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从第一次钓鱼至今,少说也有了40年,但真正迷上钓鱼,也就是十来年的事。钓鱼的次数多了,获鱼的数量品种多了,钓友之间有关钓鱼的话题也就多了,于是就生出诸如垂钓座右铭之类的东西来。钓友们把我的“渔而不食,钓而不工”的座右铭戏谑为“违心论”,我却笃信不移,并拟此文以正言。鲜鱼煮成的汤,其美味令神仙也垂涎三尺,何况凡人!不去食用钓获的鱼?鬼信!是的,放着美味不去享用,那才是天字号的傻瓜哩。我是说,钓鱼之目的不在于吃鱼,而在于修炼身心,陶冶情操。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明史,并没有多少如何烹饪…  相似文献   

2.
寻找庞然大物。作为一个有30年钓龄的老手,我始终在追求能够钓获一条真正巨大的鱼,到“神秘岛”去垂钓的打算已经有一年半了,而最终作出去那里的决定,可能是我一生中所作出过最好的决定之一了,在我以往的环球垂钓经历中,只有一次钓到了超过1000磅重的庞然大物,我钓到过许多大型的旗鱼和鲨鱼,但是我听到了那么多有关巨鱼的传闻,使我特别在意大鱼的体积,只是在佛得角群岛的萨尔岛外,我用白色的“施耐德牌”拟饵才得以钓到了一条巨大的旗鱼,然而最后它还是挣脱了我的130磅拉力的线和72磅级曳力的绕线轮,逃之天天,仅此而已。这也是我惟一可以勉强向人一提的垂钓巨鱼的战绩了。  相似文献   

3.
一次偶然机会,我钓到一条约400克重的鲤鱼,见其脊鳍上系有一条红丝绳,感到奇怪,就把它养在水缸中,并经常取河水更换。来观赏的亲友中,有的说我钓了别人手里逃生的鱼,口福不小;有的说我钓了人家敬神放生之鱼,应予放回。前一种说法鼓励我用死里逃生又自找绝路的鱼改善生活;后一种说法暗示我不可触犯神佛,以免招灾惹祸。 我不信佛,但也不忍把鱼送上灶台。因这条鱼肚子胖鼓鼓的满腹是卵。我爱好垂钓,总想常去公共河流自由垂钓。然如今可自由垂钓  相似文献   

4.
张孚 《垂钓》2007,7(2):70-70
有一种海鱼很爱生气,只要被人钓上岸,它的肚子就气成了球状。因此,有些人习惯称这种鱼为“气鼓鱼”。有一次,钓友老三和夫人在海边垂钓,夫人钓到了一条气鼓鱼,惊讶地问:“瞧,它的肚子怎么这样大呀?”老三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哈奇怪的,它怀的是龙凤胎。”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来,我一直都陶醉于那次在澳大利亚的中央海岸度假的快乐和轻松,而去著名的风景胜地、悉尼以北35公里的蚝克河(HawKesbury River的简称)垂钓更是我此生最大的收获和享受。那次负责接待的单位,知道我喜欢钓鱼,就派了一个当地的垂钓高手瑞恩来给我当导游。那天从市区宾馆出发,不到一小时,就到了蚝克河。河两岸是壮丽的沙岩峭壁、翠绿的丛林岬角,处处是天然的雀鸟乐园,而且盛产蚝蟹,河中有几十处养蚝区、养蟹区,蚝蟹长得个大体肥膏腴,那种美味让我至今仍难以忘怀。然而,据说最让众多垂钓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钓获大的石斑鱼。在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6.
张广文 《垂钓》2005,5(10):54-55
我自幼喜欢钓鱼,不过儿时的垂钓只是一种童趣,还谈不上太多的体验和感受。成年以后——尤其年近50岁时,有机会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垂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些。90年代我在前苏联的伏尔加河垂钓过肥鲫;20世纪末在南美阿根廷“入海”河钓过水晶鱼(此鱼通体透明,可见内脏);我在东非乌干达还杲了五年半的时间,钓的鱼品种较多,体验也多;  相似文献   

