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学记》和谐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本文着重分析《学记》和谐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并从《学记》和谐教育目的观、和谐教学观、和谐的人际观、和谐课程观等方面阐释《学记》和谐教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认为是在现代课程领域中一种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被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泰勒提出的课程理论曾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课程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被称为“泰勒原理”。从泰勒原理产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实质、影响等方面对其作简要评析。身处当下这个反思的时代,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的过时与不过时,清楚地区分提问的泰勒和答问的泰勒。  相似文献   

3.
1949年,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发表了被视为经典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此书中,泰勒主要探讨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教育结果这四个问题。本文在阐述泰勒原理形成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实现高职教学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为解决课程编制从理论层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建议。"泰勒原理"是现代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石,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设置、课程评价设置、课程结构设置展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泰勒原理"对我国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学》,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学记》一样,也是一篇重要的理论专著。它们产生于同一时代(不迟于西汉初),并被收入同一丛书,即作为儒家大经之一的《礼记》中。《学记》着重于教学理论的系统阐述,而《大学》的主要内容则是政治和道德教育。所谓“《大学》言其道,《学记》言其法,法非道不尊,道非法不行”,表明人们常把它们看作  相似文献   

6.
孙萍 《文教资料》2012,(26):69-71
《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孟学派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概括,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体系相当完整的教育文献。《学记》多方面的论及到理想教师的形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记》中多汲取营养。本文即就《学记》中理想教师形象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本身素质养成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学记》是我国 ,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它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思想。虽然全文篇幅短小 ,但它却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际 ,从教育作用到教育目的 ,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 ,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 ,从教师到学生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记述。《学记》中的许多思想 ,见解精辟 ,符合教育规律 ,其中许多教育观点 ,即便时隔两千多年 ,仍对当今教育有其独特的启示和参考价值。一、《学记》中的成功教学之“法”《学记》认为 :教学是有“法”可依的 ,教学的成功抑或失败 ,完全取决于教学是否依“法”行事。这…  相似文献   

8.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教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提倡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需要《学记》中朴素而中肯的教育思想来引导教学。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了《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故《学记》被看作是教育理论的专著或者教学理论的专著。文章从另外的角度论述《学记》中的教师教育理论,从而证明《学记》是一部关于教师的专著,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给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记》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纵观《学记》全文,共有六处提到"志"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意,我们可以把《学记》中的  相似文献   

11.
杨炎雨 《考试周刊》2014,(48):87-87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被视为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他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泰勒原理这一概念,此后各国教育学专家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最终确立泰勒原理。泰勒原理对教育界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我国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在学习、借鉴泰勒原理内容。本文旨在分析泰勒原理的内涵,分析如今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认为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的确定三个方面对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来审视和重温《学记》,发现其蕴含的极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倡导,对理解和指导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实践很有现实意义。对比分析《学记》所提出的发展性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以及教化育人方式的独到见解,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之精华是课程改革的宝贵教育资源,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传统教育本来面目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及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介绍教育教学理论最完整最系统的专门著作。全书1229个字,近现代教育理论中很多原理、原则都可在《学记》中找到萌芽。本文就《学记》中的教育管理思想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武丽婷 《考试周刊》2010,(19):217-218
泰勒原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不同的“经验”,人们对泰勒原理的理解也有不同。这也正体现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中“学习经验的选择”的原则。而泰勒的“学习经验”的选择对新课程的理论者与实践者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学论教是经学时代《学记》文本注疏的总体特征,由学至本是中国古代学者对《学记》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在经学时代向学科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学者们通过中体西用范式来表达对现代学术的文化认同,《学记臆解》就是国人依托传统学术对现代教育学的自我应答。国人在翻译和介绍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类译著的过程之中,拉开了中国教育学科体系自身建设的序幕。《学记考释》就是借鉴赫尔巴特的教育范式,从《学记》之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心理学三个部分,来解读《学记》的教育思想体系。《学记今译》和《〈学记〉译述》《〈学记〉批注》《学记评注》等著作,可以被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缩影。教育史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化活动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的关注,使得我们必须围绕中国教育思想史的基本问题,基于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连接和转换的研究路径,来重新思索经学化和学科化视域下的《学记》研究范式,以期在实现教育史学和教育学史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达到对《学记》教育思想体系的历史的逻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记》作为《礼记》中的经典篇章,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和深刻.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首先,教育之用,论述教育对修身成人、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功用;其次,进学之道,这也是《学记》的精髓所在,主要涉及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循循善诱、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最后,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即我们不仅要用《学记》教育思想反思当下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借鉴其有益思想来指导如今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学记》作为《礼记》中的经典篇章,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和深刻。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首先,教育之用,论述教育对修身成人、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功用;其次,进学之道,这也是《学记》的精髓所在,主要涉及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循循善诱、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最后,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即我们不仅要用《学记》教育思想反思当下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借鉴其有益思想来指导如今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教育之最     
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札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共1200多字。据考,它是战国末期孟哥的学生乐正克所著。该篇总结了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经验,对  相似文献   

20.
李爽 《今日教育》2013,(6):42-44
《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理论的著作,它比欧洲教育史上最早的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了300多年。《学记》成于战国后期,由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以儒家思想为主题,总结了先秦诸子各家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理论对至今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