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说我最喜欢的东西,那非零食莫属了。一听到"零食"两个字,我就两眼放光;一看到零食的广告,我就想把它买下来;一提到零食的味道,我就口水直流……就这样,我成了我们小区有名的零食大王,也成了我们班名副其实的"竹竿"。  相似文献   

2.
来杯咖啡吧     
"好了,亲爱的,你就别再气呼呼了。来杯咖啡吧,消消火。"河马太太说着,递给河马先生一杯新煮的咖啡。河马先生接过咖啡杯,还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他不停地嘟囔着:"唉!真倒霉,早上刚一出门就……"没错,早上河马先生一出门,就踩到了路上的西瓜皮,"哧溜"一声,又把他滑回院子里来了。"这是谁干的?  相似文献   

3.
正话说一头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大沙漠凯旋。一群驴子请老骆驼去介绍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了吗?还有没有?"驴子反复问。"没有了,就这些。"在投资的领域中,不少投资者都崇拜巴菲特,  相似文献   

4.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过的切身体会,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感受。那么,为什么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呢?笔者通过仔细琢磨学生的典型错误,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秘密。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大人懒了,小孩子就勤快了。"这话不无道理。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有时候也可以"傻"一点,不必太聪明。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帮学生"铺路搭桥",一显教师"知之者"的魅力,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6.
想知道"一整年"的价值,就去问留级的学生。想知道"一个月"的价值,就去问曾经早产的母亲。想知道"一周"的价值,就去问周报的编辑。想知道"一天"的价值,就去问有十个孩子待哺的领日薪工人。想知道"一小时"的价值,就去问在等待见面的情侣。想知道"一分钟"的价值,就去问刚错过火车的人。  相似文献   

7.
咱的同桌是一位"花木兰"。起初的感觉是有点"倒霉"。自然,跟"花木兰"同桌,就有好戏看啦! 因为天下雨,我早来到了学校。我的同桌"花木兰"也翩然而至。你看,她走到我跟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马尾辫子一甩说:"闪开,我过去!"我一看她"架子"太大,一直想煞一煞她"花木兰"的傲气,就一歪头说:"先脱下雨披再让你过去,不然弄湿了我的课桌椅,它们要是着了凉感冒了,那问题可就大了。"花木兰"无奈,就脱下雨披,白了我一眼,故意努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34):62
有一个读书人教儿子认"一"字。不一会儿,那男孩就记住了。第二天,那人擦桌子时,随手用抹布在桌面上画了一横,想考考儿子还认不认识"一"字。谁知那男孩一点也认不出来。读书人说:"这就是昨天教你的‘一’字。"男孩睁大眼睛,吃惊地说:"只隔了这么一夜,这个字就长得这么大了?"  相似文献   

9.
开学第一天,四·二班就发生了一件笑破肚皮的事,学校都传遍了。那天,"假老练"陈茗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条毛毛虫,一下课就拿去吓唬女生,弄得教室里鸡犬不宁,那场面简直不摆了。就连全班胆子最大的女生"镜子妹妹"方玲都被吓哭了。看着自己的杰作,他高兴地唱起了"我卖大米,卖葱葱儿,卖蒜苗儿,便宜了我就不卖。"一向以侠义闻名的"风车车"李强实在是看不过眼,心里打算着想教训一下"假老练"。中午,吓了别人一上午的"假老练"累得气喘吁吁,就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过了一会儿,便鼾声起伏。"风车车"李强实在是看不过眼就拈起那条毛毛虫放进"假老练"的衣服里。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小学数学课划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种基本课型,那么练习课所占比重就在三分之一左右。但在练习课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看就懂,一说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一次随堂听课中,我恰巧听了几节数学练习课,现结合几个教学片段谈谈练习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拨开云雾——加强练习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角的再认识"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直线中"直"的含义以及"角"的作用。直线中的"直"有确定的方向,"一直走"不会出现拐弯的现象,"一直走"也就不会改变方向。拐弯了就意味着方向改变了,也就会出现角,所以说角的作用是描述方向的改变。这在我国现行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并没有体现。[1]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特困生"。这里说的"特困生",并非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呵呵,看了下面几个事例,你就会明白了。昨天晚上,张老师和"徐长官"向我们扔了两座"作业山"。我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奋笔疾书。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到吃晚饭的  相似文献   

13.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有做好"的人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那个一会儿说"饭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调配,力争  相似文献   

14.
人生就像太阳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如果说迷茫是摸不透一件事,那么挫折就是了解一件事却对付不了它。它就像无法跳出的黑暗,像高不可攀的山峰。有人问:"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A说:"从桥上过。"问者摇摇头说:"没有桥。"B说:"从叶子上过。"问者说:"叶子被水冲走了。"C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问者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格局,颠覆了此前"一纲一本"的现象,这就有了"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的说法,教学内容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差异,甚至是较大的差异。但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关于"一国两制"的知识叙述,却差别很小:三个子目都几乎  相似文献   

16.
陈雅琳 《小火炬》2012,(Z2):38-39
说起"见饭愁"话就长了。"见饭愁"大名叫"小白",是青青草原上的一只小白羊。它一见到香甜可口的饭菜就撅起了嘴巴。因此,它的家人就给它起了个绰号,叫做"见饭愁"。全家总动员起来了。羊妈妈用万般宠爱的口气对"见饭愁"说:"小白,你能把这碗饭吃了,我就让你玩电脑,玩个痛快!""哇!太爽了!""见饭愁"喊道。可是,"见饭  相似文献   

17.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12):2-3
怎么长大的"妈妈,我是怎么长大的呀?"乐乐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好奇地问。妈妈一听,教育的机会来了,就说:"你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乐乐一听就哭了:"你怎么给我吃这个呀?呜--"  相似文献   

18.
"叮铃铃——"闹钟发出刺耳的尖叫。也许在别人听起来是悦耳的,但对我一个忙碌一周而睡眠严重不足的人来说,那简直是"怪叫"。就这样,周日的美梦才做了一半,就被这尖叫声扼杀了。唉,都怪自己昨天闹钟的定时没关掉。愣了几秒钟,突然想到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如何做个乖孩子》,没错,从今天起就做个富有亲和力的"乖孩子",老妈就会不再唠叨,就会给我摘掉"太操心"的帽子。想到做到,说干就干,那现在  相似文献   

19.
细节的真谛     
编织组合不过是把"发生"变成"生发",多少深藏在心底的"发生"一旦被我们"生发"一下子,一个细节的精彩就编织出来了。不用多,一个精彩细节就能成就一篇好的记叙文,也完全可以使其跃升为一篇优秀的散文或小说。  相似文献   

20.
一、他者的阅读:"欢喜指数"偏低当下的儿童阅读,随着教师指导的精细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他者化"的倾向,这就离真实的"我阅读"越来越远了,学生对于阅读的"欢喜指数"自然也就随之降低了。1.作业程式化,引发"恐惧感"。为了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许多语文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固定性的操练作业——每天阅读同一书目的规定章节,每天完成规定的阅读作业。时间一长,阅读本身就发生了异化:阅读不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