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四明公所是居留在上海的宁波人的同乡会馆,始创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最初设在上海县城北门外,仅用于停放和埋葬在沪逝世的宁波人的棺柜。嘉庆八年(1802年)建立正殿,供奉关帝,始取名“四明公所”。此后随着在沪宁波人的增多,公所规模日趋扩大。上海开埠后四明公所曾与法租界当局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发生流血冲突,酿成江惊一时的“四明公所血案”。宁波显的上海人自成群落,对上海的社会教育和慈善公益事业多有贡献。作为在沪宁波人活动中心的四明公所,也是上海各同乡会馆中的位使者。研究四…  相似文献   

2.
四明公所是居留在上海的宁波人[1]的同乡会组织,也叫宁波会馆(NingpoPagoda入它始创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位于当时的上海县城北门外H十五保四图,其地最初仅用于停放和埋葬在上海去世的宁波籍人士的棺枢。嘉庆八年(1802年)建起祭扫关帝的建筑,公所初具规模,始命名为“四明公所”。”‘此后随着在沪宁波人的增多,公所建筑规模日趋扩大.功能也扩展到兴办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并在宁波开设分所。上海开埠以后,四明公所所在地被划入法租界,因土地所有权和棺枢的寄放等问题,四明公所与法租界公查局曾于同治十三年(18…  相似文献   

3.
1 874年和1898年发生的两次四明公所事件在上海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事件的发生缘于法租界公董局欲强占宁波同乡组织四明公所土地,并在该地块之上开筑道路.  相似文献   

4.
6月8-9日,由上海市政协南市区委员会、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和上海市宁波协会(上海市宁波同乡联谊会)联合发起的"纪念四明公所建所200周年暨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我在台北作学术访问研究,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看到一批与上海史有关的档案,包括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档案,关于日本在上海谋求建立专管租界的档案,四明公所的档案,关于苏报案交涉经过以及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西书影响的档案.  相似文献   

6.
一 所谓“四明”,乃宁波别称。历史上的宁波府治内,有会稽山兀然而立,其主峰之上,四穴昭然,形同窗户,透阳通明,故日“四明”。四明公所为宁波籍人士在沪建立的同乡会馆。清嘉庆二年(1797年),旅沪宁波人以每人每日捐款一文的方式,积累下一笔资金,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档案馆是上海市政府所属综合性档案馆,共保存着142万卷各类档案和资料。在丰富的馆藏中,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馆藏──租界档案,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档案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一、形成租界档案的机构:工部局和公董局租界档案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统治者迫使清朝政府缔结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规定上海为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商人可以在该港口同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并可据告租地造屋。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11月17日上海正…  相似文献   

8.
上海的典当业在抗战之前有三个同业组织,即上海市典当同业公会、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和租界内的押当公所。上海典当同业公会的前身是典业公所,该公所成立于清光绪中叶,设于老北门吴家弄39号。1931年2月典业公所改组为上海市典当业同业公会,仍设于原址,主要负责人是傅佐衡。当时会员有50余家,多为架本[1]在30万余元的大型典当。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28年6月,会址设在小南门大街,负责人是翁雨田、许叔航,有会员40余家。押当公所是当时租界内典当业的同业组织,设在上海公共租界文监师路(今塘沽路)902弄6号,负责人是翁…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11,(4):F0003-F0004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4月,中国人都要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这已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重要习俗。那么,曾经侨居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安葬逝者、追悼先人的?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法租界公董局相册中,有一组拍摄于1941年3月18日的葬礼照片,葬礼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让·吉奥利特的法国人,他不是普通的侨民,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政研究会"于1941年6月1日由在沪日本人创建.当时上海公共租界主要控制在英美人手中,被上海日本人称作"敌性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限制了在沪日本人的扩张,故在沪日本人经日本外交当局折冲,1941年4月,先成立工部局临时董事会,日方董事冈本一策于5月任副总董(Vice-chairman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市政研究会成立时,冈本一策任会长.  相似文献   

