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飞  郑颖 《新闻前哨》2003,(4):35-35
录音报道主要由实况录音和人物谈话录音组成。实况音响作为录音报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报道中能够烘托现场气氛,表达人物情感,拉近与听众间的距离,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此,就录音报道中实况音响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实况音响能体现录音报道的真实性录音报道所以感人,首先在于它传递了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声音,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原貌,使听众如临其境,真切感受。而这种真实性的表达主要依赖于现场的实况音响。虽然现在的听众对广播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不管听众收听需要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他们要听到最真实…  相似文献   

2.
录音报道是一种最常见的广播报道形式。通常,录音报道有两个基本要素:音响(现场实况音响和人物谈话)和记者叙述(口头叙述和文字叙述)。其中,音响,特  相似文献   

3.
虚假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痼疾,是社会的一大公害,编造虚假新闻为正直的记者所不耻。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对录音报道音响的真实性原则往往认识模糊。笔者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常常发现音响失实的现象,比如:报道中的采访对象不是交谈,而是在“念话”;实况音响背景干干净净,没有现场气氛;明明是张三的声音,却说成是李四,张冠李戴。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报道的可信度。众所周知,录音报道是由文字部分和新闻实况录音、包括人物的谈话等音响构成。就音响部分而言,它的真实性包括音响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气氛、背景音响、新闻人物及其讲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录音报道.凭借记者对新闻事实和新闻现场真实的阐述及人物谈话、实况录音,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真实可信之感,反之,采访与后期制出来的“翻版”就会让人听得别别扭扭,甚至让人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确保录音报道的真实,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新闻事件的现场录音必须是新闻事件发生时或发展中的当时当场的实况录音。比如党的十六大开幕.所做的录音报道、所用的开幕大会的全部录音必须是当时当场的实况录音,就是说,采制的录音必须一次成功,没录上或没录好,都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录、补录。更不允许用别的录音代替,甚至是随意更改一下。  相似文献   

5.
现场口头报道,有的叫现场报道,有的叫口头报道,也有的叫现场口头录音报道。它和一般录音报道不同的地方,就是录音报道中的文字叙述是记者写好,由播音员或者记者自己在播音室或者其它非现场播报的,而在现场口头报道中则由记者  相似文献   

6.
广播新闻的音响报道分为录音报道和直播报道,其中录音报道是广播媒体平时用得最多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分为录音新闻(消息)、录音通讯(专稿)、录音专访、录音特写、录音连续(系列)报道等."录音报道是记者将实况音响采录后,加上文字解说制作而成的广播新闻报道,它是所有采用录音方式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体裁的总称."①在广播录音报道中,各种实况音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充分利用好能体现新闻价值的实况音响,是广播记者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为此,笔者将从音响采集的现场性、音响选择的典型性和音响合成的逻辑性三个层面,对广播录音报道中利用实况音响的重要性作一番新探.  相似文献   

7.
录音报道的真实性,除了文字,还有音响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可以组织,但不能制造事实。这里说的“组织”是指立足于生活真实基础上的组织,而不是无中生有。举个例来说。记者到工厂采访关心退休工人的事,知道厂里经常召开退休工人座谈会,想录一个座谈会实况。可是按厂里的计划这个会安排在一两个星期以后,而记者等不及,这就可以建议厂里提前开;座谈会开始前,还可  相似文献   

8.
一、音响的地位谈起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包括音响的构成、地位、比重等等,见仁见智诸多不同。例如关于音响的构成,有人主张除去文学叙述外,必须有新闻事件实况和新闻人物谈话两种音响,缺一则不成其为录音报道。也有人说,只要有一种音响(新闻事件实况或新闻人物说话)再加上文字叙述,就叫录音报道。至于音响在录音报道中的地位和比重,多数同志主张音响是录音报道的主体、灵魂或生命,音响的比重在时间上应不少于文字。相反,也有同志觉得一个报道中只要有录音出现,就可以叫作录音报道。个别同  相似文献   

9.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笔者在编辑实践中经常接触的那些冠以“录音报道”或“录音新闻”,往往只是文字解说加人物谈话,而缺失的却恰恰是现场音响这个支撑录音报道的关键性要素。  相似文献   

10.
实况音响是录音报道的主要特征。实况音响的质量如何,明显地影响着录音报道的效果。因此,选录好实况音响,十分重要。有许多音响,保留愈久,其价值愈高,因此,积累音响亦很重要。 一、选择音响的原则 除了上一讲讲到的录音报道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真实性原则之外,选择实况音响还应注意四条原则: 第一、真切。就是要选择真真切切并能代表事物本质的音响。在现场实况中常常有许多音响,哪个能代表所报道事件的本质呢?记者要用耳朵迅速挑选出来,并及时开机采录下来。比如,你去京郊今冬兴修水利的工地去采制录音报道,如果你只录下人们用手工工具挖泥、铲土、砸石头的声音,就不能代表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说,在广播新闻中最富有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就是“带响的报道”,即记者采录新闻的现场实况、人物讲话,再配上记者叙述而合成的录音报道。这种报道可听性强,最受听众欢迎。录音报道的魅力有时是其它媒介所不能替代的,其主要作用在于: 1.音响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录  相似文献   

