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大学中文系编注的《杜甫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由陈美林、金启华编的《杜甫诗选析》、还有《唐诗鉴赏词典》,对《兵车行》的“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都作了同样错误的注解。虽然它们有的说是车马,有的说是战士和送别的亲人行路扬起的灰尘,但都认为杜甫写行军时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渭水的咸阳桥都看不清了。这些书的作者没有从诗句的语法构造来正确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意思,不免把自己凭空设想的意思强加给杜甫。他们显然没有细心研究古人对这句诗的注释。“尘埃不见,言出师之盛,”是钱谦益对头四字的笺注。仇注杜诗也收录了这条笺注,表明他同意和重视这九字的笺注。凡截取哪几个字加  相似文献   

2.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见《论语·公冶长》)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杨伯峻编著的《论语译注》把“敏而好学”译为“聪敏灵活,爱好学问”.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给“敏而好学”作注:“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以上两种理解均不妥.关键在于“敏”字在句中应如何解释.新版《辞源》1346页“敏”字的第三个义项是“勤勉”,举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辞源》认为“敏”在句中应解释为“勤勉”.我认  相似文献   

3.
“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第1404页)这是《礼记·文王世子》开头一段中的一句话。对此句中的“在”字,历来解释不一。郑玄《礼记》注:“在,察也。”唐孔颖达、宋朱熹、元陈澔、清朱彬等人亦以諯滴恰H欢迓娇蛉衔恕霸凇辈荒苎滴安臁?当以“视寒暖之节”的“视”字训为“察”。他们的分歧在于断句上。郑玄等人是受了孔安国、王肃等注《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的影响。此“在”训为“察”。如以郑玄等人的说法,从文  相似文献   

4.
屈原《九歌·东君》云:“照吾槛兮扶桑”。汉王逸注:“吾,谓日也。槛,楯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其高万仞,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爱始而登,照曜四方,日以扶桑为舍槛,故曰:照吾槛兮扶桑也。”又,《离骚》云:“总余辔乎扶桑”。王注:“扶桑,月所拂木也”由此可见王逸以“扶桑”为木名。汉许慎《说文·木部》谓:“榑桑,神木,日所出也。”又,《部》“”字条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按;“榑桑”亦即“扶桑”。令人朱季海曰:“后人并作‘扶’者,以今字改古字耳”(说见《楚辞解故》),朱说甚是。“扶  相似文献   

5.
一谈近体诗的人一般只谈五言和七言诗,而不谈六言诗。其实近体诗还应包括六言诗。六言诗起源很早,它是诗从四言体发展到五七言体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诗体。单句六言诗见于《诗经》。如《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惟以不永怀。”《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风·扬之水》:“曷月予还归哉?“《王风·中谷有蓷》:“嘅既其叹矣,遇人之艰难兮。”《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魏风·伐檀》:“寘之河之干兮。”《秦风·权舆》:“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七月莎鸡振羽。”《楚辞》的代表作《离骚》,句式以六言为主兼以杂言,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  相似文献   

6.
对春秋战国之际田氏“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历来解释为大斗(田氏家量)贷放,而以小斗(齐通行的公量)收进。这是把它当做一种债务关系来看待了,结果产生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近年有人对此做了一些新的辨析,如陈植锷释“收”为“征收”,即是说田氏家族采用齐通行的公量收取田税(见《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1期《‘大斗出,小斗入’辨》),极是。但这只解释了后一句。前一句“以家量贷”(即“大斗出”)应怎样理解呢?关键在“贷”字。“贷”今义指借入或借出,实则“贷”並非只“借”一义。“贷”字不见于甲骨、金文。《说文》释“贷”为施,段玉裁注谓:“我施人曰贷也”,此为“贷”  相似文献   

7.
“君”字的上部分是“尹”字,表示手执棍棒使人做事。《说文》:“尹,治也。”尹字下加“口”,表示手执棍棒发号施令,象征奴隶主支配奴隶的情况,后来用来指称统治人民的君主。封建社会的诸侯、大夫都可称君。“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称,《谷梁传·宣公十年》:“其曰子,尊之也。”《注》:“子者,人之贵称。”多作名词后缀,如“君子”。“君子”一词最早意义指君主、诸侯和大夫。“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但义项  相似文献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自古以来为人们所传颂,甚至做为坐右铭,今年高考作文就以此句为题.关于对它的解释,一向众说纷纭,欠妥之处常有.就拿《中学语文课本》来说,它对此句是这样翻译解释的:“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这里把“先”译作“在……之前先”,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我理解,“之前”和“先”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译文把原文的“先”译重复了.照《课本》的翻译,人们就会产生疑问:到底“先”是修饰“天下之忧”的呢?还是修饰“忧”的呢?再者,前一分句的“而”字也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9.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在“其”字条的助词类第二义项“用在句中,使语句和谐匀称。可不译出”下,列有《左传·僖公十五年》“以德为怨,秦不其然”一例,译为“把恩德当做怨仇,秦国必不肯这样(做)的”。我以为不妥。“秦不其然”的“其”字,用在否定副词“不”后、动词谓语“然”前,并不是助词。它在句中的作用不是“使语句和谐匀称”,而是与用在否定副词“不”前的“其”字一样,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揣测、估计。它不是“可不译出”,而是可译为“大概”、  相似文献   

10.
否定“大波”说,安徽地名说和“巴陵”说,证明《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句中之“陵阳”是今湖南省慈利县。  相似文献   

