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微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1):95-98,104
现代汉语中有三类"别X着"祈使句,"别X着3"祈使句在X、"着3"的句法性质、语义特征以及"别X着3"祈使句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突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末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3.
"着"字从动词向时体助词演变的过程到宋代为止已基本完成,但在"V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现代"V着"这么多的类别,现代"V着"的一些类别是经过较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的,因此考察"着"在宋、元、明时期主要口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让我们看到"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南昌话里的句尾“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本文只讨论南昌话里句尾“着”的分布和意义,兼及几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至于南昌话的其他方面的情况,读者可参阅《方言》杂志所载熊正辉先生的几篇文章。壹“着”的语法分布 1.1 “着”是南昌话里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个句尾词。除感叹句外,其他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都可见其用例。如:  相似文献   

5.
"着"的范畴意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持续的体标记,它的功能意义是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本、朝、依"等单音节词不是持续性动词,验证标准是后面不能跟"了+时量宾语",因此跟在它们后面的"着"就不是体标记,而是无意义成分,在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影响下,后附有意义的"本、朝、依"等完成词汇化,"着"就相应变成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6.
咸宁方言中的"典型"语气词"呃"按照它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类句式中的不同用法,描述并分析其各自的语法特征;语气词"呃"是可以用于疑问句末尾的,但能够用在疑问句末尾的不一定就是疑问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祈使句是用来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等意义的句子。学习祈使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祈使句谓语动词要用原形Take care not to catch cold.小心别着凉了。Please open the door.请打开门。2 .祈使句否定式是在动词原形前加 don't,有时也可以用 never表示。Don'tgo out atnight.晚上别出去。Don'tread in bed.别躺在床上看书。Please don'tsit on the desk.请别坐在桌子上。Never do that again.不要那样做了。Never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别忘了关灯。3.祈使句的主语通常省略 ,但有时为了强调是谁发出的请求、命令、建议时 ,主语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考察持续体标记"着"各类句式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发现越南语只有表示进行体的副词"",没有类似于"着"的持续体标记。越南语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动词后通常不带任何时体标记,或使用"动词+dang"表达。学习者容易出现回避使用"着"的情况;由于对"着"使用条件说明不清楚,学习者也出现在不该用"着"的时候误加"着"、用"着"误代补语、滥用"V1着V2"等情况。汉语"V1着V1着,V2"结构用法特殊,使用语境要求高,越南语对应形式多样,学习者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9.
语气词"着、个、则个、些"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通过研究《西洋记》中的语气词"着、个、则个、些,"分别简述其历史来源并描写其使用情况。其语气意义:"着"在祈使句末是表达自身意愿,并促请对方考虑或执行,在陈述句末表示情况的变化或行为的实现;"个"单独用作语气词极少有人提到,"个(则个)"在祈使句末意义与"着"相当,在陈述句末和句中停顿处,语气意义是申明事实存在,略带夸张。"些"尚处在语法化过程中,未最终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10.
浙江遂昌话有三个不同读音的“着”:着1[dei13]、着2[tε?5]、着3[dε?23-].按意义和用法的不同,“着3”又可分为“着3a、着3b着3c”.“着3c”是只能用于否定句的句末语气词,在语义及句法上与肯定句的句末语气词“了2”形成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副词"在"和助词"着"具有不同的话语自足功能:"在"语句一般是自足句;静态"着"语句一般也是自足句,而动态"着"语句则是非自足句。从句子时相结构有"限时代"和"泛时代"的角度,探讨了副词"在"与助词"着"话语自足功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初升的朝阳绽放着灿烂,当晨雾在清风中飘散,美丽的淇河路南,嵩山路东,一座新生的学校——鹤壁市淇滨区嵩山小学(以下简称"嵩山小学")正沐浴着暖阳傲然屹立。学校成立于2011年9月,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发展,以实施"博雅教育培养博学尚雅的人"为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育人"之路,在三年多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我家男孩今年读初二了。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拉着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  相似文献   

14.
"有+所+X"与"无+所+X"是一对肯定与否定范畴,从逻辑上讲,肯定和否定是对称的,但是自然语言的肯定和否定是不对称的。"有+所+X"与"无+所+X"在使用频率、分布、"V"的音节数目和标记性程度上存在着不对称,本文从共时平面对"有+所+X"与"无+所+X"的不对称作出了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别”字祈使句主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需要,有的认为不需要。本文在分析大量事例之后,对“别”字祈使句的主语进行分类,分析主语隐现的条件,并与肯定祈使句主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祝愿或建议的句子。祈使句的主语一般为第二人称,但往往省去不用。同学们在学习祈使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祈使句谓语用何动词形式英语祈使句的谓语总是用动词原形。如:Be quiet!别说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针对东南亚留学生动态助词"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为主要材料,通过数据分析、访谈、调查问卷等实证方法,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着"的时候使用了母语时间认知方式迁移、概括、简化和回避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存在表示禁止义副词"别"与动词"看"组合的两种形式——偏正短语"别看"和连词"别看"。连词"别看"固定出现在"别看S1,S2"的句式中,具有反预期的篇章功能。从"别""看""别看"三个词的语义演变历程发现,由单一的禁止义祈使句到连词"别看"这一词汇化现象是高频使用、语义调整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将"别+V+了"与"别+V"、"V+了"等进行比较,且结合图标观察等方法,对"了""V"以及"别+V+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持续意义。4.户县方言的“动宾短语+开/起”式的变体还有“动宾短语+行”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