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年来,在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强调要“精讲多练”。这种提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产生一些副作用。“精讲”,是针对“满堂灌”、不分主次全部细讲而言的。“精讲”,并非少讲,而是有些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重点和难点教材则要细讲,透讲,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不理解“精讲”的含意,不顾教材和学生实际,而浓缩教材,讲得过于简单,并不是“精讲”,这样少讲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如果把“多练”理解为让学生动脑、动手,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为此适当多做一些练习,熟能生巧,本来是无  相似文献   

2.
一、贯彻“精讲多练”原则精讲,首先是要少讲,教师讲得多就不可能是精讲。但少讲并不就是精讲,精讲要讲在点子上,讲在问题的节骨眼上。只有精讲,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离开了精讲,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突出。教师在精讲...  相似文献   

3.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霍懋珍先生早在26年前对"精讲"有过精辟的论述:"精讲并不是讲得越细越好,也不是简单的少讲,更不是只读不讲;精讲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找出重点、难点,讲文章的精华,讲规律性的东西,讲学生不懂但又必须掌握的难点。要讲得准确、精炼,特别是要善于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学生的思维。"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要少而精 ,要少讲、精讲。”很多老师尽管明白这是教改的方向 ,却怎么也做不到“少讲、精讲” ,不知不觉又成了“主讲”者 ;还有少数老师片面地认为“精讲”就是要缩短讲课时间 ,给学生多布置练习 ,于是把“精讲”简单的理解为少讲 ,把有些该讲的也抛弃不讲了 ,忘记了“主导”的职责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 ,看重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怎么样。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诱导 ,必是学生运其…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提倡精讲精练。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讲得少了,练得少了,但脱离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能教会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提倡精讲精练。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讲得少了,练得少了,但脱离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能教会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7.
梁兴媛 《甘肃教育》2014,(24):79-79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说得多一些,教师讲得少一些,让学生多动手,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呢?一、教师少讲,是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的前提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少讲;超越学习要求的内容少讲;简单易懂的少讲;学生似懂非懂、难以理解的问题少讲。但是,少讲并不是不讲,少讲则要求教师要引得妙、问得精、拨得巧,教  相似文献   

8.
口耳授受的传统教学,形成了一种定势心理倾向:教师总认为,对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满堂灌”、“一讲到底”的繁琐讲授,“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注入式教学,就是这么产生、流行的。于是,60年代有人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改革口号。  相似文献   

9.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10.
署假以后,我县不少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精神,大胆改进教学方法,贯彻了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了以最经济的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学生程度.但是也还有些老师对精讲多练这一原则理解得片面。如有的老师把精讲多练看作单纯追求进度,只要压缩课时,老师少讲,增多学生的练习,这就是精讲多练,因而知识讲得不深不透,一堂课囫囵吞枣,让学生吃了夹生饭。下面,就我们的粗浅体会,试提出有关精讲多练的看法和做法:我们认为,精讲多练,二者是有机的结合,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所谓精讲不是少讲或略讲,而是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本质的东西,掌握重点,突出难点,联系儿童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精简不必要的教学环节,用较少的时间,精炼的语言,揭示知识的规律,把知识讲深、讲透、讲准。这就是对课文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1.
牛颖慧 《考试周刊》2011,(63):215-216
“精讲多练”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后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实践操作与评价中,不少教师对“精讲”产生困惑、迷惘或存在认识上的误解:“精讲”就是“少讲”甚至“不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练习的次数;“精讲”就能“多练”.“一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讲得少了,当然练得就多了。”。这两种观念很具代表性。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正确处理“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yiqingyuan     
在新课程中,有好多人倡导教师要少讲、这里的少讲不是不要讲,而是“精讲”.“讲”,我认为还应是教师的基本功(第一功底)。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全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锻造这一本领,新课程中,学生、教师都是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这才构成一个“教学”整体、教师教,就是要讲——讲清楚、讲准确、讲生动、讲丰富,有抑扬顿挫、有艺术感染、有逻辑震撼、  相似文献   

13.
肖绮雯 《广东教育》2002,(12):28-28
在语文教学中,训导语言思维应以口语训练为手段,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为核心,借助语文课程训练这个载体,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说,以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使其准确释放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彰显审美品味。一、当好训导语言思维的“导演”,把主角地位还给学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的思维围着老师转,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练得少。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教师要当好训导语言思维的“导演”,把主角地位还给学生,自己少讲,让学生多说,将课堂内容设计成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大平台,在有限的时间内,启发…  相似文献   

14.
精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什么是精讲?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准确地、深入地讲清楚,对教材的其他部分略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这就是精讲.精讲,是不是就是少讲?针对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要用讲述去占领学生思  相似文献   

15.
一、由原来的“精讲多练”变成“少讲(或不讲)乱练”在传统课堂上,我们要求语文教师“精讲多练”,这无疑是对的。问题是一般的语文教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如果多而精彩,学生也鼓掌;但如果讲得多,却是懒婆娘的裹脚,学生又没有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时空,那才叫学生活受罪。人们把这种教学方式贬之为“填鸭式”。而时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于程序性知识而不是结论性知识,即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而是教给一些良好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因此,便有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6.
师蕾 《教育文汇》2005,(5):20-21
讲的少的是好老师,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老师?“少讲”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自提出以来,一直被人们奉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圭臬。不可否认,“少讲”教学思想的提出,对于解放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盲目地、过分地强调少讲,并以“少讲”的尺度一刀切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让广大老师谈“多讲”而色变,望“多讲”而却步。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教师的讲授仍是现在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手段,人们在论及教师的讲授时,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精讲”,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精讲”这一老课题确实大有研究之必要。本文就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应达到的“精讲”之境界谈点个人见解:1-内容精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精讲”,就是“少讲”。其实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精讲”并非只是数量上的少讲,更是质量上的“精要”。言之无物,不得要领的少讲决不是“精讲”;言之有理,既揭示了教材的精华,又讲得精彩纷呈的洋洋万言,也未…  相似文献   

18.
抓住教材重点,进行精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精讲,并不是意味着少讲、略讲,或是片面地压缩教时,追求进度,而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抓紧时间,集中力量,把最本质的知识,关键性的问题,讲准、讲深、讲透;同时诱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他们掌握关键性问题,能够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迅速提高语文水平。怎样做到精讲呢?除应大力克服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尽量精简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注意语言精炼等外,我们认为,深入钻研教材,掌握中心,抓住重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明确教学重点呢?首先,就一学期整个教材来看,必须明确重点单元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而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内容,却比过去增多了。教师要完成教学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精讲,一定要帮助学生力争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精讲,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精简少讲,也不是把讲授的内容来个“浓缩”。所谓精讲就是把教材基本的知识讲清楚。通过讲,使学生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精讲与多练是相辅相成的,但精讲是首要的,它是多练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如何精讲,是很有必要研究的。精讲不等于少讲,然而讲得精就应该讲得少,一课书讲多少则谓之精呢?怎样才能讲得精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与做法。一、定好教学目的,讲求课堂实效。教学目的是教师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