完善与变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从辩护权的含义与功能出发,以新《刑诉法》修改对律师辩护权内容的完善为切入点,逐步阐述在构成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机制上,如何保障辩护人行使辩护权,以期在法律施行前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预判。  相似文献   

17.
罗隆绪 《中国出版》2013,(16):45-48
完善著作权保护制度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一环,而其中的刑事保护制度因其严厉性和最后性决定了其建立的复杂性。法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国家,其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对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中法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模式、保护范围、犯罪构成、刑罚设置等方面的比较出发,对中法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提出改进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若干观点和想法,以期为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悦 《大观周刊》2012,(7):49-49
文章从我国对证人证言的规定出发,分析我国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日本法为例,探究其规定中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以求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证人证言制度完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桂玲 《大观周刊》2012,(35):46-4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对一些问题难以把握,需要从受案范围、程序、地位、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桂玲 《大观周刊》2012,(41):105-10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对一些问题难以把握,需要从受案范围、程序、地位、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