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托对"故事"与"诗"的固守和兼容,王安忆构筑了自己的小说艺术,而通过"故事与诗的交汇",王安忆更部分地实现了其"现代"而"古典"、"艺术"而"通俗"的小说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艺术感觉?艺术感觉又叫艺术气质,人有没有艺术感觉,其差别是相当大的.有的人认为艺术感觉主要是天生的,而我认为艺术感觉更重要在于后天的培养,特别是从小就有意识的培养.艺术感觉包括"多情善感"、"浪漫超脱"等.  相似文献   

3.
李峰 《文教资料》2009,(19):94-95
随着艺术审美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艺术的教育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传统的艺术教育注重"技法"教育,而现代的艺术教育则要求我们重视"艺术思维"的训练,即重视"意蕴"的领悟.掌握好"意蕴领悟"的相关原则,并把他们应用于艺术教学实践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艺术面向人类心灵而存在,艺术教育则面向未来担当人类心灵的使者而存在.艺术以其绚烂多姿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人类的历史性目的 ,即怡养性情,创新生活.在此意义上,艺术教育难以通过技与术的路径完成使命,其真正的实现要从文化路向上寻找可能性.艺术教育的路径逻辑特别强调重复性训练的艺术实操功能,重技法、重实术,容易淡化"艺"的本色,迷失"文"的价值;而路向逻辑则超越以技法为本质的路径逻辑,融合技、术、艺、文的整体能量,回归"心灵"的艺术原初本质.据此,艺术教育应基于技术的路径逻辑,不断探寻艺术教育的文化路向:艺术教育担当人类的心灵使者,培育人的文化理想,锻炼人的坚韧意志,为人类应对困境而储藏开元能量;通过艺术滋养人的情感、智慧、想象力等,传承文化基因;艺术教育面向未来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人才的艺术品质,以回应人类的生命情怀与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家、理论家不时地提出"观念更新","新"不是不好,但"新的"、"时尚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绘画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唯新就好.中国当代的许多艺术家廉价"克隆"西方后现代艺术,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于西方的艺术传统,中西方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精神.艺术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异.面对如今"现代艺术""统一规格化"的悲哀,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深入研究中国艺术传统,自主借鉴外来优秀艺术的有益营养,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从来就紧密相连,其关捩所在,是"心".艺术与市场,既要分开来谈论,又要结合起来研究.艺术行为是一个过程,其间存在多个环节.职业艺术家深化了艺术行为,也拓展了艺术市场.理论与实践,是艺术行为的"两足".艺术市场浮沉着艺术的前途,改写着艺术史."买"与"卖"是对等的,价值的"公正认定",由市场交易价格体现.市场行情,不仅仅是经济的外貌,更是人心的晴雨表.寻求知音,艺术家需要,收藏家也需要.人的需求,层次攀升,心理消费乃是最高境界.心鉴,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根基.当代艺术创作琳琅满目,艺术市场波谲云诡,致使人心不稳,见异思迁."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定"当然可以直指周围环境,但重要的,还是要指望自己的心.提倡和实践"心鉴",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那么,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一切技术性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由文字般若而观照般若而实相般若,由实到虚,为道日损,剥落掉诸多假象与尘垢之后,会逐渐接近本真.经由耳鉴、眼鉴到心鉴,是文明与境界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气"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表现了"气",也就是表现宇宙、人生的真谛,即表现了美.根据"气"的运动、变化、性质的特点,艺术采用"虚实相生"、"动静相衔"、"刚柔相济"等方式来表现美.艺术因其所表现的仁义道德与"气"相融合而具有价值.艺术欣赏就是感知"气",并让生命与"气"交融而体验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周彦 《华章》2009,(17)
豫剧是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中的优秀一支,她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面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景气局面,豫剧艺术通过"梨园春"这个传媒平台得到了成功地宣传和弘扬,让这门传统而又现代的艺术大放光彩.本文论述了豫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梨园春"的成功经验发出深思,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不能远离大众.  相似文献   

9.
闫萍 《文教资料》2009,(9):59-60
本文从油画艺术中的"个性化"语言角度来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趋势.油画语言的表达体现画家个性和审美倾向.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是广泛而多样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只有尊重艺术多样化的规律.努力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发掘"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才能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丰富和繁荣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参与性",即吸引欣赏者亲身"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戏曲艺术,也正是"参与性"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持久性艺术魅力.影视艺术在剥夺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之后,随着网络电影的出现,"参与性"传统又重新恢复,21世纪的艺术不仅可望重新恢复持久性的艺术魅力,也可望带来艺术的全面繁荣.而"参与性"之所以能产生持久性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蕴涵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12.
留白,是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有"空白"的一种艺术.生物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技能、技巧和方法.良好的教学艺术能力会使教师的"教"变得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同时也会使学生变得"乐学"且"学而不忘".良好的教学艺术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诗中有画”不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而是艺术形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两种艺术在意境、情趣上的有机化合,异迹而同趣,相异而相通.诗中有画还是诗,而不是画 ,不能用诗的历时性来"剥离”其绘画性的美学蕴涵.诗中有画不是"不包含价值判断”的中性概念,而是肯定性的审美判断.它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境界,熔诗情画意于一炉,以其出位之思,取得超媒体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告艺术随着商品市场进一步饱和商品的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和电视传播的普及而兴起.广告艺术具有本质的商业性、意义的附加性、科技和艺术的统一性、意义的"平面感"等独有的艺术特征."意境"的创构和营造,是广告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这些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中学历史课视频片段,并迅速走红.而上课的这位历史老师袁腾飞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而此前藉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的易中天也早已红遍大江南北.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二人之所以走红,除了有渊博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深请"讲"的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新学期开学在即,又有许多的新人要担负起历史教学任务,故此,笔者不揣浅陋,就历史新授课"讲"的艺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与成仿吾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方面,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转向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表面看来,两人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他们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完成着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其实质是他们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重视文学的艺术与人生取向,推崇文艺的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8.
自有"艺术"这个概念诞生以来,艺术自律与社会功利这两个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的.艺术的社会功利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或者说艺术的社会功利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一方面,艺术可以通过表现和反映社会道德、政治生活直接作用于社会,以此来达到社会功利目的;而另一方面,则是艺术通过间接手段来影响社会达到社会功利目的,这就是强调艺术的自律、为艺术而艺术,通过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而形成的社会影响,从而影响和改变大众的审美倾向以及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9.
应变艺术是一种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由于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难以预料的,所以要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高超的课堂应变艺术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得天衣无缝,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讲课是一门艺术,而听课、评课也是一门艺术.听课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评课要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做到"三了解"、"五记录"、"三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