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四川移民的两大族群及其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各省移民文化与巴蜀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族群与文化重组与整合,最终出现了湖广人与客家人两大族群以及嫁接型移民文化和移植型移民文化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2.
“解手”的传说与明清“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传于全国各地的关于“解手”的民间传说,皆认为它的起源与历史上的移民迁徙有关。但在归源于哪一个具体历史时代上,却有较大的分歧:四川以外地区一致认为,“解手”是明初强制移民政策的产物;唯独只有四川地区将其归于清初。本从四川地区存在一个明代洪武大移民时代,毫无例外会出现强制移民现象,而清初四川不具备推行强制移民政策条件的比较研究中,认为四川地区把“解手”传说归源于清初,是由于混淆了发生在明、清历史上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的性质,是“附会”历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严奇岩 《寻根》2007,(5):19-21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相似文献   

4.
凌礼潮 《寻根》2005,(5):106-109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出的移民,几乎遍及四川每一个地区,如西部的民国《简阳县志》、民国《荣县志》、简阳《汪氏族谱》、仁寿《李氏族谱》等典籍;南部的民国《泸县志》、民国《南溪县志》、泸州《王氏族谱》等典籍;东部的新修《南川县志》、新修忠县《叶氏宗族谱》、咸丰《云阳县志》等典籍;北部的光绪《李元仁墓碑》;中部的民国《资中县志》、光绪资中《徐氏族谱》、内江《黄氏族谱》、江津《幸氏族谱》、民国《宗氏族谱》等,均有元末明初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人川的记载。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高的人口输出量?  相似文献   

5.
赵明海 《寻根》2009,(2):90-92
风景秀丽的长江三峡东段,有一段宽阔谷地,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即建于此。坝下十多公里处,便是我出生的地方。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起,我们祖上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迁来的。先祖到达这里时“挽草为业”,白手起家,父辈常以此事教导我们。在外地学习工作,时常想起家乡的人物事迹,山水之美。  相似文献   

6.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曹树基葛剑雄1991年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们由安庆去桐城。路上停车用餐后,信步走出饭店,见一位60来岁的老人正在翻晒棉秸。闲聊中问他:“您是本地人吧?”“是呀。”“您的老祖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哦,老祖宗……是...  相似文献   

7.
8月中旬,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广东、陕西、北京、重庆以及四川省内的近200名代表、来宾,云集蓉城,共同讨论有关客家学研究的话题,极大地改变了四川客家研究长期寂寞的状况。大会共收到20余篇论文,现将有关学者在大会发言及论文中交流的学术观点作如下综述:一、四川客家源流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川客家人90%来源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移民的主要输入地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些代表对四川客家人移民四川的时间、源头、原因以及数量等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客家文化研究者较少注意到的土客对立的文化根源及其突出表现形式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客家先民的“文化优越感”及严酷的土客对立客观环境,使得客家人实际上偏离了文化大融合的主流,选择了崇尚武化的道路,由此造成此后客家人社会落后于汉民族的主体文化进程,也使得他们在土客矛盾时多采取械斗的方式。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客对立逐渐消解,客家人向汉民族主体文化回归,这种回归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严奇岩 《寻根》2008,(4):74-77
屯堡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其形成直接来源于明初因军事行动引发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后,把军队留在了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成者的父母妻儿全部送到戍地。按“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定制,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一般认为贵,  相似文献   

10.
李映发 《寻根》2009,(2):43-46
四川人的信仰习俗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藏、彝、羌、土家等兄弟民族十余个,本文主要讨论汉族的信仰习俗。清代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各省入川移民绝大多数是汉族。清代移民“五方杂处”,长时期的“习尚相染”,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习俗。四川地域辽阔,各地习俗虽有些地域差异,但也不过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