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实践起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逻辑起点的理论认为,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卫生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个人和社会工作,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健康作为"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素质"概念都存在逻辑问题.但从实践角度而言,这个概念的提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理论总是理想化的,而实践总是现实化的.  相似文献   

2.
"学分银行"教育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终身学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在终身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使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养少量精英,而在于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包括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终身发展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和途径。终身学习的体系,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系统,能够适应广大社会成员对学习的多种选择和要求,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特有的价值理念。包括:教 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创新,人人都是创新的主体,认知创新来源于实践和思维,课程创新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人格,创新不能危害人类和自然, 要 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等。确立上述价值理念,对于深化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创新 教育 的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从社会需求角度阐述和沦证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制约教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凶素等同于"规律",并由此概括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外部规律";二是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内部规律"。它尤其强调外部规律对内部规律具有强制和制约作用,从而把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系列问题都归于高等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存在逻辑问题.如果一定要提,就可以提心理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代终身学习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一个关键前提是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因而社会对个体有一个持续的要求:个体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便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甚至要不断改变"自我".个体"自反性地"(重新)建构自我的需要在终身学习领域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对社会学家吉登斯的有关晚期现代社会中自我作为"自反性任务"的概念的前提进行审视,指出其道德维度和主体际性层面缺失的问题,并探讨了这两个缺失对终身学习领域的潜在影响.哲学家泰勒虽然也认为现代人的"自我"类似于一项构建任务,但他强调自我构成中道德维度和主体际性维度的不可或缺性.该文结论认为泰勒的"自我"理论不仅有助于改善吉登斯的自我认同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向一种与道德价值维度有关的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继续教育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是从看重人的价值出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重在提升人的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对人的学习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教育形式,是引导人们开展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进而促进"学习之邦"、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继续教育也面临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会服务活动"要得以有效地开展,要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作为理论引领,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求,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相似文献   

9.
阅读曾被认为仅仅是接受重要信息的手段,但是现代的阅读研究已经把阅读活动定义为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作用的多方面的精神活动.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的时代,一个人只是接受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要求人们接受终身教育,更确切地说是终身要进行自我教育.而正确的阅读,则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自学提高的一条重要的渠道.从这个观点出发,能否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是衡量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两种需要,一是人类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二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终身体育是体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和形成,也是我国体育自身完警和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是从体育的本质出发,是按照体育时间和最佳效果定义的.“终身”的含义是强调从人的个体出发,将“体育1随穿于人的生命始终,从而获得体育的最佳效果.终身体育广义上指以保持和开发人体功能为核心,尖顶入的社会价值和自然价值,促使人类进化,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演化的实践活动.而狭义的是指人自觉地从抢至终地运用体育手段,以达到健身、健心、益智…  相似文献   

11.
安扬 《班主任》2001,(10):3-4
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它是一种教育观念而非一种教育方式.有人曾这样概括:"利用遗传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课程必须从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智发展水平出发,开发相应的贴近学生的实际自然生存空间、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氛围的活动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习技"和"学政",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个体内在和谐发展的教育大目的.  相似文献   

13.
促进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在宏观架构和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的背景下,还需要从微观上解决"终身发展"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落实的问题。以选择最优化补偿模型为元理论的毕生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多维度与多方向的、可塑的,并受多种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这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终身发展维度拓宽了理论视角。依据毕业发展观,现代职业教育实践中应构建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保障学生终身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一、两个概念关于个性的概念,虽界说不一,但主要似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认为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即:个性=人.第二种:认为个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是体现于个人身上的社会本质特征的综合.(心理方面)即:个性=人的社会性.第三种: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的个别差异.我认为,第一种外延太宽,内涵也不够确切;第三种又太窄.第二种比较确切,抓住了人的个性的本质特点.关于教育的概念,外延放宽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狭义的则主要指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本文取后者.并且认为教育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和学二者)先确定个性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只是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试讨论个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存在逻辑问题。如果一定要提,就可以提心理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作为实践",有着自己的历史谱系:在规范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是一种将人变好的规范性活动,这种活动由社会规则所生成;在技术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变成了一种控制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在存在性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则成为一种追求生命意义的生命事业。对"教育作为实践"的考古学分析表明教育意味的转变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教育从德性活动转变为工具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物质生产的关注,从工具理性转变为生命事业则反映了人们企图解决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环境污染这一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三点:1.“人们”指出了实践的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2.“改造客观世界”指明了实践的对象。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不是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想、认识、辩论等就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或认识活动。3.“活动”指明了实践的性质。以建楼房为例,作为一种实践,建楼房不能等同于楼房或楼房的设…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教育关怀.蕴涵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理念,是人人所需的"内在需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人们当成仅仅是适应社会的"外在要求".如何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内在需求"性,使"需求"和"要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开展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急而迫切.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真善美的属性表达,在内容向度上表现为真理性,在目的向度上表现为合德性,在精神向度上表现为审美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真善美的三种价值尺度,蕴含了真善美的统一规律和价值追求,其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价值内化与外化,生成机理包含"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双向转换,客观基础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相关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根据以上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的终身体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