7.
刘浩 《钓鱼》2011,(12):52-53
在我学会走路之前,母亲都是将我置于背包中一同外出垂钓的。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去钓取鲈鱼、鲤鱼—各式各样的小鱼。我的父亲参加了一个名为澳大利亚钓鲈联赛的垂钓赛事,参加比赛的船只大约有100多条,  相似文献   

8.
逗鱼是垂钓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获鱼的重要技巧。但究竟如何逗鱼?什么时候逗?什么环境下逗?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从小就很喜欢钓鱼,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花在垂钓上了。我也很喜欢看人家钓鱼,向他们学习,并询问一些钓鱼方面的问题。我更喜欢看有关钓技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一些大师、高手们的经验总结更使我如痴如醉。“轻提细引慢慢逗,鱼儿兴奋上钩勤”这个道理虽早已深入我心。然而,最近几次垂钓的实践却让我对这一“传统经验”产生了动摇。初冬的一个星期六,小陈、老张约我去钓鱼。地点是一个不大的小水库,这里…  相似文献   

9.
叶茂强 《垂钓》2011,(12):54-59
我发现,那是一条“红尾”,有一斤大小。我连忙抢拍了几张遛鱼的“弯弓”镜头。独自垂钓,不能拍下完美的遛鱼镜头,也算遗憾……但这也正印证了电影《金色池塘》中关于“完美”的哲学观——“缺陷美”才是真实的美。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12日,我一大早就与钓友老曹骑上摩托车,去离县城14公里处一条宽80米、水深3米的青龙大沟垂钓。不知怎么回事,一上午都没有钓到鱼。后来,我想起了包内还有邮购来的新“促饿鱼饵”,就用“消食精”掺拌散饵料,在原处打了两个窝子。过了约10分钟就冒鱼星了,我就用蚯蚓蘸“抢吞”糊饵下钧垂钓,一气钓上49条鲫鱼。再到北边窝点下钩,不到两分钟,只见星漂下沉,我用手腕一抖,手感很重,紧接着主线被拉得“吱吱”直响,鱼往水中间游去。鱼在水里劲道不小,不知有多大,我沉住气将鱼拉到明水,它又钻进深水柴草中,我又…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昕东 《垂钓》2010,(7):38-39
垂钓中,钓到了鱼,是一种快乐:钓好了鱼,又是一种快乐。可谁又能说,解开了久久缠绕的重重谜团不是一种快乐呢?要我说,去发现和体味这另一种快乐,去尽情享受这另一种快乐,对于钓鱼人,恐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0月28日,是我的垂钓史上可纪念的日子,我终于钓上了一条1800克的大鱼,钓上7条鱼,总重6250克,还有两条扯断了钓丝逃之夭夭的鱼,估计也得在1500克以上,不然怎么能跑了呢? 我儿时钓过鱼,摸过虾、蟹,钓过青蛙,成绩自然不足道及,只是留下些温馨的回忆。及长,在政治风浪中游泳,连连呛水,自救不及,遑论钓鱼。半大老头子了,病了,忽然成了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的一员,可谓鸟枪换炮。虽然也曾得过一次比赛第六名,被我钓上的傻鱼却可怜得很,不过是逗我玩玩儿而已。所以鲁光兄称我有钓瘾,没钓绩。不是诬妄,乃平  相似文献   

13.
村外农夫 《钓鱼》2005,(3):41-41
现在,天寒水冷,不能临池垂钓。浏览网站,也大都是一些回忆文章。我估计可能是因为没有鱼钓,所以无话可说,当然这只是我的估计而已。不能临池垂钓,上网浏览也不能尽兴,那我们干什么呢?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过节时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要推杯换盏撮顿。这撮顿的席面上,总得有鱼不是?图个吉利也得有这道莱,“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嘛!所以,今天我就来说说吃鱼。  相似文献   

14.
郭凤 《钓鱼》2003,(19)
如今,呼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鱼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仍然有“遭遇污染鱼”(《钓鱼》第18期)和“崩鱼”(《垂钓》第9期)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广大钓鱼队伍中这种行为是屡见不鲜。为了使我国的垂钓运动更加文明健康——金秋时节,又到了一年中垂钓的黄金时段,水美鱼肥蟹儿黄,对于热爱垂钓的钓友来说,这个时节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过一把钓瘾。而对于那些用垂钓来贴补生计的人来说,却是一次决不可错过的赚钱机会,自然也就要费尽心思来增大自己的捕获量,一方面可以让一家大小、左邻右舍有了下酒下饭菜,另一方面可以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笔者决…  相似文献   

