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陆尖端向南指 自从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大陆的轮廓入手,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地球表面大陆形状的秘密似乎完全破解了,大陆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分分合合,形成了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德国气象学家、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发表大陆漂移学说100周年。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开启了20世纪地球科学革命的序幕。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海洋地质学家H.H.赫斯(Harry Hammond Hess,1906-1969)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家R.S.迪茨(Robert  相似文献   

3.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球史上最为显著的山脉和高原的构造隆升。在欧洲和南亚地区,出现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地西藏高原;在美洲西部出现了科迪勒拉山系,特别是在南美西部形成了安底斯山脉和Altiplano高原。  相似文献   

4.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球史上最为显著的山脉和高原的构造隆升。在欧洲和南亚地区,出现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地西藏高原;在美洲西部出现了科迪勒拉山系,特别是在南美西部形成了安底斯山脉和Altiplano高原。  相似文献   

5.
关于地球海陆的变迁,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1910年左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大陆漂移的证据,并在魏格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了板块运动学说(或称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所组成,而这些板块则是由地壳和最上部的地幔所构成的,厚约70~125千米,称为岩石圈。在坚实的岩石圈之下,是一层具有塑性、厚约250千米的地幔——软流圈,这些板块可以在软流圈上缓慢移动,并且各自消长,使得地球表面变成一幅板块大拼图。板块运动学说被科学界所接受,一种重要的证据,就是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地磁…  相似文献   

6.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的学说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就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生物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对于生理学一样重要。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  相似文献   

7.
一、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 当今世界,全球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必须优尤考虑的课题之一。各种污染物质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染基本都不受厂界、地区界,省界和国界的限制。地球上方的大气正在遭受到空前的污染,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与“温室效应”是对地球影响的最大,也许是最为深远的问题,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随着能源和工业生产的日益发展,由于大量的矿物燃料的燃烧致使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地排入大气层。科学家对冰川样品的分析表明,1860年大气中CO_2的浓度为百万分之260(260PPM),1985年的浓度为346PPM,增加了近30%。最近30年中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尤为显著。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含量的增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当世界地图上大西洋两侧海岸线的诡异性邂逅爱德华·休斯关于冈瓦纳古陆的文章,我们的跨界大师——魏格纳让大陆漂移假说顺利呱呱落地。有别于传统野外实践发现,诞生于杂耍般拼图游戏的稚嫩学说,在地质学菜鸟魏格纳的精心呵护下奇迹般走向成熟。宗派林立的地质学界,又有哪些障碍在等着大陆漂移说,魏格纳怎么应对这些严苛的挑战呢?请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完全了解这颗绿色星球的全貌。比如,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位于地球内部的物质都在进行一些什么反应?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现在,来自地球内部的中微子为人们张开了一双探测地球内部的眼睛。中微子,宇宙中的信使中微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它有一种奇特的性质,那就是与其他物质几乎不发生任何反应,而且穿透力极强,任何物质都很难阻挡它。大批中微子不论碰上什么东西,都可以轻易地一穿而过还不受任何影响。它们成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由地球和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大小,得出地球,木星、太阳的内部结构相近似,木星和太阳不是由H和He组成的气体星,这与太阳中微子探测的事实相一致(太阳中微子亏损使人们对太阳现有结构理论提出质疑),与彗木相撞的现象相一致.通过太阳结构提出了核聚变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人类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扬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有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狄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嚣--地磁力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