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人物间的会话从词法、句法及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文体分析,从而揭示该小说中人物会话的一些较显著的风格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这种人物间的会话风格如何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捕捉作者通过人物会话要向读者传递的某些信息(如小说主题等)。  相似文献   

2.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中篇小说。该小说幽默滑稽,其中不乏很多经典对话。而作为语用学核心内容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分析人物会话和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言语幽默,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解读这篇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3.
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依据,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对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会话进行语境顺应性分析,证实了以顺应论分析小说人物话语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赏析小说人物会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小说人物会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说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会话的翻译应当作为衡量整个译本优劣的标准之一,它归根到底是要取得会话在译本中的功能对等效果。会话的功能对等包括会话的话语意义对等和审美风格对等。会话的审美风格对等主要包括会话整体言语风格对等和个人言语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会话置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框架内,分析了作者如何利用人物会话对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的背离所体现的社会权势关系。此研究有助于对小说的深刻理解以及增强我们观察语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从语用学视角,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中人物会话分析研究,旨在通过对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在会话过程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探讨话语的间接性,从而解读其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探究《飘》在现下的中国仍拥有广泛读者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主要用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关注会话含义在翻译中的再现,旨在归纳总结人物对话会话含义的翻译技巧与方法。作者通常选择违背合作原则的手段以产生言外之意。而将人物对话中的言外之意再现给目标语读者则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在正确理解原文和译文的意义方面给予了译者有效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一直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小说中机智、幽默的对话以及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巧妙对白背后的隐含意义正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这就为从语言学视角来研究简·奥斯丁的写作风格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赏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以期获得对小说中人物性格和作者写作风格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
蔺晓梅 《家教世界》2013,(8):266-267
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人际功能的主要特点是描写人际关系。它的实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语气、情态,也包括会话分析。会话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小说中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小说的主题意义。这篇文章主要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小说《雨中的猫》的会话(主要是妻子和丈夫的对话)进行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女主人公和她丈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红 《考试周刊》2013,(89):13-15
《傲慢与偏见》以婚姻嫁娶、家庭风波为题材.通过巧妙运用讽刺性的对话,赋予全书轻快明亮、光彩夺目的喜剧气氛。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特别是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合作原则出发,分析了小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理论深度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框架,以英国著名作家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这本小说中的对话,揭示小说中作家塑造极为成功人物的鲜明性格,展现其高超的人物塑造能力。同时也力图证明小说人物的对话与"普通"语言中的对话一样,均可在会话含义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这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会话含义理论应用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也使我们对这一理论应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有效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本中的会话及其交流机制对文本意义相关,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运用话轮转换系统分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夕阳>中的会话,展示了<夕阳>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及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并通过毗邻对、插入与重复等机制解读小说中人物态度及情感,试图从新的视角探讨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林鹏飞 《海外英语》2011,(14):250-251,253
《杀人者》是海明威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人物对话占全文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在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故事主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将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分析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从而揭示小说中三个受害者鲜明的性格特征,旨在证明会话分析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也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人的谈话很是玄妙,有着极具魅力的狡黠机智和激情,该文从会话活动类型出发,对会话合作原则和话轮转换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展示《简·爱》中会话语言的特点、人物的独特个性和巧妙的谈话技巧,旨在说明研究会话活动类型对分析文学作品的作用,同时为读者提供小说欣赏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是语言学用来研究分析文学语言特征的一个有力武器。美国语言哲学家H.P. 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学说,其核心是合作原则。运用合作原则从语用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小说人物的典型性格,也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小说的语言特色及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Flipped是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青春期男孩女孩有趣的成长故事,后被翻拍成著名同名电影。本文将从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对小说Flipped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此来理解小说人物对话背后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和言外之意,这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席娟  陈莉霞 《考试周刊》2014,(25):28-29
对话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不仅是生活的再现,更是作者的艺术创作。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对话片段为语料,分析其中不同角色在特定的语境下违反合作原则四条准则所传递出的会话含义。通过分析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得出以下结论:电影利用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制造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从而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活动。了解了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人物形象,解读电影作品意义。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电影中对白的会话含义,无论是对英语理论研究还是对跨文化交际,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处女作。小说通过一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占霸权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上的戕害。本文选了小说中的两例会话,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会话含义分析,旨在探究人物会话行为背后所蕴合的深刻社会原因,同时也为该小说的文本批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会话分析理论,分析了《郑伯克段于鄢》中作者人物会话在文本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指出在该文本中人物会话的语用功能:语境建构功能、人物刻画功能、褒贬评价功能、篇章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