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2.结合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结合应用题的情景,继续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继续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正确解答应用题,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点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有针对性。各项目标都能结合学习内容、针对学…  相似文献   

3.
我教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应用题时,考虑学生已初步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和”“求  相似文献   

4.
两步应用题教学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第三册五单元的加减应用题,四册三单元的乘加、乘减,几倍求和、几倍求差以及先算加减法的加除、减除等应用题,都是两步应用题的起步。两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准  相似文献   

5.
在五年制数学第四册的总复习中,共安排了22道应用题,所占份量较重。这22道题可分为两部分:(一)简单应用题。又可分为两组,第4题至11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简单应用题;第14题至16题是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三)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也可分为两组,第19题至27题是乘加、乘减、加乘、减除以及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多种形式的两步应用题;第28题、29题是通过求周  相似文献   

6.
统编六年制第五册第99页“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多几求和”“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关键,能熟练地解题。复习过程可按以下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7.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  相似文献   

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材把这两种应用题与乘、除法计算结合起来,分别编排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应解决好下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五年制数学教材第四册,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应用题,它是这册中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一、基本训练(时间:5分钟左右)可从复习比多(少)求和应用题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引入新课。如:1.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全班有多少人?2.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全班有多少人?解答后,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的人数未知,所以必须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本第七册P53—54的例1和例2,是两道“两积求和”的应用题,教学时,要有这样四个步骤: 1.摸清底子。先出示一道简单应用题了解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掌握情况:果园里有1500株果树,每排60棵,这个果园共有多少棵果树?主要检查学生的列式是否正确,对错误  相似文献   

11.
直觉思维的形式是打破分析思维的一般步骤,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快速思考和判断,快速求得问题的解决.我在应用题教学中,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的直觉思维能力.如,在教两积求差的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徒弟每小时做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两人各做了8小时,师傅比徒弟多做多少个零件?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58页例3。二、教学目标1.认识已知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其中一个条件重复使用的道理。3.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4.会用分析法分析应用题,会找中间问题。会解答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5.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4页例题3。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先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教材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通常有三个已知条件,而这类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要用两次,这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新情况,尤其是“比……多,求和”的问题,两次进行同样的运算——加法,更容易与相应的简单应用题混淆。因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贯穿各个年级 ,从简单的应用题 ,到应用题的基本复合 ,分数应用题等。由此可见 ,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尤为重要。它既是简单应用题的渗透 ,又是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得到提高。下面仅就这十几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历 ,谈谈在应用题启蒙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结合认数 ,渗透求和与求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应用题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 ,对 1——— 10这十个数有一定的认识 ,并能知道 1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中 ,可以…  相似文献   

15.
文字题数学术语多,语言精练,又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有一定困难。复合文字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多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摸到了一些门径。 通过简单文字题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准确使用加、减、乘、除与和、差、积、商等数学术语。加、减、乘、除是运算,写算式时用运算符号表示;和、差、积、商是运算结果,表示的是一个数。 教学复合文字题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弄清楚题目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最后一步是求和、求差,还是求积、求商。如果是求和,再去找两个加数;如果是求差,再去找被减数与减数……… 审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复合文字题.要善于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分析题中巳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要求的数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运用语文中缩短句子的方式,弄清楚题目中的主要问题是求和、求差,还是求积、求商。如果是求和,再去找两个加数;如果是求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意义的教学,揭示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和列式计算文字题之间的逆向转换关系是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这个难点的关键。对此,我校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克服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片面性,从低年级开始启发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式题的意义,建立和、差、积、商的概念。例: 5+ 3,求和的运算; 5- 3,求差的运算; 5× 3,求积的运算, 15÷ 3求商的运算。以上算式所得的结果分别为和、差、积、商。   2克服单纯把…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应用题”的例5和例6,是“求两积之和”的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两积之和=ab cd。当上式 a=c 时,则两积之和=a(b d),当6=d 时,则两积之和=(a c)b。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上述“求两积之和”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以后,就不难推导出“求两积之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即两积之差=  相似文献   

19.
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渗透性的综合应用题。教好这类应用题,教师可安排以下的教学层次。 1.抓好基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几倍求和的应用题,是教学“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的基础。教学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复习好这一基础知识,可设计下面两题让他们作回顾练习:  相似文献   

20.
小学五年制数学第五册107面应用题例1的教学,是在二年级学过的分步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形成见“倍”就乘的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作用,加强图式对比,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