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奇寅     
《收藏界》2013,(1):139-139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2.
王奇寅     
《收藏界》2013,(4):143-143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3.
王奇寅     
《收藏界》2013,(3):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4.
王奇寅     
《收藏界》2013,(9):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  相似文献   

5.
王奇寅     
《收藏界》2013,(11):141-141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等职。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相似文献   

6.
王奇寅     
《收藏界》2013,(8):134-134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  相似文献   

7.
事件     
《游泳》2012,(3):11-11
首届“艺术水立方”杯国际书画大展·精品展举行 4月2日至5月4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南楼四层展厅举办第一届“艺术水立方”杯国际书画大展·精品展,为期33天。此次精品展展出了首届“艺术水立方”杯国际书画大展的部分获奖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当代水墨、书法等四大类的近二十幅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国际著名华裔色彩主义抽象派画家作品,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张瑞龄、杨晓阳、崔自默、蒋山青等大师作品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3)
正近日,"翰墨华章——新中国以来名家书画文牍大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大展汇集了来自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艺术家亲属、艺术家本人以及部分重要藏家的展品,共计约400件(套)。F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12月18日至27日,由首都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和中央电视台数字书画频道共同举办的"翰墨华章——新中国以来名家书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24):20
北京匡时2012年秋拍首次推出了"当代书画专场",近100件作品依据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不同方向的探索,既涵盖了王子武、范曾、刘大为、田黎明、冯远、刘庆和、江宏伟、徐累、武艺、李津当代水墨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又同时包括雷子人、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年轻新锐的水墨作品,全面呈现当下的水墨景观。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艺术品收藏的人群逐日扩增。在市  相似文献   

10.
Lain 《收藏》2013,(16):68-71
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泡沫的消退过程,而"水墨"创作却屡屡在国际收藏市场上创出佳绩。中国历来存在的"雅贿"体制下而推出的水墨艺术家,并不在这次的水墨热潮里。现在的当代水墨热潮范围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当代工笔画(又称"新工笔")和以水墨为媒材表现当代观念的作品(又称"新水墨");另一类是在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至今的实验水墨。这类偏向观念、实验和抽象水墨一直在海外华人市场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1.
乔梖 《收藏》2012,(12):134-137
2012年春拍,当代水墨正在得到空前的重视。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嘉德推出了当代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同时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和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水墨作品,也包括李军、王冠军等众多新实力派艺术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2.
汪湛杰 《收藏》2013,(10):170-171
中国嘉德于2012春拍中首次推出新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总成交额为1380万元,成交比率超过90%。娄正纲的《自然——ZG 123》以138万元位列第二。该专场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弌、刘庆和、李津、武艺等多位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其中徐累的《夜中昼》以149.5万元折桂。2012年秋拍,中国嘉德用"当代水墨"和"水墨新世界"两个专场重点推荐当代水墨作品,于此同时,北京保利也推出"中国当代水墨中坚力量"等3个当代水墨专场。北京荣宝推出的"新人新水墨"专场则以当代中国画坛中坚力量与新锐艺术家为主体。香港天成国际拍卖的秋拍也以"当代文人"作为主题专拍,且各专场拍卖成绩不俗,在各大拍卖公司力推下,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8,(1):F0003-F0003
殷立宏 字瑞雪,号一木、极深。1966年生。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书画艺术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主要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传承是美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主要出版发行个人画集《殷立宏中国画人物》、《殷立宏水墨小品》、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7,(6):169-169
为增强中国当代书画的学术积累及艺术创新,弘扬民族文化,造就时代经典,以真、善、美的艺术精品满足社会的审美文化需求和收藏鉴赏需求;推出“艺术、学术、市场相统一”的理念,向公众推荐具有学术意义与市场发展价值的当代书画家典范。由中央电视台CCTV-2“艺术品投资”栏目、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数字频道、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栏目。  相似文献   

15.
牟建平 《收藏》2012,(16):92-93
当代水墨作为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距今不过10多年,因其在题材、技法、观念上均有别于传统中国画,所以又有很多别称,如"实验水墨"、"新水墨"等。当代水墨以其鲜明的时代感,突出的视觉张力,勇敢的探索精神,立足于当代中国画坛,成为当代中国画一股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自2012年舂拍始,当代水墨在国内保利、嘉德等拍卖公司的力推下,市场热度明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2,(6):13-13
当代水墨的学术争议始终在进行当中,但是市场却没有学术的悠闲从容。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力推“水墨新世界”,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式、刘庆和、李津等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推向前台。在可以看到的各种艺术活动中,当代水墨的话语权与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在时下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看待当代水墨的表现,收藏者对于市场新变化又该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17.
容铁 《收藏》2013,(6):179-179
如果说"水墨"是指传统中国画写意的一种创作形式,那么容铁所说的"光晕"就是中国山水画表现中的一种光影效果。这种用水墨演染出来的特别的甚至是特殊的效果,在努力摆脱水墨仿印象派的前提下,增添了中国山水画的时空感,通过时代气息开拓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新意境。——王爱红  相似文献   

18.
陈曦 《中国收藏》2023,(4):62-65
<正>春夏之交正是槌声热闹之时,在5月的伦敦新邦德街,素来擅长以精品专场吸引藏家的伦敦邦瀚斯将举行两场拍卖——“麦克·格豪士:水墨与青铜”和“中国艺术精品暨书画”,荟萃来自英国及欧洲诸方藏家的中国艺术精品佳作。综观本季阵容,包括中国书画、瓷器、青铜器、佛像、玉器、古典家具等门类均有力作现身。  相似文献   

19.
高鸿 《收藏界》2012,(3):85-88
八大山人《书画合册》(八开),绢本水墨,册页,尺寸:24×17厘米×8,估价:RMB2,200,000-2,800,000,成交价:RMB2,576,000。  相似文献   

20.
卢婧 《收藏》2013,(2):92-95
新工笔兼具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无疑引起了藏家们的普遍共鸣并显露出审美回归的强力趋势。对一些中国藏家而言,收藏具有中国文化内蕴的当代艺术品,或许比单纯追崇四方审美的当代艺术更具安全感和价值感。随着新工笔学术价值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藏家及艺术机构了解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把关注焦点转向新工笔艺术。中国嘉德:率先在2012春拍中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涵盖新工笔艺术的重要作品,表现不俗。本季秋拍,嘉德"水墨新世界第二回"再度发力,成绩更加出色。北京保科:于2012秋拍前,举办"妙机其微——现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