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卫国  宋康年 《收藏界》2011,(12):64-65
这一组动物瓷粥是1997年秋天在安徽望江县城郊一座北宋砖室墓出土的。  相似文献   

2.
吴丹微 《收藏》2016,(11):12-19
2016年4月9日至7月10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携手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以192件(组)徐州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托。  相似文献   

3.
古币二品     
贾志义 《收藏界》2010,(3):81-81
合背铁“半两” “半两”钱存世量较大,分先秦、秦、汉三种。易得,多为铜质.含铅较大。铁质较为少见。《中国古钱币》一书记载:湖南地区出土较多,仅湖南省衡阳长沙1958、1960年在20多座汉墓中就出土铁“半两”600多枚,  相似文献   

4.
张健 《集邮博览》2010,(2):51-53
在整个展场中,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可以称得上是最金贵的国宝了,因为它是整个展览中唯一禁止拍照的文物。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画幅成T形,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图10)。帛画描绘了秦汉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思想,构思独特,奇幻瑰丽。它的主题是:墓主西汉初年一位贵妇人(即我们所  相似文献   

5.
杨玉彬 《收藏界》2013,(8):30-36
1991年冬季,安徽天长市东郊三角圩水利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古墓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长文物管理所组织考古队对该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1座、汉代墓葬24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仅"桓平"墓就出土玉器90件,现择其精要介绍如下。利物对为仅介  相似文献   

6.
杨玉彬 《收藏》2006,(10):95-95
錞于是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青铜乐器,见于著录的传世。出土品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滇、陕等地。安徽境内继宿县,寿县出土两件外,1975年7月阜阳地区涡阳龙山又发现一件珍贵的虎钮錞于.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21)
正2016年4月19日至7月10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瞎携手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以192件(组)徐州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托,分"汉玉之巅""盛世吉金""汉俑华采"三个部分,再现汉世雄风(图1)。徐州古称彭城,北扼齐鲁,南控吴越,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徐州汉墓出土数干件陶俑,其中不乏精美的舞乐俑,它们于地底沉睡两千年,而今重见天日,为我  相似文献   

8.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国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并穴合葬墓。两墓共出土彩绘陶器189件,其中刘胜墓中彩绘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以褐色涂地,纹饰富于变化,多绘夔龙纹、变形鸟纹和云气纹,少数绘流云纹、弦纹和锯齿纹。窦绾墓出土彩绘陶器则为夹砂灰陶。其中,12件彩绘陶盆极具艺  相似文献   

9.
隶书     
隶书,又名史书、佐书、八分书。"隶书者,篆之捷也。"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化圆转为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称秦隶(古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牛"字呈半篆半隶状(图1),留有早期秦隶的印迹。汉代,隶书为官文、碑刻的正规文字,也是社会上通用的书体。东汉的隶书  相似文献   

10.
水晶,历经亿万年的生长,蕴天地间灵秀之气,晶莹璀璨,五彩缤纷,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考古资料得知,新石器时代晚期,水晶就已被人们作为饰品,倍受珍爱。距今五千余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有水晶耳珰,广东珠海宝镜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晚期的水晶玦。  相似文献   

11.
黄文睿 《收藏》2012,(6):80-81
1989年初夏,安徽五河县小溪镇出土了一批窖藏南宋铁钱,这批铁钱中除混有个别北宋崇宁、大观、政和钱外,全为南宋铸币。其上限为孝宗朝的“乾道元宝”,下限为宁宗朝的“开禧通宝”,内中有乾道、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开禧6种年号(见图)。当值以折二为多,折三和小平钱较少。所涉钱监基本为两淮地区的同(同安)、春(蕲春)、汉(汉...  相似文献   

12.
赵强 《集邮博览》2008,(3):15-15
《汉书》有例故事,说昌邑王乘传车赶奔长安,日中时(正午一点)起程,晡时(下午三四点)已"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折合今制,昌邑王的车速在每小时15公里以上,这在火车问世前可谓一极速,难怪跟班们策马狂追,竟至坐骑疲毙,躺倒一路。汉代传车,今日尚幸一睹否?20世纪70年代起,各地汉墓不时出土有轺(yáo)车明器——替代真车真马下葬的车偶。轺车是汉律规定的传车车型,因而轺车偶可视为汉代  相似文献   

13.
1968年7月,在发掘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有一件人物造型的青铜灯具给人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它就是根据灯上铭文而命名的"长信宫灯"。  相似文献   

14.
1990年9月初,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挖窑土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并出土一批人物瓷俑。当即由该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为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瓷俑共计26件,其中武士俑2件,  相似文献   

15.
唐新 《收藏界》2010,(2):41-44
淮阳,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安徽毗邻,自古辑楚地,并一度为楚国晚期的都城,地理位置重要,文化积淀丰厚。1979年到1980年间,河南省的文物工作者在淮阳县城东部的平粮台等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平粮台,是一个方形高台,高出地面3~5米,在它的附近常有古代器物出土。考古发掘证实,这里实际上是一处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墓地。其中发掘的楚墓为战国晚期墓地,出土了不少青铜器、玉器等楚国文物,出土的玉器数量大,品种多,是不可多得的楚玉精品。我们现从中选出一部分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雷云贵 《收藏》2007,(6):136-136
在山西朔州市区发掘的战国及秦、汉墓中,共出土铜印130多方。这些古印以其用途可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肖形印等;其钮有鼻钮、瓦钮、桥钮、坛钮、龟钮、蛇钮、辟邪钮等;书体有战国古文、秦篆、汉篆、汉缪篆、汉鸟虫篆等。下面选介10方有代表性的印,以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7.
王长启  唐龙 《收藏》2001,(7):51-53
1980年,在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北医疗设备厂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170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玉镂雕螭纹碟(She音射)形佩。两件略有差别,均为青玉,雕刻精巧,器形怪异。其一鸡心形片,上尖下圆,中有圆孔,一面下凹,另一面上凹,周围阴刻卷云纹,在周廓外上部与左右分别镂雕云纹。长7.1厘米,宽4。4厘米,厚0。4厘米(图1)。另一件也是鸡心形,周围刻云纹,长4.4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图2)。同时还出土玉质与水晶印,共4方,其中两方刻“陈请士”篆书3字。据墓葬形制、棺椁、随葬品及周围墓葬分析,此墓属西汉早期中层官吏或富民墓葬。玉镂雕螭纹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安徽当涂县青山南朝墓出土一批青瓷、玉器等珍贵文物,其中一组玉佩件质地精良、雕琢考究、纹饰细腻华美,在同类器中较为罕见,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龙纹玉璜白玉质,体扁薄,半环  相似文献   

19.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春秋时安徽为皖国所在地,故安徽简称"皖"。安徽无面值"奖"字铜元(如图),是笔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币市初兴时所获得的,据资料得知,这枚铜元始造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是品正面珠圈内楷书一"奖"字,赫然醒目,既  相似文献   

20.
展讯·预告     
《收藏》2015,(1):156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本展览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三方携手。集中展示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尤以出土青铜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三号墓和四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主,不乏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考虑到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20世纪初在宝鸡戴家湾(斗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