12.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录音报道是新闻广播的一种形式,也必须坚持真实性。如果说,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事实的真实,那么录音报道除去事实必须真实外,所使用的音响素材也必须绝对真实。我们说录音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再现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声音,能使听众闻其声如临其境,真实感强。所以,它比一般文字报道更使人觉得真实可信。这个道理,恐怕每一个新闻广播工作者都是懂得的。但是,在业务实践中往往又不能完完全全地  相似文献   

13.
录音报道,同其它形式的新闻报道一样,必须严格坚持完全真实这条原则。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再现报道现场的各种声响,听来常常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往往比一般文字报道更加可信。然而,我们广播电视界的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闹出笑话,制造出虚假的录音报道。常见的虚假录音报道有以下几种: 一、伪造现场,照稿讲话。如讲话录音,稿子明明说“某同志在劳动现场对记者说”,但讲话录音里一点儿现场的音响都没有。稿子里明明说“某同志向记者介绍”,但录音的腔调却象在大会上作报告。有的被采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广播新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录音报道日趋成熟。在录音报道中,录音素材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 所谓录音素材,也就是记者根据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事实,在新闻事件现场以录音形式采集,而尚未经过整理提炼的现场音响的原始材料。在录音报道中,除使用录音素材外,还使用记者语言。当记者语言以文字表达形式与录音素材相结合时,录音素材应占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 文字与录音素材相比,后者居主。在录音报道中,记者语言有录音素材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记者语言与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在数量上不是平分秋色的,也不可能形式模式或  相似文献   

15.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列宁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这条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对事实的解释必须是实质性的,必须与事实的客观位置和内在含义相一致,不可将主观意图强加给事实。 录音报道是广播中的新闻作品,上述关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的一系列要求,它都应该完全遵守。 与文字报道相比,录音报道的明显特点是有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这样,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的真实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文字叙述在录音报道中的作用可以表述如下:说明现场,交代背景,引出或解释音响,同时巧妙地显示立场,点出事物的本质,揭示报道的主题。录音报道中的文字叙述: ——宜少不宜多,避免淹没音响,这在录音新闻和新闻性较强的录音特写中尤其如此。干净简炼的文字叙述有利于突出音响,吸引听众。  相似文献   

17.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  相似文献   

18.
录音报道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广播形式,它通过真实的典型的现场实况,直接展示新闻事件的过程和新闻人物的形象,给听众强烈的现场感,使人听了十分亲切,真实感人。这是录音报道区别于其它新闻报道形式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录音报道,以实况录音为主,文字的叙述描绘为辅。一篇录音报道,一般的要由两到四个音响构成。只用一个实况音响,音响再好也显得单薄,要是太多了,又会使人厌烦。但不管音响多少,都应把精选出来准备要用的每一个音响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既不能都放在开头,又不能全放在中间或结尾。这就涉及布局,没有一个巧妙的布局,就如同一个人一样,长的再好看,若是畸型,也会大为减色。音响的布局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一篇录音报道的成功与失败。巧绘凤头,吸引听众。现在的广播听众基本是在“动中”听广播。所以录音报道的开头就显得格外的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作为一种具有广播特点的宣传形式,已经越来越为广播记者所采用。一篇好的录音报道,常常使听众闻其声而入其境,产生一种特殊的真实感、亲切感。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录音报道呢?这里,固然包括政治内容以及其它技术方面的许多问题,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可能做到文字与音响的完美统一。文字要美。文字是一篇录音报道的骨架,你要采制一篇录音报道,主题是什么?中心是什么?应该说主要是靠文字来表述的。录音报道的文字,不同于一般新闻稿的文字,它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应根据所报道的场面,加以生动的形象的描述,把人们从音响中听不到而又想知道的情景再现于听众面前。同时,录音报道的文字不能从头到尾一说到底,而是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所要报道的内容,也就是说要画龙点睛。例如:我台记者在采制录音报道《北京晨曲》时,为了反映一个和睦的家庭,记者在用简洁的文字作了介绍之后,很快引出这样一段婆、媳在厨房对话的音响实况: (媳:妈,您老人家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婆:嗨,这没啥,我也睡不着了,起来弄点饭。媳:您歇一会儿,我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