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988年版全国通用语文课本面世以来,对其文言文注释,已有不少人写过文章,匡正,或作补充。笔者对别人写过的,一般不再重复,这里只写些人所未及的问题。 一、初中第一册《两小儿辩日》中有:“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课本注:为,以为,认为。 课本注有来历。如《谷梁传·宣公二年》:“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把这个“为”字释为“认为”。 但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在“孰为汝多知乎”句下引王重民曰:“《类聚》一、《初学  相似文献   

2.
一、孰为汝多知乎! 语出自《两小儿辩日》。课本注:谁说你多知呢?这是正确的。但又补注:“为,认为、以为”。就前后不一致了。(可能是参照了《辞海》的说法:“为,谓;以为”)实际上,“谓”是“说”义,怎么与“以为”同义呢?文中的“为”,即“谓”,可释作“说”。 “为”当“谓”讲,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早就谈到过。杨树达《词诠》说得更为明白:“为,外动词,谓也”。有例印证。  相似文献   

3.
周国华 《小学语文》2008,(12):54-54
人教社从《列子·汤问》中节选“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一段为课文,名为《两小儿辩日》,先是在初中教材中使用,后下放到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并长期使用,堪称经典选文。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有两处大家争议较多:一是“为”字读几声,是什么意思;一是“知”字读几声,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4.
先看第一册。在《两小儿辨日》中,“孰为汝多知乎”原注释为:“为,以为,认为。”笔者认为应注释为:“为,同‘谓’,说。”在《乐羊子妻》中,“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原注释为。廉,廉隅,方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谁能知道“廉隅”是何义?又有谁能理解“廉”为何作。方正”讲?故笔者认为注释应通俗些,注为“廉,不贪,廉洁。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在《卖油翁》中,“但手熟尔”原注释是“不过手熟罢了。”笔者认为句中“但”字的含义无着落,故当注释为:“只(不过)手熟罢了。”  相似文献   

5.
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都收录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6.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廿三课《陈涉世家》一文中,对“死国可乎”一句中“死国”的注解是“为国事而死”,参阅以往初中课本以及其它资料,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较权威性的注解,都把这一句中的“国”字注解为“国事”,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国”字应该解释为“楚国”才比较  相似文献   

7.
周掌胜 《语文知识》2000,(10):62-63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高中课本注解“恶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课本注者大概认为“厌恶他的才能”这种说法讲不通,故引申为“嫉妒”。殊不知“恶”字自古及今,均无嫉妒义。因而笔者认为这个注解欠妥。那么,“恶其能”的“恶”应作何解释呢?鄙意以为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社版)有一篇《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文章内容是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个故事,对于孔子是一个讽刺。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两千多年前的人,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地球和太阳的真实运行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是到了近代,自…  相似文献   

9.
古书《列子》记载: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人教版新教材)收有古代寓言《两小儿辩日》,说的是两个小孩辩论太阳何时最近,何时最远,各执己见,各有其理,问及孔子,孔子竟然“不能决也”,于是他们异口同声地取笑说:“孰为汝多知乎?”于是常有学生问: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圣人,怎么会遭到如此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呢?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解释这一“非孔”现象,还必须正确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不错,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说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全国各地立有孔庙无…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二章》的第一章内容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这一章也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被后世称为"孔门三乐"。一乐:学习之乐。教材将"时习"注解为"按时温习";将"时"注解为"按时"。这样的注解在学术界还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学者将"时"解释为"恰当的时机";将  相似文献   

12.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一册《论语六则》中“敏而好学”的“敏”字,课本没有作注,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则翻译成“聪敏”。我又查阅了在此之前的几本初一语文课本,均把“敏”字注释为“敏捷”。我认为这类解释不妥。  相似文献   

14.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5.
关于虚词“非”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判断句中的“非”字,一般认为是否定副词,个别认为是系词;词义一般认为应解释为“不是”,个别以为应解释为“不”;语译则一致为“不是”。本文从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入手分析,认为“非”字确属否定副词,但其词义只能解释为“不”;习惯解释为“不是”,是由于忽略了上古判断句基本结构形式体现出来的结构意义“是”、并把它强加给“非”字所致。  相似文献   

16.
查阅译本,大部分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解释为“水上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成群聚集栖止,水下美丽的鱼游来游去。”笔者认为此注解前半部分即“沙鸥翔集”的解释是正确的,而后半部分“锦鳞游泳”的解释就有些不尽准确。“锦鳞游泳”一句注解之误在于没有将“游泳”拆开来讲。原因有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高一册《过秦论》中第 84页“一夫作难”将“难”解释为 :起事 ,首事。笔者认为 ,此处对“难”的注解有争议 ,原因如下 :“难”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A .困难 ,与“易”相对。B .难 ;患难。C .反驳 ,质问对方。D .敌 ,怨仇。E .畏惧意。“作”的注解为  相似文献   

18.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谁为哀者?”课文没有注解,而《教参》中释为:“谁是哀痛的人?”我以为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我们先看两个相仿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7-17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课本的注解,把“素琴”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欠妥,应该解释为“无弦之琴”。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2012年第4期刊载李新老师《暮春能洗澡吗》一文,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浴乎沂”的解释。基本上同意朱熹的“温泉”说,以为“地下水上涌为泉.或许就是朱熹所说的‘温泉’?”但又不很肯定.接着又说:“还有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