15.
3月初,我们4位钓友相约去南京郊区的刘家鱼塘垂钓。这个钓场东西两边各有一条长沟,中间夹着5口长方形的鱼塘,由北向南一字排开。早晨一到钓场,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2号鱼塘打窝下钩。可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开张,你说怪不怪?要说塘中没鱼吧,不是。去年夏秋季节我们在这里垂钓时,钓得都不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再说去年以来又没有清过塘,怎么会没有鱼呢?那么,是不是我们的钓法和钓饵不行?也不是。我们中,有传统钓的,也有悬坠钓的,用的钓饵有荤有素、有洋有土,真是五花八门。难道就没有一种方法对路、一种钓饵对口吗?怎么…  相似文献   

16.
免费过钓瘾     
王庆荣 《中国钓鱼》2000,(11):30-30
在市内一家鱼塘,人们见我频频上鱼,收竿后鱼护 里却空空如也,非常惋惜和纳闷。我只说鱼护没系好,鱼又跑光了,可谁知道我有难言之隐。要知事情原委,还得从塘主怕“龙王恨”说起 那是今年池塘开业之初,我利用双休日去垂钓,但深知此塘鱼难钓,去年曾多次空手而回。这次,恰巧“龙王恨”鱼饵公司奖给我一小纸箱鱼饵,便在自配饵里分别添加了“钓界天子鲤”和“高精蚕蛹粉”等,很自信地来鱼塘一试。鱼塘以小时论价,10元2小时,不少人已在垂钓,但只见鱼跃,不见起竿。我来到钓点,买了10元鱼票后,便开始垂钓,我用手竿“台钓”,…  相似文献   

17.
9月25日 路亚狂欢节 早上去餐厅,哈伊梅先生看到我就说:“啊哈,听说你昨天晚上钓到苏鲁宾了?”我说是啊,运气真好,托您的福。他说:“鱼呢?给我看看。”我们两个一起来到厨房,打开冷藏箱,咦,鱼呢?怎么没有?米里雅玛还没有上班,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哈伊梅先生一个个冰箱打开来看,找到了,这个米里雅玛真是笨,她把我的鱼给放进冷冻箱里去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垂钓的普及,商业垂钓场所越来越多。笔者走访了一些渔场(有公企,也有私办)负责人,他们认为有4种人不受欢迎: 一、“关系户”不受欢迎。有些单位和个人借“协作”之名,到养鱼场垂钓,不但钓到鱼分文不付,而且还要白吃“午餐”,如招待不周,就“摔饭碗”(中断“关系”)。一位负责人说:“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郑中杰 《钓鱼》2008,(22):49-49
如果在我还没到内陆钓鱼之前,你问我这是什么鱼,我会大声告诉你,这是一只“草鱼”,以前在台湾从来不知道有这种鱼的存在。还是某次到东莞水库钓鱼之前,听郑博元老师提到我去的水库有赤眼鳟,当时还未见过此鱼,一度以为是“草鱼”。在郑老师的解说之下,才略知此鱼的身分,总而言之,长得像草鱼,眼球上缘将近一半是赤红色,真的怎么看都觉得像是草鱼。  相似文献   

20.
垂钓蜊江湾     
(接上期)那位开船者虽然用了大砖头,也钓了不少的鱼,只是不及我钓得大,也不及我钓得多。过了一阵,这片水域已经一条鱼也不上钩了。他告诉我得立刻换地方,到浅水处避开大流。换一个地方当然是没有大鱼了,但是却可以继续垂钓。两个小时后,我们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海流的方向改变,我钓了九条一千克以上的鱼。那天,我问摇船的渔民“:你钓鱼有什么感觉?”那汉子说“:钩子一下去就等着上大鱼。鱼一咬钩就怕这个东西跑了,鱼一抖就感到心里快活。”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十分感动,这才是朴实无华的道理呢。此处的感觉很好,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朋友相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