11.
旧上海租界档案,是指上海设立租界后,租界管理当局——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所形成的文字、照片等原始材料。目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部分档案,总数达6万余卷,时间跨越近百年,内容涉及租界行政、司法、警务、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房地产管理等诸方面,其档案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保存下来的租界档案中,堪称全国之最。租界在上海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对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发展,剖析其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一、旧上海租界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回顾 旧上海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政研究会”于 194 1年 6月 1日由在沪日本人创建。当时上海公共租界主要控制在英美人手中 ,被上海日本人称作“敌性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限制了在沪日本人的扩张 ,故在沪日本人经日本外交当局折冲 ,194 1年 4月 ,先成立工部局临时董事会 ,日方董事冈本一策于 5月任副总董 (Vice- chairman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市政研究会成立时 ,冈本一策任会长。冈本一策 (Okamoto Issaku) ,原籍大分县大野郡三重町。 1889年 8月生。 190 8年 3月锦城中学毕业。1910年受雇于外务省。 1914年 6月任外务属 ,任职政务局第 1课…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2001,(1):11-16,24
上海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祥地之一。租界广告管理始于清末 ,从 1 90 1年起 ,法租界公董局制订招贴章程 ,规定由中央捕房审查招贴的内容 ,并由巡捕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或提起公诉。公共租界工部局也一直想解决界内乱七八糟的张贴广告有损城市环境的问题。 1 91 4年 3月 2 0日 ,公共租界纳税人大会通过决议案 ,授权工部局征收广告特别税 ,征税范围逐渐扩大到围墙广告和屋顶、高空灯光广告。并对公共汽车站灯光广告柱、空中广告、活动广告 (在交通工具上作广告 )、电影广告等进行了管理。本辑史料主要反映了两租界当局对招贴广告及广告牌等的管理起…  相似文献   

14.
黄兴故居     
1916年6月22日,黄兴由日本返沪定居。直到4个月后病逝,他都寓居在法租界福开森路393号(今武康路393号),这是一幢四层楼的花园住宅,人称“黄公馆”。岂料仅仅过了三个多月,黄兴胃病复发。早在1912年他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时.他就患过胃出血病症,后来在美国又被此病拖累了一个多月。这次因积劳成疾而使胃疾再度复发,病情较前两次更为严重。于是,留在东京的原配夫人廖谈如和家人,都被急电召回上海寓所,但终因医治无效,黄兴在他的寓所滋然长逝,享年42岁。孙中山闻讯后深表哀悼,八日,国会通过决议,国葬黄兴。黄兴逝世时,其幼女…  相似文献   

15.
赖京闻 《档案天地》2013,(5):41-42,57
宁波在上海的同乡会馆称着四明公所,它见证了宁波人反对帝国主义在上海扩张的历史的变迁,也是弘扬民族正气的一个缩影。四明公所是由旅沪宁波籍人士在1797年建成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同乡会馆。其规模之大,势力之强,不仅是当时上海各同乡会馆中的翘楚,而且还是近代宁波帮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扩张,并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将一幅美国Perdue公司赠送给他的《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转交市档案馆保存。该图标题“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为小篆,图长110厘米,宽70厘米,系 1884年(光绪十年)原上海著名出版机构点石斋在许雨苍1875年绘制原图的基础上对租界道路加以核实填补重新绘制而成。地图按照中国传统的地图画法,并以不同颜色区分黄浦江两岸的租界和华界区域,其中绿色代表黄浦江、赭色代表美租界、蓝色代表英租界、红色代表法租界、黄色代表华界。该图清晰地标示了华洋各界界址,标示了各区域内街区、桥梁、码头设施以及各国驻沪领  相似文献   

17.
印度巡捕在租界的出现 185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立不久,即组建了负责在租界中管理道路交通、维持社会治安、调查犯法行为等的“巡捕房”。起先巡捕房所雇佣的人员都是西人,其中以英固人为主。由于西人巡捕的薪水较高,为节省开支,1865年4月开始招聘华捕(华捕的薪水只有西捕的四到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书底挂号》是上海书业公所1906年春成立后,根据同年制定的书业公所章程,各书局将各自的书底“报明公所登册”而形成的类似今日版权登记之类的簿册。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现存书业公所《书底挂号》,有57家书局在书业公所登记了自己的书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出版市场的一些情况。下表根据《书底挂号》中各书局登记的书目略加分类而编制:新旧学书籍数量对比一览表(见右表)将其汇总,大致有如下表:不难看出,当时出版物中传统书籍占了绝大部分。它们中有经学史学书籍,如纬文阁的《十三经注疏》、《朱子近思录》,广明书局的《四五经新义》等;也…  相似文献   

19.
何应饮的沪上故居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早已是非常繁华的商业中心了,但穿过迪化中路(今乌鲁木齐中路)一段后,就显得幽静起来了。这里主要是外国人住宅区,聚集着一批花园洋房。在近高恩路(今高安路)和霞飞路口(今淮海中路1634号),有一座幽深的庭园,里面座落着一幢矮矮的中西结合的平房,被挺拔的龙柏树、高大的广玉兰和冬青树所掩映。这幢房子就是国民党将军何应钦的上海寓所。东面数百米开外的逸村,就是蒋经国故居所在。这是幢极普通的中西结合的平房,四坡顶的屋面.红色的千瓦,白粉墙面,木结为的…  相似文献   

20.
法租界公董局颁发的天厨味精厂营业执照天厨味精厂参加193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参展证书天厨味精厂董监联席会议记录等J"知.一,止屠孚祀愈即令朴劫朋︸回攘精羊︶维邦夕一反声往摧书塑,油一月!一!目.!l‘....‘.‘..1‘|矛天厨味精厂酒精试验记录和酒精工场计划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