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想看啥     
蔡总编: “编读互动栏目”已经有不少专家、学发表了自己的高见。作为一名基层档案员,有幸对“核心期刊”评头论足,可见蔡总编的真诚和礼贤下士.心中油然生出敬佩之意。我们也是强势群体哟——人数最多的读群,可不要小瞧我们啊!(蔡:本该如此,为何敬佩?)我就站在另一个视角上谈一下对《档案管理》杂志的一些看法。(蔡:多一个视角,多一种评论。有益无害,求之不得。)  相似文献   

2.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笑呵呵地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中虽有一台很“古老”的电脑,但并没有上网,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到网络时代的来临。直到看了那本《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才觉得网络文学有点意思。 我并不是欣赏这部作品的情节构思,因为作为小说它太“老土”了。但其中的语言实在幽默,贴近我们的生活,相信每个在读的大、中学生都会喜欢。 痞子蔡(男主人公)是一名研究生,他有一点和我完全相同:闹钟只能叫醒他右手的食指。也就是说每当他听到闹钟响时,就会下意识地伸手关掉它,然后继续睡觉。不光是我,我周围的许多朋友也都有和痞子蔡一样的经历。而这种事却绝不会在妈妈身上发生…  相似文献   

4.
反馈     
我喜欢贵刊第52期《心归别处》中的一句图片说明:“行走追求的是一种虚幻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中装有观众,人生就有舞台,走进观众,让观众走进你,支持你。坚持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担当一种责任,站好人生的舞台,演绎人生的精彩。主持人评述:让诗意延伸,让精神永驻,感知时代脉搏,记录时代变迁,一位时刻把自己祖国引以为豪的艺术家,一位给人们带来梦幻与希望的歌唱家,他就是军旅歌唱家、演员、主持人、歌坛常青树蔡国庆。数十年来,蔡  相似文献   

6.
对《档案管理》的点滴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燕 《档案管理》2005,(6):12-12
尊敬的蔡总编:您好!我是一个档案工作干部,起初觉得《档案管理》枯燥乏味,很少阅读。(蔡:大实话。)随着业务上的入门,我对《档案管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档案管理》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像改版以前的“卷首语”、“业务研究”“、写作讲座”等栏目都是我喜欢读的,感觉受益匪浅。(蔡:从头读到尾的不多,也没必要。)特别是扩版增容后的《档案管理》无论从栏目设置、文章的组织、版式的设计都比较新颖,内容上更具有了指导性和可读性,我对贵刊也更加喜欢和欣赏了。虽然如此,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1郾没有严把刊物质量关。(蔡:上来…  相似文献   

7.
我认真读了刊载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第3期上的陈尔泰同志《答蔡长宁同志》一文和雷跃捷同志《学术争鸣应有科学的态度》一文。我赞成雷跃捷同志的观点,并接受他的批评。《学刊》在发表上述两文时加了“编者按”说:“我们认为,陈尔泰、蔡长宁、雷跃捷同志的文章,涉及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8.
《档案管理》杂志社及蔡总编:我对《档案管理》的一点感觉,一直想对你们说,但又觉得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说不说都行。(蔡:还是说了好嘛)。俗话说“众口难调”。(蔡:难调也要调,干的就是这活。)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最新一期杂志,封三上有“有奖提问”,我为杂志社为办好杂志的良苦用心感动,感动又一次触发了“感觉”。我对改版后的杂志,总体感觉是:办得不错,信息量大。编辑人员为了增大信息量,把正文的字体尽可能压缩,压缩到了老同志看书戴老花镜都费劲的程度。年轻的同志看杂志也不省眼,总觉得密密麻麻。索性,不少文章只看看大标题、小标题了事…  相似文献   

9.
1920年2月,在法国的蒙特尼一栋简易平房里,一对中国新人举行的简朴婚礼别开生面:新人诵读的是恋爱期间所写的诗集《向蔡同盟》,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之所以称之"向蔡同盟",指的是当年蔡和森、向警予与旧式婚姻决裂、追求自由婚姻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武大新闻学院吕彬教授如此评价本报改版:疏朗、清新、端庄、大气。我认为.这是从报纸的视觉呈现上,对集团领导提出的改版的总体指导思想“党报品质、时代气息、湖北特色、大报风范”的一种诠释。这种评价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也是我们湖北日报版面设计今后一段时期所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人类用上火,于是文明开始了。我更愿意接受另外一种观点:文明总是与水相伴。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相似文献   

12.
1992年3月31日下午4时,我登上开往上海的客轮。此去上海不为游玩,不为购物,而是专程采访一位残疾人。听朋友说,这位残疾人叫蔡天石,30来岁,两腿和右臂残缺,个体开店,左手篆刻印章,颇有名气,其夫人乃复旦大学毕业生……这些不甚详尽的信息唤起我莫大的兴趣,虽然我与蔡素不相识。单身女子出县采访,在我还是首次,心中不免有落寞之感,所好有目标有企盼更有热情在。黑夜沉沉,江风呼呼,船在江中行,人在船中思:蔡  相似文献   

13.
1917年北京大学招生期间,参加阅卷的胡适在招生会议上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主持会议的蔡元培表示同意。可当委员们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单时,却发现他的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由于蔡、胡两人的执意,学校还是破格录取了这名学生。他就是罗家伦。  相似文献   

14.
我的追求     
我的追求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王永海我从踏上记者岗位那天起,就立下了这么一条誓言:坚定信仰,执著追求,拼命工作,无愧于党的新闻事业。我从事新闻工作将近30年,之所以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是因为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社会,给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和广阔的采访天...  相似文献   

15.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  相似文献   

16.
我负责南阳市卧龙区《档案管理》征订发行工作二十年,对《档案管理》颇有感情,从来不敢对她评头论足。(蔡:读者最有发言权,有什么不敢?咱自己的刊物,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错也没关系嘛。)要说休闲栏目,我看还是要办的。首先,《档案管理》专业理论、业务文章塞满了多半刊物,其实研读的人并不多,尤其各基层单位的档案员。  相似文献   

17.
论文缩微     
去年11月27日文汇报《学林》专版刊载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先生一篇文章,题为《写我须是我》,读后感到震惊:一篇介绍蔡先生的文章,差错竟达十多处,难怪蔡先生要出来还“我”的真面目。 由此,人们却看到了在学界、报界一种令人堪忧的浮躁之气。借用“泡沫经济”一说,报刊上这种言而不实,写“我”不是“我”的文章,恐怕就是一种“泡沫文章”。泡沫经济可以引起东南亚经济危机,而泡沫文章的危害或许不是那么明显和激烈,然而造成的隐患却更可怕。它提供的错误信息、虚假知识会混淆人们的视听,如果不及时清除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人们对媒体、对学术、对事实甚至对真理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沙里宁曾这样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套用沙里宁的这一说法,只要你去东莞图书馆看一看,就会知道李东来馆长与他的员工们在追求什么。  相似文献   

19.
彭玉 《档案时空》2016,(12):11-11
一个人在生死攸关的手术之后,醒来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是问“手术怎么样?”或是说“好疼!”,也许还会说“别担心。”但杨君辉在肾癌手术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有人打电话找我吗?”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是什么样的一种追求,是什么样的一种执着,能让一个人在跨过生死后,首先关心的是工作,而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家人。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广播界的前辈们:2003年7月,刚刚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台培训,正式成为广播军团的一员。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那一天掀开了我追求广播梦想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