11.
《易·大畜·六五》:“■豕之牙,吉。”对该句中“牙”的解释,古今颇有争议。虞翻、王弼、孔颖达、程颐等解释为“牙齿”;李鼎祚、来知德、惠士奇则训为“拴猪仔的木桩”。“牙”若解释为牙齿,就明显地出现了“■”与“牙”在语义上不搭配。为此,很多注家为了语义相通,便曲解“■”义以就“牙”的意思。《说文解字》曰:“■,■豕”。段玉裁注曰:“■、■、■,皆去势之谓也。”《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剧豕称■”。可见“■”是阉割的意思。 “■豕之牙”,实即“■牙”,就是阉割牙。在此“牙”释以牙齿,则“■”与“牙”风马…  相似文献   

12.
杜预注和孔颖达疏对《左传》的断句,不乏错误:有的在后世学者中引起连锁反应,至今未见有人指出;有的虽经后人指出,但近代有人不但不接受,反而以正确意见为误。本文先用正确标点引出误读之句及有关上下文,然后阐述鄙见。 一、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bi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庄公三十二年》 这些话由于杜预的一处误读,千余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误解。《说文》解释“bi”字引“春秋传日:‘bi门而与之言’。”引语和传文“bi而以夫人言”文字虽不尽同,但意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有不少写体貌的形容词,这里单说词义相近的一组:展、泄泄,舒、脱脱、掘阅,宽、(?)、轴等.展泄泄《诗经》中“展”字凡五见,词性是名词的一,是本义;形容词的四,是引申义.就先说名词“展”.《鄘风·君子偕老》: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曾说,掌握了古汉语词汇就等于掌握了古代汉语。事实的确如此。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汉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词汇演变与发展不仅最快,而且也最明显。而其语法结构和语音发展变化则相对稳定,又易于理解,跟现代汉语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说,古代汉语词汇的掌握就显得异常重要。除了古今演变巨大外,它还有零散琐碎,不易记忆掌握等特点。例如“羹”字,在古代汉语中,它一般是释作“带汁的内”,《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有句话:“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羹”字词义就是上面的含义。对照上文还有“公赐之食。食舍肉”一句,就更能体会到它的本义。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语句,这是刘邦厚颜无耻的答语,其中“羹”字的含义仍是“带汁的肉”,并非现代汉语“羹汤”的意思。另外,“杯”也不能解释为杯子,应该释为“盘子”的意思,否则,就会显得刘邦不那样狠毒。  相似文献   

15.
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落英”,一些文学读本甚至新编《辞源》都解为“落花”,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落英缤纷”之“落”不能解为“凋落”。虽然“落”有“凋落”、“零落”之意。但“落”还有“始”之义。《尔雅释诂》曰:“落,始也。”此义在先秦古籍中运用较多,如《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王念孙曰:“《尔雅》:‘落,始也。’与诸侯落之者,与诸侯始其事也。《楚语》(上)‘伍举对灵王曰:今君为此台,愿得诸侯与始升焉。’是其明证矣。”“落”作为“始”义在《诗经》中也有例证。如《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宋朱熹注:“落,始  相似文献   

16.
1.1《古汉语简明读本》(下简称“读本”)上册第四页: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从今以后才知道您是象对待狗和马一样来畜养我孔伋的。 这里的“君”字用“您”来对译,不大确切。 “君”作为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应该是面对面的对话中对对方的称呼(书信上尊称对方也可以用)。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孟子》上用“君”字165次。作“国君”讲的152次,作“为君”讲的1次;其余12次都是作为对称词“您”讲的,这12次中没有一次不是面对面的对话用的。《梁惠王下》2·12用了4次,2·16用了5次,《腾文公上许行》用了2次,《万章上》9·2用了1次。  相似文献   

17.
“士卒亡者”、“马之千里者”,对于这样的语言格式,向来理解不一,无有定见,最有影响的是“定语后置”说。通过教学实践,深感“定语后置”不能准确解释这一语言现象。本文目的在于阐明对这一语言格式的再认识,故不对他文提出直接评介。出于讨论方便,暂把这种格式叫作(名+动)者结构。 (名+动)者结构有两种清况,一是名词和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直接结合,即下列第一组,一是名词和动词结合时其间有一“之”字,即下列第二组。  相似文献   

18.
“專字”《说文》以为“从寸声。”之形义为何?历来解说分歧很大。汉许慎云:“,小谨也。”[注一],唐李阳冰却云象墨斗之形。[注二],近世以来,释费者蜂起,新说林立。或解为“”,所谓“大盾为卤,中盾为。”[注三],或释为“篿”,即“圆竹器也。”[注四],或据甲金文辞,多用为语助,拟与“惟”字同意。[注五],或说象植物花蕾形。[注六],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的英汉互译余炳毛张玉如“把”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介词,其主要作用是要突出、强调它所引出的词语。“把”字句就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这个特殊介词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英语中没有与“把”相当的词,而且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句型。在语言实际运...  相似文献   

20.
常用字探源     
十 金文中多作。文字学家马叙伦认为:古结绳时代以一条绳表“一”,而于一绳之中间作结表“十”。“十”字源于此是无疑问的,是个会意字。许慎在《说文》中说:“十为数之具也。”在解释章字时又说:“十,数之终也。”“数之具也”与“数之终也”大体相同,表示数字告一段落的意思。我们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头十一、十二往上数。《说文》讲的并非字源,而是对“十”所包含数字多少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